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聚氰胺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及在奶山羊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作 者: 王亮
导 师: 张永根
学 校: 东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发酵性能 奶山羊 药代动力学 排泄途径
分类号: S8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试验选用4只绵羊和6只奶山羊,通过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三聚氰胺和静脉单剂量灌注三聚氰胺,更深一层的了解三聚氰胺是否影响瘤胃发酵性能,同时了解在奶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情况,从而为国家进一步研究三聚氰胺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误食三聚氰胺饲料后的弃奶时间以及制定饲料三聚氰胺限量标准提供参考。试验一、三聚氰胺对绵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及排泄途径分析选取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雄性东北细毛羊,体重35Kg左右。试验采用4x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各添加500、750、1000mg/kg精料的三聚氰胺。试验分4期,每期7d预饲期,2d采样期,中间过渡期为7d。在采样期,收集粪、尿、血以及晨饲后0、2、4、6、8h的瘤胃液,测定粪、尿、血中三聚氰胺浓度以及瘤胃液的pH、NH3-N、VFA,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之间的pH、NH3-N、VFA均无显著差异(P>0.05),尿样、粪样和血样中的三聚氰胺浓度随着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中尿样中的三聚氰胺浓度增加最为显著,这也证实了尿液是三聚氰胺排泄的主要途径,其次是通过粪便排出,还有极小一部分残留于血中。试验二、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排泄比例分析选取6只体况良好、体重(35±2.65)kg、胎次和泌乳期相近健康杂种关中奶山羊。将单剂量(6.13mg/kg.bw)的三聚氰胺通过颈静脉插管快速注射,并于0(即注射前)、0.08、0.25、0.50、0.75、1、2、4、8、12、24h时从颈静脉导管处取血样3-5mL,分离血浆,测定血液中三聚氰胺浓度,利用3P97程序运行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同时收集粪、尿、血、奶样。结果表明:单剂量静脉快速注射三聚氰胺后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表观分布容积Vd=0.03±0.005L/kg、消除半衰期t1/2=3.638±0.067h、药时曲线下面积=41.985±1.207μg/ml·h、体消除率=0.146±0.004L/(kg·h)。说明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分布有限,消除较快,且不会在其它组织器官中广泛分布。在奶山羊体内血液中,99%的三聚氰胺将在七个半衰期或者给药后25.4h内被完全清除。另外,通过测定尿样、粪样、血样和奶样中的三聚氰胺浓度,可以看出三聚氰胺的最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大约占到摄入量的88.52%,其次是通过粪便排出,为9.16%左右,而奶中的残留量还不到摄入量0.5%,剩余的大约1.89%残留于奶山羊体内。本试验测定了静脉注射后12、24、36、48h的奶中三聚氰胺浓度,结果发现36h时奶中三聚氰胺已降至检出限以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9
英文摘要  9-11
1 引言  11-25
  1.1 三聚氰胺的研究进展  11-13
    1.1.1 三聚氰胺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11-12
    1.1.2 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  12
    1.1.3 三聚氰胺的合成工艺  12-13
    1.1.4 三聚氰胺的主要用途  13
  1.2 三聚氰胺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与毒性研究进展  13-18
    1.2.1 三聚氰胺在啮齿动物体内的代谢与毒性研究进展  13-15
    1.2.2 三聚氰胺在家畜(宠物)体内的代谢与毒性研究进展  15-17
    1.2.3 三聚氰胺在人体内的代谢与毒性研究进展  17-18
  1.3 三聚氰胺的中毒机制  18
  1.4 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18-21
    1.4.1 重量法  18-19
    1.4.2 电位滴定法  19
    1.4.3 ELISA 试剂盒检测法  19
    1.4.4 液相色谱检测法  19-20
    1.4.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  20-21
    1.4.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  21
    1.4.7 国内外法定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21
  1.5 三聚氰胺的检测限量标准  21-22
  1.6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22-23
    1.6.1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22-23
    1.6.2 药代动力学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23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3-25
2 材料与方法  25-29
  2.1 三聚氰胺对绵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及排泄比例分析  25-27
    2.1.1 试验动物  25
    2.1.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25-26
    2.1.3 试验设计  26
    2.1.4 样品的收集与保存  26
    2.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6-27
    2.1.6 数据统计分析  27
  2.2 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排泄比例分析  27-29
    2.2.1 仪器  27
    2.2.2 药品与化学试剂  27
    2.2.3 试验动物  27
    2.2.4 静脉插管植入手术  27
    2.2.5 给药方法及样品采集  27
    2.2.6 标准曲线的建立  27-28
    2.2.7 空白试验  28
    2.2.8 样品添加回收率及精密度的测定  28
    2.2.9 样品的收集与保存  28
    2.2.10 测定指标及方法  28
    2.2.11 数据处理  28-29
3 结果与分析  29-36
  3.1 三聚氰胺对绵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  29-31
    3.1.1 不同处理组pH 值的动态变化  29
    3.1.2 不同处理组NH3-N 值的动态变化  29-30
    3.1.3 不同处理组VFA 值的动态变化  30-31
  3.2 三聚氰胺在绵羊体内的排泄途径及比例分析  31-32
  3.3 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32-35
    3.3.1 三聚氰胺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  32
    3.3.2 空白试验  32-33
    3.3.3 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  33-34
    3.3.4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34-35
  3.4 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的排泄比例分析  35-36
4 讨论  36-40
  4.1 三聚氰胺对绵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及排泄比例分析  36-37
    4.1.1 不同处理组日粮对瘤胃pH 值的影响  36
    4.1.2 不同处理组日粮对瘤胃NH3-N 浓度的影响  36-37
    4.1.3 不同处理组日粮对瘤胃VFA 浓度的影响  37
  4.2 三聚氰胺在奶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37-38
  4.3 三聚氰胺在绵羊和奶山羊体内排泄比例分析  38-40
5 结论  40-41
致谢  41-42
参考文献  42-46
附录  46-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3

相似论文

  1. 三聚氰胺在罗非鱼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S963
  2.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3.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对聚酯阻燃性能的研究,TB383.1
  4. 卤棉用膨胀型阻燃-抗皱剂PNX的合成与应用,TQ314.248
  5. 两种锌源对奶山羊锌转运蛋白基因SLC39A1~3表达的影响,S827
  6. 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的研究,S816.17
  7. 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TQ463
  8. 食品安全视角下蛋鸡养殖户饲料购买行为分析,F326.3
  9. 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S859.84
  10.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兔VX2肝移植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735.7
  11. 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分布研究,R96
  12. 应用IP-RP-HPLC法研究磷酸肌酸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处置,R96
  13. 血浆中决奈达隆和活性代谢产物SR35021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R96
  1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环境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X832
  1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O657.63
  16. HPLC-MS/MS技术在环苯扎林和来托司坦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R96
  17. 酪蛋白固体自乳化给药系统的研制及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R96
  18. 莲心生物碱的荧光法含量测定及甲基莲心碱对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R965
  19. 抗肿瘤药物CG007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R96
  20. 农用脲醛树脂甲醛释放规律及调控研究,TQ323
  21. 比卡鲁胺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拆分与药物动力学研究,R9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家畜 > 山羊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