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体验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调查研究

作 者: 李文青
导 师: 张立昌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体验 体验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分类号: G6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7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针对在传统教育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接受学习的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①注重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的探讨中,体验学习以其过程性和情境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重过程而非结果,重探究而非单纯接受,重情感态度的获得而非单纯知识的获取,强调团队合作而非个人“单打独斗”,这些独特的特征使得体验学习成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本文通过对体验学习理论层面的阐述和实践层面的调查研究,试图说明体验学习是一种实用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体验。论文最后对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积极体验给予了建议。本文试图在以下两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是理论部分,对体验学习的概念辨析及理论探讨。首先对体验学习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明了了体验学习的渊源及发展形态;其次通过定义体验学习掌握体验学习的概念。在教育领域中,限定一个概念是十分困难的。在现有研究中,“体验”和“经验”一词的使用有所混淆。体验和经验都是个人作为主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交往,但体验偏重于主体亲历性、情感意义的生成性以及体验的过程性,这是体验区别于经验的地方。体验学习不是单纯地背诵抽象的理论知识,它是学习者主体亲身参与活动,发现问题而反思内省,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得到行为改变和心灵升华的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的特征有过程性,连续性和情境性。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思考到了什么,如何提炼总结,这在体验学习中远比最后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要重要的多。没有连续性就没有体验的发展,知识也在学习者的体验中连续的发生并被检验。体验的情境性就是个体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最后阐述了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意义。在关于体验学习过程的观点中,以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应用最为广泛。即具体体验——反思内省——归纳概括——应用。这四个阶段是螺旋式上升的连续过程,反思贯穿于整个体验学习的过程中,第三阶段归纳概括是最为重要的,是体验的转折点。体验学习的意义在于:团队合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环境的刺激提供了学习的动力,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学习主体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有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二是实践部分,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次主题活动为例分析体验学习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并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教学策略。在以《营养早餐》为主题的活动中,学生得到了情绪、思维等方面的体验,加强了同伴间的交往。在活动结束后,由思想的改变而自觉地改变了以前的不良行为,并把这份对自己的关心传递到亲人朋友那里。在活动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学生的自主性;团队成员的地位;教师的倾向性以及体验的效果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实践中的思考,提出了关于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体验发展的一些建议: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角色变化;体验活动内容的选择;促进学生的反思。体验学习倡导亲身经历、团队合作,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在学生全面发展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体验学习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引言  9-13
  1.1 选题的缘由  9-10
    1.1.1 个人的兴趣  9
    1.1.2 实践层面的思考  9-10
  1.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0-11
  1.3 研究的价值  11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1-13
第2章 体验学习的研究状况及概念辨析  13-23
  2.1 体验学习在国内的研究状况  13-14
  2.2 体验学习在国外的发展  14-17
  2.3 "体验"与"经验"辨析  17-18
  2.4 体验学习的概念  18-21
  2.5 体验学习的特征  21-23
第3章 体验学习的过程和意义  23-29
  3.1 体验学习的过程  23-25
  3.2 体验学习的意义  25-29
第4章 体验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的调查分析  29-45
  4.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及特点  29-30
  4.2 调查的意义、方法和样本选取  30-31
  4.3 调查的实施  31-41
    4.3.1 《营养早餐》活动方案  31-33
    4.3.2 活动前的具体体验:引出活动主题  33-34
    4.3.3 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分组的风波  34-37
    4.3.4 研究中的思维体验: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37-39
    4.3.5 活动后的行为改变:给妈妈做一顿早餐  39-40
    4.3.6 活动中的成果体验:各放异彩  40
    4.3.7 活动后的反思体验:日记表心声  40-41
  4.4 结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41-45
第5章 教师促进学生体验的教学策略  45-51
  5.1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45
  5.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5-46
  5.3 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  46-47
  5.4 教师角色变化  47
  5.5 体验活动内容的选择  47-48
  5.6 促进学生的反思  48-51
第6章 体验学习的未来发展  51-55
  6.1 体验学习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51-53
  6.2 体验学习的发展展望  53-55
结论  55-57
附录  57-63
参考文献  63-67
致谢  67-6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9

相似论文

  1.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2. 女性内衣品牌服务接触对顾客忠诚的影响,F274
  3. 中职幼师口语课教师示范的“表演”问题研究,G633.41
  4. 基于用户体验的灯具设计策略研究,TS956
  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研究,G622.4
  6. 体验式服装设计模式研究,TS941.2
  7. 体验式英语学习对初中英语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G633.41
  8. 体验式就业教育,G647.38
  9. 体验经济视角下芜湖地区体育旅游开发与营销研究,G812.7
  10. 化学学习中快乐感的构建,G633.8
  11. 从模式设定看网游体验的文化精神,F49
  12. 少儿英语培训消费意向研究,G623.31
  13. 高中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研究,G633.51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验式教学若干问题研究,G641
  15. 电影放映中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J943
  16. 全新的交互体验,TP11
  17. 中国网络游戏《完美国际》的跨文化传播,F49
  18. 当代大学生职业体验研究,G647.38
  19. 消费体验、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F274
  20. 虚拟校园的三维建模与设计,TP391.9
  21. 一个试卷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初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课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