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种药用植物病害相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 者: 周阳阳
导 师: 赵敏;杨洪一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玉竹 镰孢菌 ITS 杀菌剂
分类号: S435.6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玉竹和龙胆是2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药材玉竹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的干燥根茎,中药龙胆为龙胆科(Gentianaceae)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三花龙胆(G. triflora Pall.)、条叶龙胆(G. manshurica kitag)或坚龙胆(G.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在我国资源都很丰富,分布较广。玉竹和龙胆为常用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鉴于玉竹和龙胆的药用价值极高,近几年来,国内玉竹和龙胆生产规模扩大,但它们的病害加重。对于病害的研究及其防治极其重要。本研究从感染褐斑病的玉竹叶片中分离出一株真菌,菌株编号为z-1,经菌落和孢子形态等形态特征并结合ITS1-5.8S-ITS2 rDNA序列鉴定确认该菌为镰刀霉属(Fusarium Link.)的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这是锐顶镰孢菌侵染玉竹叶片并致褐斑病的首次报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对锐顶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药剂防治及拮抗菌对锐顶镰孢菌的抑制作用等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以及培养条件对锐顶镰孢菌培养的影响。确定了有利于该菌生长的温度为28℃;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但以pH值范围6.0~8.0最为适宜;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较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在供试的各种碳源中,对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最好,对单糖(D-果糖、D-半乳糖)的利用最差;供试菌在9种氮源中均能生长,但氮的类型对供试菌生长的影响大小有所不同,其中有机氮中的甘氨酸最适于供试菌株的生长,而以NH4Cl为氮源时菌株生长最差。通过8大类、23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效果试验表明,除了取代苯类中的敌克松,其它药剂均对玉竹锐顶镰孢菌有一定的抑制生长作用。对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是有机硫类中的代森锰锌和复配杀菌剂中的甲霜.锰锌,其抑菌率分别为76.7%和73.3%;而有机硫类中的代森铵和唑类杀菌剂中的吡唑醚菌酯的900倍液和2000倍液可抑制玉竹锐顶镰孢菌生长,吡唑醚菌酯毒力强于代森铵。在木霉与两株枯草芽孢杆菌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研究中,木霉与两株枯草芽孢杆菌均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木霉的抑制效果略差,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Dc10的抑制效果最好。从龙胆斑枯病病叶中分离出了一些真菌,经鉴定分别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并未分离到以前报道的从龙胆斑枯病病原菌。分离到的细极链格孢和链格孢接种龙胆健康叶片未见明显感病症状。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16
  1.1 引言  10-11
    1.1.1 玉竹  10
    1.1.2 龙胆  10-11
  1.2 镰孢菌属及形态学分类研究概况  11
  1.3 ITS序列分析  11-13
    1.3.1 ITS应用的原理  12
    1.3.2 ITS应用的方法学  12-13
  1.4 生物防治  13-16
2 玉竹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6-23
  2.1 材料  16
    2.1.1 分离材料  16
    2.1.2 药品  16
    2.1.3 仪器  16
    2.1.4 培养基  16
  2.2 方法  16-19
    2.2.1 竹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  16-17
    2.2.2 形态学的鉴定  17
    2.2.3 ITS序列分析  17-19
  2.3 结果与分析  19-21
    2.3.1 竹褐斑病的症状  19-20
    2.3.2 病原菌的分离结果  20
    2.3.3 菌种鉴定  20-21
  2.4 本章小结  21-23
3 锐顶镶孢菌z-1的生物学特性  23-27
  3.1 材料  23
    3.1.1 菌种  23
    3.1.2 药品  23
    3.1.3 仪器  23
    3.1.4 培养基  23
  3.2 方法  23-24
    3.2.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3
    3.2.2 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3-24
    3.2.3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4
    3.2.4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4
    3.2.5 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4
  3.3 结果与分析  24-26
    3.3.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4
    3.3.2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4-25
    3.3.3 不同光照处理下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25
    3.3.4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5
    3.3.5 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5-26
  3.4 本章小结  26-27
4 锐顶镰孢菌z-1的药剂防治  27-31
  4.1 材料  27
    4.1.1 菌种  27
    4.1.2 药品  27
    4.1.3 仪器  27
  4.2 方法  27-28
    4.2.1 测定方法  27-28
    4.2.2 计算  28
  4.3 结果与分析  28-29
    4.3.1 药剂的毒力测定及筛选  28-29
  4.4 本章小结  29-31
5 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锐顶镶孢菌z-1的拮抗作用  31-35
  5.1 材料  31
    5.1.1 菌种  31
    5.1.2 仪器  31
    5.1.3 培养基  31
  5.2 方法  31-33
    5.2.1 木霉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1-32
    5.2.2 枯草芽孢杆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2-33
  5.3 结果与分析  33-34
    5.3.1 拮抗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3-34
  5.4 本章小结  34-35
6 龙胆斑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35-39
  6.1 材料  35
    6.1.1 分离材料  35
    6.1.2 药品  35
    6.1.3 仪器  35
    6.1.4 培养基  35
  6.2 方法  35
  6.3 结果与分析  35-38
    6.3.1 龙胆斑枯病的症状  35
    6.3.2 菌种鉴定  35-38
  6.4 本章小结  38-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4-45
致谢  45-46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竹黄及其分离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567.39
  3.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4.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5.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6.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7. 葱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S633.1
  8. 支持向量回归在化学农药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S48
  9. 中国滨藜亚科的地理分布与分子系统学研究,Q948
  10. 新型Strobin类杀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TQ455
  11. 视频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在鹰瑞高速公路的应用,U495
  12. 栲属植物生斑痣盘菌目的分类和皮下盘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TS序列分析,S763.7
  13. 湘玉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F326.2
  14. 玉竹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S567.239
  15. 金龟子绿僵菌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的初步研究,S476.12
  16.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及纹枯病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S435.121.4
  17. 玉竹面膜干预女性干性肤质面部皮肤含水量的临床观察,R275
  18. 聚六亚甲基胍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Q316.3
  19. 超临界色谱拆分手性唑类农药的研究,TQ450.1
  20. 鸡舍环境中镰孢菌的种类及真菌毒素检测,S858.31
  21. 酸浆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S436.41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经济作物病虫害 > 药用作物病虫害 > 草本作物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