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研究

作 者: 陈靖
导 师: 范树成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亚文化 思想道德素质 建设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和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趋势,对当前高校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同时影响了大学生亚文化的变化与发展。大学生亚文化具有价值取向多元化、时尚性、创造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以其特有的声色感受、直观刺激、绚丽形式,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生亚文化按照历史发展分为传统亚文化和现代亚文化;按传播方式分为短信文化、网络文化、流行语文化、留言文化;按生活方式分为服饰文化、流行音乐、恋爱文化等。大学生亚文化具有积极健康的主题诉求,其内容本身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但同时有些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造成大学生道德感知的平面化、道德价值选择呈现出不确定性、道德人格的缺失等。我们应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利用大学生亚文化的资源,通过自觉、系统的调节与开发,丰富大学生亚文化的思想内涵,创建反映时代要求、适应大学生发展需求的大学生亚文化。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打造网络平台,实现亚文化建设视野的开放性;通过亚文化建设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通过审美能力、心理健康等形式,实现亚文化建设途径的多样性;通过开发积极向上的亚文化活动,加强对不良文化的改造,实现亚文化积极因素的开发与消极因素的改造,充分发挥大学生亚文化的积极因素,提升大学生亚文化的品位,使大学生亚文化成为大学生发展的精神文化资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8
引言  8-12
  (一) 问题的提出  8-9
  (二) 研究现状  9-10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0-12
一、大学生亚文化的理论分析  12-22
  (一) 大学生亚文化的内涵界定  12-13
  (二) 当代大学生亚文化特点  13-15
    1. 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13-14
    2. 时尚性  14
    3. 创造性  14-15
    4. 多样性  15
  (三) 当代大学生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15-18
    1. 按历史发展划分的表现形式  15-17
    2. 按传播方式划分的表现形式  17-18
    3. 按生活方式划分的表现形式  18
  (四) 大学生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18-22
    1. 大学生亚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8-20
    2. 大学生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20-22
二、 大学生不良亚文化的表现及其成因  22-28
  (一) 大学生不良亚文化的表现  22-24
    1. 迷恋虚拟网络  22
    2. 追求物质享乐  22-23
    3. 蓄积“郁闷”心理  23
    4. 通过“关系”获益  23
    5. 轻视恋爱道德  23
    6.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23-24
  (二) 大学生不良亚文化的形成原因  24-28
    1. 社会文化环境  24-25
    2. 大众传媒  25
    3. 大学生群体特征  25-27
    4. 传统教育的局限  27-28
三、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的策略  28-36
  (一) 建设视野的开放性  28-30
    1. 运用社会资源进行大学生亚文化建设  28-29
    2. 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大学生亚文化建设  29-30
  (二) 建设主体的能动性  30-31
    1.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30
    2.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  30-31
  (三) 建设途径的多样性  31-33
    1. 社会时事教育  31-32
    2. 审美能力教育  32
    3. 心理健康教育  32
    4. 特殊群体教育  32-33
    5. 创新创业教育  33
  (四) 建设过程的双向性  33-36
    1. 开发积极因素,丰富亚文化活动  33-34
    2. 改造消极因素,加强免疫式教育  34-36
结论  36-37
参考文献  37-39
附录  39-40
后记  40-4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1

相似论文

  1.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2.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3. 湛江市对虾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F326.4
  4.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5.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6.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7.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8.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9. 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哲学思考,D262.6
  10.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11.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2. 教师集体建设策略探析,G451.1
  13.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14.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6.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7.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8.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9.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20. 洛丽塔服装风格原型分析及应用,TS941.2
  21.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