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盐家地区盐22块沙四段砂砾岩体储层特征研究

作 者: 樊海琳
导 师: 袁静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地质学
关键词: 砂砾岩 储层特征 沙四段 古近系 盐22块 东营凹陷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东营凹陷盐家地区盐22块古近系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其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岩心的详细观察描述将研究区沙四段发育的岩石相类型归纳为中粗砾岩、细砾岩、含砾砂岩、砂岩和泥岩五类。在对岩心进行精细归位的前提下,主要根据AC和CNL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岩石相定量识别标准,对研究区沙四上亚段的岩石相类型进行了逐井识别。研究区沙四段发育近岸水下扇相沉积,其内扇亚相包括主沟道和沟道侧缘微相,中扇亚相包括辫状沟道、沟道前缘和沟道间微相,外扇亚相包括深切水道、末端和外扇泥微相。根据各类沉积相识别标志,对单井沉积微相进行了细致划分。在研究区沙四段砂砾岩沉积期次划分及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纵向上,研究区沙四上亚段沉积相自下而上呈内扇-中扇-外扇的正旋回。北部物源区砂砾岩厚度最大,总体上向南、东、西三个方向减薄。平面上,随着水体加深,湖盆面积扩大,扇体发育范围缩减,主沟道和辫状沟道逐渐萎缩。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对盐22区块砂砾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和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砂砾岩储层整体处于中成岩A期,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孔隙和孔隙-裂缝复合系统为主。认为研究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低渗-特低渗、低孔特低渗和低孔超低渗,纵向上发育多个次生孔隙带。根据储层孔隙结构参数及压汞曲线特征将孔隙结构划分为大-中孔中细喉型、中-小孔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三类。研究区砂砾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酸性溶解作用下,发育于中扇辫状沟道微相的,具大-中孔中细喉型孔隙结构的颗粒支撑砾岩物性最好。通过对储层“四性”关系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沙四段砂砾岩储层的有效物性下限较低(孔隙度5%,渗透率0.1×10-3μm2)。对研究区沙四段砂砾岩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将储层划分三类:I类中孔低渗储层、II类低孔特低渗储层和III类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储集性能和含油性依次降低。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II砂组3-5小层中。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15
  1.1 选题依据  9-11
    1.1.1 区域地质概况  9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9-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2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5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2-13
    1.3.2 技术路线  13-15
第二章 单井岩石相与沉积相研究  15-44
  2.1 单井岩石相研究  15-27
    2.1.1 岩石相类型划分  15-17
    2.1.2 岩石相测井响应  17-23
    2.1.3 岩石相测井定量识别标准  23-24
    2.1.4 单井岩石相划分结果  24-27
  2.2 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27-44
    2.2.1 沉积相标志  27-39
    2.2.2 沉积相模式与沉积相类型  39-41
    2.2.3 单井沉积微相划分结果  41-44
第三章 砂砾岩体期次划分  44-55
  3.1 沉积期次划分方案及方法  44-45
    3.1.1 沉积期次划分方案  44
    3.1.2 沉积期次划分方法  44-45
  3.2 砂组的划分与对比  45-48
    3.2.1 划分对比依据  45-46
    3.2.2 砂组界面识别  46-48
  3.3 小层的划分与对比  48-55
    3.3.1 小层划分对比原则及方法  48-50
    3.3.2 沉积期次划分成果  50-55
第四章 砂砾岩体时空展布规律研究  55-61
  4.1 沙四上亚段沉积相与砂砾岩体剖面展布特征  55-58
    4.1.1 南北向沉积剖面及砂砾岩展布  55-56
    4.1.2 东西向沉积剖面及砂砾岩展布  56-58
  4.2 沙四上亚段沉积相与砂砾岩体平面展布特征  58-61
第五章 储层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类型  61-71
  5.1 成岩作用特征  61-67
    5.1.1 成岩作用类型  61-66
    5.1.2 成岩阶段划分  66-67
  5.2 储集空间类型  67-71
    5.2.1 孔隙型储集空间类型  67-68
    5.2.2 裂缝型储集空间类型  68-69
    5.2.3 孔隙—裂缝复合系统  69-71
第六章 储层物性与主控因素  71-81
  6.1 储层物性特征  71
  6.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71-81
    6.2.1 沉积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72-75
    6.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75-77
    6.2.3 孔隙结构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77-81
第七章 储层综合评价  81-85
  7.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确定  81-82
  7.2 储层综合评价及类型分布特征  82-85
结论  85-87
参考文献  87-9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1-92
致谢  92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民丰地区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P618.13
  3. 盐家油田砂砾岩油藏产能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P618.13
  4. 渤中凹陷北坡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预测,P618.13
  5. 英买力地区古近系末期流体势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成藏的影响,P618.13
  6. 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7. 渤中25-1油田保护油层钻井液技术研究,TE254
  8. 应用构造沉积综合法恢复剥蚀厚度,P512.2
  9. 渤海海域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P512.2
  10. 云和寨气田石炭系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1. 渤中凹陷古近系中深层砂体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12. 塔南凹陷储层特征及评价研究,P618.13
  13. 东营凹陷中深层压力系统特征与演化研究,P618.13
  14. 琼东南盆地古近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P618.11
  15. 华北特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实验研究,P618.13
  16.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沙三、沙四段有效储层成因及评价,P618.13
  17. 东营凹陷盐22块砂砾岩储层预测研究,P618.13
  18. 八面河地区南斜坡沙河街组层序地层研究,P618.13
  19. 东营凹陷沙四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预测,P618.13
  20. 胜坨地区沙三—沙四段砂砾岩体沉积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1. 饶阳凹陷留西—河间地区古近系储层沉积学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