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作 者: 吴园园
导 师: 刘锡良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流动性风险 线性规划 LINGO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管理,包括流动性日常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认识不足。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处于较低层次,一是因为缺乏银行破产清算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人们潜意识认为银行不会破产;二是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经济增长的宏观功能,因此人们总是将银行的命运与政府的支持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府会为银行买单,承担银行的所有风险,银行将永远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三是我国是储蓄性社会的历史渊源,长期以来家庭居民源源不断的储蓄存款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这样,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就显得十分简单。一是指标过少,没有形成指标体系;二是忽视资产负债的需求预测;三是资产负债结构单一、以存贷款为主,期限匹配不甚合理等。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良好,中国虽然没有实行资本全流通,但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总体运行活跃。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升值预期较大。M2增长16.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15.1%、人民币存款增长16.8%;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恢复发行,市场交易规模大幅提升,全年融资规模达2,204亿元;债券市场的发行与成交规模呈现显著的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债券融资金额达到56,766亿元。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民众投资欲望将快速增长,进而货币和资本市场将面临充裕的流动资金的“冲击”。此时,为防止投资过热与加大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两次调整存贷款利率、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四次定向发行票据,希望以此减缓我国流动性过剩导致的CPI、楼市、股市的持续高速攀升。展望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攀高,资本市场继续深化发展;政府将继续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并加强对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将继续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对于商业银行这个特殊市场主体来说,如何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头寸,保证资产负债的结构和期限的合理,应对客户的投资贷款需求,将成为考验我国商业银行的重大课题。因此,本文就商业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保持一个合理的流动性头寸建立模型,进行分析。资产管理理论主要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商业银行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资产,尤其是政府债券、短期贷款、汇票、商业票据等。其主张商业银行应多持有短期流动性资产,来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忽略了负债的作用,同时与商业商业银行盈利为目标的宗旨相背离,因为机会成本太高。负债管理理论强调以负债为主来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头寸。基本思想是商业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借入资金,特别是短期负债,来增加资金,满足商业银行清偿、贷款或其它投资需要。这样既增强了商业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又实现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合理化以及利润最大化。但该理论暗含了该商业银行在面临风险时能从市场上借入足够多的资金1,同时忽略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针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的优缺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应运而生。该理论以资产负债表的各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通过计算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成本和收益水平,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资产负债的存量和期限的对称关系进行替代配置,以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实现优化配置,缓和商业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三性之间的矛盾。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强调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资产负债结构、存量和期限的合理性,使商业银行在储备流动性的同时能够从外部购入流动性,既增加资产盈利性又降低负债管理的风险性。并且,本文研究期间发现国内部分学者就商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做了一些实证研究,而对于商业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定量研究则稍显不足:一是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没有一个分析我国股份制商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系统性框架;二是国内大多学者都是泛泛而谈,提出一些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并没有就这些方法和具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其可行性和适用性;三是国内大多学者都仅列出模型或指出有最优解,却不曾解出最优解,或给出详细的数据说明;四是国内大多数学者或者是仅列出模型或者是理论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没有把模型和股份制商业商业银行流动性日常及风险管理策略联系起来分析。因此,本文针对上述国内学者研究的不足之处,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结合逻辑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比较适用的现在广泛被业界证明和采用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最小成本论和流动性指示器法,来构建股份制商业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流动性风险头寸的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线性规划LINGO软件编程求解模型,得到全局最优解。最后数据分析表明,此模型对满足假设条件的任何商业银行都适用,对商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流动性风险管理有理论和实践作用,对开放式基金得流动性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模型不但可以用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管理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头寸;而且还可以与商业银行的其他管理相结合,提高商业银行的总体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和其他风险。但是,由于相关假设和简化,模型适用条件教苛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前言,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及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就流动性管理方面主要的研究和模型进行剖析。第三部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民生银行资产负债实证分析,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结论,选择主要研究手段——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建立一般性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头寸模型,以线性规划法为主,引入民生银行的具体数据,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根据求解结果来调整约束条件,以使模型更加优化,便于求解得到全局最优解。提出了值得探讨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第四部分结论分析提出策略,通过比较民生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原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流动性指标,在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民生银行具有针对性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2
1. 前言  12-14
2. 文献综述  14-40
  2.1 流动性头寸管理方法  14-19
    2.1.1 最小成本法(minimum cost method)  14-15
    2.1.2 缺口管理论(liquidity gap method)  15-16
    2.1.3 流动性需求预测法(demand forecasts of funds methed)  16-18
    2.1.4 流动性指示器法(liquidity indicator method)  18-19
  2.2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9-30
    2.2.1 资产管理理论(Asset Management)  19-23
    2.2.2 负债管理理论(The Liability Structure Theory)  23-27
    2.2.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27-30
    2.2.4 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Balanced and Off-balanced Management)  30
  2.3 流动性管理理论  30-31
  2.4 资产负债管理模型  31-40
    2.4.1 西方  32-34
    2.4.2 中国  34-40
3.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民生银行资产负债实证分析  40-60
  3.1 背景  40-43
    3.1.1 经济、金融环境简要回顾与展望  40-41
    3.1.2 民生银行基本情况  41-43
  3.2 流动性指标  43-45
  3.3 基于资产负债分析的一般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  45-53
    3.3.1 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46-47
    3.3.2 基本假设  47-48
    3.3.3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基本分析  48-53
  3.4 基于资产负债分析的民生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  53-60
    3.4.1 模型建立  53-57
    3.4.2 模型的优点和不足  57
    3.4.3 模型的改进  57-60
4. 民生银行流动性管理对策  60-69
  4.1 民生银行与其他银行指标比较分析  60-64
    4.1.1 民生银行2001-2006 纵向数据比较  60-61
    4.1.2 民生银行2006 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比较  61-63
    4.1.3 民生银行2006 与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数据比较  63
    4.1.4 民生银行资产负债、流动性指标特征分析  63-64
  4.2 民生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64-66
  4.3 民生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  66-69
参考文献  69-71
附件  71-73
后记  73-75
致谢  75-76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6

相似论文

  1. 肥城煤炭配送中心配煤模型研究,F259.2;F224
  2. 基于DEA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研究,F224
  3. 商业银行内部营销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F832.2
  4. 商业银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含量研究,F830.42
  5.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6.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7.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下绩效考核研究,F832.2
  8. 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绩效考评与管理的改进研究,F832.2
  9. 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及其优化选择,F832.33
  10.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研究,F832.4
  11.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分析,F832.2
  12. 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研究,F832.4
  13. CD商业银行IT风险管理研究,F832.2
  14.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创新研究,F832.4
  15. 国内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及流程再造,F832.2
  16.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品应用研究,F224
  17. 实物期权模型的研究及在中国的应用,F832.5
  18. 外资战略持股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F832.2
  19.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机制设计,F276.3
  20. 作业成本管理在JS银行的应用设计研究,F830.42
  21. 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问题研究,F832.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