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视角人耳检测与识别研究

作 者: 张志远
导 师: 徐勇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 多视角 人耳检测 人耳识别 B样条 姿态流形 3D人耳重建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耳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表明人耳具有唯一性、稳定性、持久性等特点,有望成为一种更加可靠的识别技术并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人耳识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D人耳正面视角和3D距离图像的识别。然而人耳的视角会随着人头部的转动而改变,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人的头部很容易发生转动,当识别库和注册库中的人耳图像处于不同视角的时候,传统的识别方法识别率就会大大降低。目前2D人耳识别方面还没有对多视角识别问题进行解决,虽然3D识别方法可以解决多视角识别问题,但现有的很多3D识别方法均为离线识别,并需要高质量的距离图像和2D彩色图像加以辅助。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构建B样条姿态流形来解决2D多视角人耳识别问题,并对2D人耳分割和检测做了大量研究;在3D人耳识别方面,设计并开发了一套3D在线人耳识别系统。主要工作包括:(1)试验了阈值化、模板匹配、分水岭、主动轮廓模型(SNAKE)等方法对采集到的2D多视角人耳图像进行检测,比较了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通过大量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分水岭结合一种改进的几何型SNAKE算法对人耳图像进行检测。(2)针对多视角人耳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零子空间核鉴别分析(NKDA)和B样条姿态流形的多视角人耳识别方法,通过NKDA对注册库中的不同角度人耳图像进行非线性降维,从而获得非线性特征,然后在该特征空间中应用B样条进行插值构成姿态流形,在识别阶段通过将样本与不同流形比较获得识别结果,有效解决了2D多视角人耳识别问题。(3)设计并开发了一套3D在线人耳识别系统,为满足在线识别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快速的提取激光中心线的方法并通过线结构光测量原理进行重建形成3D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和插值。针对传统ICP算法存在的问题,采用优化的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进行匹配识别,并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6
  1.1 课题背景  9-10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3 研究及发展现状  11-14
    1.3.1 基于2D图像的人耳识别  11-12
    1.3.2 基于3D深度图像的人耳识别  12-13
    1.3.3 各种人耳识别方法对比  13-14
  1.4 人耳识别的主要问题  14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6
第2章 多视角人耳数据采集  16-21
  2.1 2D多视角人耳数据采集  16-17
    2.1.1 2D多视角人耳采集设备  16-17
    2.1.2 2D多视角人耳采集方法及采样结果  17
  2.2 3D多视角人耳数据采集  17-20
    2.2.1 3D多视角人耳采集设备  18-20
    2.2.2 3D多视角人耳采集结果  20
  2.3 本章小结  20-21
第3章 2D多视角人耳检测  21-30
  3.1 引言  21-22
  3.2 2D多视角人耳检测  22-29
    3.2.1 几种2D人耳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22-23
    3.2.2 基于分水岭的人耳检测  23-24
    3.2.3 基于SNAKE的人耳分割  24-27
    3.2.4 分水岭结合改进的几何型SNAKE  27-29
  3.3 本章小结  29-30
第4章 2D多视角人耳识别  30-42
  4.1 引言  30-32
  4.2 基于NKDA和B样条的2D多视角人耳识别  32-38
    4.2.1 2D多视角人耳姿态流形的构建  32-33
    4.2.2 NKDA提取多视角人耳的非线性特征  33-36
    4.2.3 B样条曲线的定义及特性  36-37
    4.2.4 构建用于分类的B样条姿态流形  37-38
  4.3 试验及结果比较  38-41
  4.4 本章小结  41-42
第5章 3D在线人耳识别系统  42-51
  5.1 引言  42
  5.2 3D人耳重建  42-48
    5.2.1 三维结构光基本原理  43-44
    5.2.2 激光条纹中心线提取  44-46
    5.2.3 基于三维结构光的3D人耳重建  46-48
  5.3 3D人耳点云预处理  48-49
    5.3.1 3D人耳点云噪声清除  48
    5.3.2 3D人耳点云样条插值  48-49
  5.4 基于优化迭代最近点(ICP)的3D人耳识别  49-50
  5.5 本章小结  50-51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7-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曲线/曲面间最小距离方法,O182
  2. 基于空间—频率域的织物组织识别新技术研究,TS101.923
  3. 线偏振脉冲激光场中里德堡锂原子布居跃迁,O562
  4. 权函数神经网络的MATLAB实现,TP319
  5. B-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灵敏度研究及其应用,TN911.7
  6. 分子三次、分母二次有理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研究及应用,TP183
  7. 建筑几何中的样条造型与离散技术研究,TU17
  8. 上单翼飞机起落架整流罩减阻研究,V226
  9. 代数曲线实时光栅化,TP391.72
  10. 基于多幅图像的几何和纹理自动重建,TP391.41
  11. 人脸自动美化算法研究,TP391.41
  12. 基于B样条的盾构机密封舱土压场分布研究,U455.43
  13. CAD模型中间面生成技术研究,TP391.72
  14. 动态人耳实时检测方法研究,TP391.41
  15. 片内偏差空间相关性的非参数化估计方法,TN405
  16. 里德堡态碱金属原子的强外场效应,O562.3
  17. 超球坐标下He-He-Mg体系弱束缚态能级的理论计算,O561.1
  18. 两个Hilbert空间中再生核函数的构造及数值逼近,O177.1
  19. 两类奇摄动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解的数值与渐近分析,O175.8
  20. 基于ARM9的数控冲床自动送料运动控制系统设计,TG659
  21. 面向节能优化的钢坯加热特征参数化模型研究,TG335.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