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结肠透析联合赤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血症的研究
作 者: 徐晓婧
导 师: 杨大国
学 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中药结肠透析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内毒素血症
分类号: R512.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6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Intestinal endo toxemia,以下简称"IETM")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初步探讨慢重肝IETM的发病机制,观察结肠透析联合赤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重肝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为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的患者,平均年龄38.27±9.86岁,临床诊断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的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网络版)随机分组。治疗组早期12例,中期13例,晚期5例;对照组早期13例,中期11例,晚期6例。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灌肠中药采用赤芍承气汤煎剂(其中包括赤芍30g,厚朴15g,枳实15g,生大黄6g等)。每周1-2次,连续4周为一疗程。统计60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发病诱因、病程、主要临床症状的特点,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治疗期间第1周及第4周、第8周的血常规,包括白细胞总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比例(N)、红细胞计数(RBC)等。治疗期间第1周、第4周及第8周的生化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SEC)、乙酰胆碱酯酶(CHE)等,治疗期间第1至4周的内毒素定量(ET)。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1)60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中,以乏力60例(100.0%),发热60例(100.0%),尿黄55例(91.6%),纳差52例(86.7%),腹胀51例(85.0%)的发生率较高。证型分布中以瘀热发黄证占大多数(48.3%),其次为湿热发黄证(21.7%)及气虚瘀黄证(18.3%)。症状体征积分在治疗后第四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2)治疗组患者内毒素定量第4周下降为0.101±0.027Eu/ml,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水平升高为7466.71±2164.20U/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红细胞计数为(3.59±0.47)×1012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8周时,总胆红素降至76.55±25.22 umol/L,凝血酶原时间缩短为14.70±6.11S,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3)两组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6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医症状以乏力、发热、尿黄、纳差等多见,病机特点表现以“瘀”、“热”为主,证型以瘀热发黄证多见。针对病机证候特点,我们采用结肠透析联合赤芍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显示此方法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英文缩略词表 10-12 1 病例选择 12-13 1.1 入组标准 12-13 1.2 剔除标准 13 1.3 安全性评估 13 2 研究方法 13-19 2.1 分组方法 13 2.2 观察表内容及四诊方法 13-15 2.3 中医辨证标准 15-16 2.4 透析液及灌肠中药配制 16 2.5 治疗方法 16-17 2.6 标本的处理与保存 17 2.7 观察指标 17-18 2.8 疗效评价标准 18 2.9 统计学处理 18-19 3 治疗前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19-21 3.1 一般资料 19-20 3.2 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的比较 20 3.3 治疗前主要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20-21 3.4 两组治疗前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1 4 结果 21-32 4.1 临床特点 21-23 4.1.1 中医症状特点 21-22 4.1.2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22-23 4.2 治疗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23-31 4.2.1 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 23-24 4.2.2 内毒素定量(ET)的变化 24 4.2.3 生化指标的变化 24-28 4.2.4 血常规的变化 28-31 4.3 两组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的比较 31-32 4.4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的比较 32 5 讨论 32-42 5.1 内毒素致继发性肝损伤的机制 32-33 5.2 临床特点分析 33-35 5.3 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 35-36 5.4 治疗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6-37 5.5 "以腑治脏"理论对于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意义 37-38 5.6 赤芍承气汤的治方及药理学基础 38-39 5.7 结肠透析的历史及理论基础 39 5.8 研究存在的问题 39-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5 附录1 文献综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45-53 附录3 课题部分相关照片 53-55 附录4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 55-56 致谢 56
|
相似论文
- 健脾护肠解毒法结肠给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研究,R259
- HB-H-7树脂血液灌流吸附犬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R459.7
- 聚乙二醇用于内毒素血症大鼠液体复杂的实验研究,R459.7
- 抗内毒素血症疗法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应用研究,R512.62
-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机理及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R575.3
- 异丙酚对大鼠内毒素血症外周血单核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R965
- 八肽胆囊收缩素缓解内毒素血症大鼠肺损伤的实验研究,R459.7
-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干预作用,R285.5
-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动态观察,R512.62
- HSPA12B对小鼠内毒素血症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459.7
-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内毒素血症肝功能障碍的干预研究,R575
- 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4的表达及其意义,R575
- 玉米油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R575
- 内毒素血症大鼠脑底动脉内皮素-1表达的变化,R363
- 血清内毒素、TNF-α及IL-6的改变与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512.91
- 内毒素致肾集合管上皮细胞损伤与水通道蛋白2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657.4
- 小檗碱对肠黏膜屏障中上皮紧密连接作用的研究,R285.5
- 红曲拮抗高脂膳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分子机制研究,R575.5
- 抗内毒素Fab’体内生物学效应的研究,R644
- 抗内毒素Fab’对严重烧伤早期肠道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64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传染病 > 病毒传染病 > 病毒性肝炎 > 乙型肝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