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红树林北缘区不同起源秋茄林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比较研究
作 者: 郑开基
导 师: 何东进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福鼎 秋茄 红树林 天然林 人工林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比较
分类号: Q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因而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既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不同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性。福鼎市是我国目前红树林天然分布的最北界,其优势群落为秋茄红树林,在我国红树林生态学研究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选择福鼎不同秋茄红树林湿地类型(前岐镇安仁村腰屿秋茄天然林和点头镇点头村秋茄人工林)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不同秋茄红树林湿地土壤和植株体内的重金属(Zn、Pb、Cd、Cu)等污染指标进行详细监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的重金属吸收、累积与循环特征、重金属的富集特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危害的风险评价及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重金属在不同起源秋茄群落沉积物中累积、循环、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秋茄天然林植物各器官中Zn、Pb、Cd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9.21、28.40、1.30(mg·kg-1);而在秋茄人工林植物各器官中Zn、Pb、Cd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5.06、17.65、1.12(mg·kg-1),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28、1.61、1.16倍,说明秋茄天然林对重金属元素Zn、Pb、Cd的吸收能力大于秋茄人工林。(2)秋茄天然林林地土壤Zn、Pb、Cd、Cu元素含量平均含量分别为49.84、84.67、2.55、20.14(mg·kg-1);林地表层土壤(0~30cm)Zn、Pb、Cd、Cu元素储量分别为3353.32、14070.65、540.708、2901.36(mg·m-2),整个秋茄天然林林地重金属元素储量呈Pb>Zn>Cu>Cd的变化规律。秋茄人工林林地土壤Zn、Pb、Cd、Cu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68.15、127.87、3.61、36.66(mg·kg-1),林地表层土壤(0~30cm)Zn、Pb、Cd、Cu元素储量分别为10778.33、15714.07、719.93、5289.77 (mg·m-2)。整个秋茄人工林林地重金属元素储量呈Pb>Zn>Cu>Cd的变化规律。(3)秋茄天然林红树林植物对土壤表层重金属Zn、Pb、Cd、Cu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767、0.284、0.339、1.464;对植物体不同部位而言,Zn元素的富集系数在0.348~1.860;Pb在0.074~1.134;Cd在0.190~1.015;Cu在0.508~4.722,这表明秋茄天然林不同部位对各元素的富集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秋茄植株对土壤不同重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的吸收富集能力,大体的规律为:Cu>Zn>Cd>Pb。秋茄人工林红树林植物对土壤表层重金属Zn、Pb、Cd、Cu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166、0.133、0.234、1.127,对植物体不同部位而言,Zn元素的富集系数在0.049~0.557;Pb在0.038~0.439;Cd在0.111~0.515;Cu在0.313~1.272;秋茄植株对土壤不同重金属元素具有不同的吸收富集能力,大体的规律为:Cu>Cd>Zn>Pb。(4)秋茄天然林群落Zn、Pb、Cd、Cu元素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304.33、400.48、21.78、396.86 mg·m-2,其中地上部分现存累积量分别为179.30、250.78、14.96、327.40 mg·m-2,分别占总量的58.9%、62.6%、68.7%、82.5%;地下部分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125.03、149.7、6.82、69.46 mg·m-2,分别占总量的41.1%、37.4%、31.3%、17.5%。秋茄人工林群落Zn、Pb、Cd、Cu元素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63.73、107.88、10.55、251.30 mg·m-2,其中地上部分现存累积量分别为36.72、64.14、8.58、179.57 mg·m-2,分别占总量的57.6%、59.5%、81.3%、71.5%;地下部分的现存累积量分别为27.01、43.74、1.97、71.73 mg·m-2,分别占总量的42.4%、40.5%、18.7%、28.5%。(5)重金属在不同湿地沉积物中的水平分布的比较来看,不管是秋茄天然林还是人工林,Zn、Pb含量较高,Cd、Cu含量则相对较低;从垂岸分布比较来看,秋茄人工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Zn、Pb、Cd、Cu含量明显高于人工林,重金属Pb、Cd、Cu元素含量大体呈现一致的分布规律,即林外到林缘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加,而林缘到林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重金属在不同湿地沉积物中垂直分布比较来看,林内2个位置沉积物(林内15m和林内50m)柱状样中,重金属Zn、Pb、Cd、Cu元素含量大体上呈现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的规律,而在林外光滩沉积物(林外100m)柱样中变化则相对较小。(6)重金属在不同湿地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相关性比较方面:重金属元素在林内(林内15m、林内50m)与土壤沉积物理化性状的相关性明显要高于林外光滩(林外100m),一些性质相似的重金属如Zn、Pb等元素的共沉降性质可能会受到红树林茂密的根系以及其丰富的底栖生物和有机质的影响而被削弱。