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研究
作 者: 董云
导 师: 赵丽华
学 校: 太原科技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理论特征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谋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作为不懈奋斗的目标,尤其在执政后,对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艰辛的探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及发展理论上的最新认识。它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理论界对科学发展观从多方面、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涌现出大批量的理论文献,由于学者个人的着眼点不同,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讨的侧重点也不同。本文从分析科学发展观理论特征形成的依据着手,阐明科学发展观理论特征形成的时代依据、实践依据、理论依据、历史文化依据,在此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进行全面解读,并由此得出一些启示,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都具备这些理论特性,本文的视角在于从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的角度,侧重论述科学发展观在这些理论特征上的新体现和新发展,以及又增添了哪些新的特质和新的元素。深入细致地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领会它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自觉以此指导新的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引言 8-12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理论特征形成的依据 12-18 2.1 科学发展观理论特征形成的时代依据 12-13 2.2 科学发展观理论特征形成的实践依据 13-14 2.3 科学发展观理论特征形成的理论依据 14-15 2.4 科学发展观理论特征形成的历史文化依据 15-18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理论特征的主要内容 18-48 3.1 时代性 18-21 3.1.1 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和解决了时代课题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8-19 3.1.2 确立了关于发展的新理念 19-20 3.1.3 提升世界发展的新理论 20-21 3.2 实践性 21-23 3.2.1 科学发展观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 21-22 3.2.2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 22-23 3.2.3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以实现和发展 23 3.3 人民性 23-27 3.3.1 坚持人民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又是新时代之必然 24-25 3.3.2 科学发展观将人民性思想提升为“以人为本”的理论核心 25-27 3.3.3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目标和政策 27 3.4 科学性 27-34 3.4.1 深化了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认识 28 3.4.2 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8-29 3.4.3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29-31 3.4.4 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31-34 3.5 系统性 34-36 3.5.1 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具有系统性 34-35 3.5.2 科学发展观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35 3.5.3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逻辑结构 35-36 3.6 民族性 36-40 3.6.1 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特征 37 3.6.2 科学发展观理论来源的民族性 37-39 3.6.3 科学发展观实践基础的民族性 39-40 3.7 开放性 40-42 3.7.1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40-41 3.7.2 科学发展观借鉴吸收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41 3.7.3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汲取新观念、新经验、新思想及新理论而发展和完善 41-42 3.8 创新性 42-48 3.8.1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本质的新认识和新发展 42 3.8.2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和发展方式认识的深化 42-43 3.8.3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根本方法和发展策略的重大创新 43 3.8.4 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43-44 3.8.5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动力理论的重要创新 44-45 3.8.6 科学发展观对外交理论的最新发展 45-48 第四章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创新 48-52 4.1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48-49 4.2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9-50 4.3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50-52 第五章 结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6 致谢 56-5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8-59
|
相似论文
-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 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61
- 论实践标准的与时俱进性,D61
-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利益整合,D61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统筹解决我国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D616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会公平,D616
- “90后”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 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内在关联,D61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D61
- 基于生态维度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61
-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框架与思路,D61
-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凝聚力关系的研究,D61
-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D61
- 从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看科学发展观,D61
- 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思想探析,D61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及其关系研究,D61
-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G647.3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