(7)不同林地间重金属生态危害的风险评价: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点头镇点头村红树林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高于其它四个点;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d>Pb>Cu>Zn,污染水平顺序为Cd>Pb>Cu>Zn;以红树林周边环境土壤的平均值为参比值,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Pb>Cd>Cu>Zn,污染水平顺序为Cd>Pb>Cu>Zn.各采样点危害程度顺序为:点头镇点头村>点头镇马洋村>前岐镇安仁村>店下镇选城村>前岐镇安仁村腰屿。(8)福鼎秋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吸附Zn共计13,871,760g,其中秋茄天然林吸附Zn达1,507,800g,秋茄人工林吸附Zn达12,363,960g,运用替代法则福鼎市秋茄红树林通过兑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实现的生态功能价值为513.3万元,其中秋茄天然林吸附价值总量为55.8万元,人工林吸附价值总量为457.5万元。(9)福鼎市秋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6,589,234元,其中生产有机功能、防风消浪护堤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净化污染物功能、生态旅游功能、科研教育功能这6项功能价值分别为1031,959元、7950,000元、6,000,000元、635,075元、644,000元和328,200元,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顺序为:消浪护堤功能(47.9%)>生物多样性功能(36.2%)>生产有机功能(6.2%)>生态旅游功能(3.9%)>污染物净化功能(3.8%)>科研教育功能(2.0%)。
|
全文目录
摘要 7-10 Abstract 10-13 1 前言 13-17 2 研究区概况、研究意义、技术路线 17-20 2.1 研究区概况 17 2.2 研究意义 17-19 2.3 技术路线 19-20 3 研究方法 20-25 3.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20-21 3.2 样品实验测定与分析 21-25 3.2.1 植物样品消煮方法 21 3.2.2 土壤重金属消化方法 21 3.2.3 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方法 21-22 3.2.4 重金属测定方法 22 3.2.5 生物量测定方法 22-23 3.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定量化方法 23-25 4 结果与分析 25-68 4.1 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25 4.2 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重金属吸收、累积与循环比较研究 25-35 4.2.1 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植物体内不同部位 Zn、Pb、Cd、Cu 元素含量比较研究 25-28 4.2.2 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林地土壤Zn、Pb、Cd、Cu 元素含量及储量比较研究 28-30 4.2.3 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土壤Zn、Pb、Cd、Cu 的富集系数比较研究 30-32 4.2.4 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 Zn、Pb、Cd、Cu 元素的现存累积量及其分布比较研究 32-35 4.3 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湿地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比较研究 35-48 4.3.1 重金属在不同湿地沉积物中的水平分布的比较研究 35 4.3.2 重金属在不同湿地沉积物中的垂岸分布比较研究 35-41 4.3.3 重金属在不同湿地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比较研究 41-44 4.3.4 重金属在不同湿地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相关性比较分析 44-48 4.4 红树林不同林地重金属生态危害的风险评价比较研究 48-54 4.4.1 红树林不同林地间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比较 48-49 4.4.2 红树林不同林地间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情况 49-50 4.4.3 红树林不同林地间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 50-54 4.5 不同起源秋茄红树林土壤吸附重金属功能价值比较研究 54-57 4.5.1 重金属在不同起源秋茄林沉积物中的含量比较 54 4.5.2 重金属在不同起源秋茄林中生态价值估算比较 54-57 4.6 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57-64 4.6.1 红树林服务功能价值定量化重要性及研究意义 57-58 4.6.2 秋茄红树林湿地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 58-62 4.6.3 福鼎市秋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结果分析 62-64 4.7 福鼎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64-65 4.8 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对策与建议 65-68 5 结论与讨论 68-72 5.1 结论 68-70 5.2 讨论 70-72 参考文献 72-77 致谢 77
|
相似论文
-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 多环芳烃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分配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X131.3
- 东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吸附与释放规律研究,X524
-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