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介语假拟被动句的句法学解释

作 者: 张首翔
导 师: 李振中
学 校: 四川外语学院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中介语假拟被动句 语言迁移 语言类型学 普遍语法 解释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介语假拟被动句”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者的注意。这些研究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中介语错误做出合理的解释。然而,大多数研究者在语言类型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语言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这一中介语错误产生的根源在于母语迁移。根据语言类型划分,汉语与英语分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类型,即汉语属于话题突出型语言而英语则属于主语突出型语言。“中介语假拟被动句”即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把汉语的话题突出结构直接投射到英语句法的结果。本文首先分析了上述“中介语假拟被动句”的语言类型学解释所存在的问题。这种语言类型学解释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基本预设:第一,因为受汉语“话题突出”特征的影响,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会在中介语中大量使用所谓的话题结构;第二,因为汉语是“主语脱落”型语言,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会在中介语中大量使用无主句。但是,本文作者通过实验证明这两个基本预设似乎都不能成立。由此,作者认为“中介语假拟被动句”不能完全归结为母语迁移。本文然后以普遍语法基本理论为指导,从学习者二语语法的深层句法机制的角度,对“中介语假拟被动句”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作者发现,“中介语假拟被动句”可能源于两个语内因素:一是在学习者的二语语法中,学习者尚未完全习得某些英语动词的被动化句法运算;一是受“非宾格动词”的论元结构及其句法运算的影响,学习者有时会混淆非宾格动词与及物动词。作者认为,从二语语内因素的角度对“中介语假拟被动句”的分析可能对英语被动语态的语法教学具有更积极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Acknowledgements  6-9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9-13
  1.1.Rationale for the Study  9-11
  1.2.Research Question and Hypothesis  11-12
  1.3.Layout of the Paper  12-13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3-28
  2.1.Typological Transfer Account of the Interlanguage Pseudo-passive  13-17
  2.2.X-bar Theory  17-19
  2.3.Pro-drop Parameter  19-22
    2.3.1.Two Types of Pro-drop Language  20-21
    2.3.2.Pro-drop Parameter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21-22
  2.4.Topic and Topicalization  22-28
    2.4.1.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opicalization  23-25
    2.4.2.Topicalization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25-28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28-34
  3.1.Subjects  29-30
  3.2.Materials  30-33
  3.3.Procedure  33-34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4-60
  4.1.Results  34-37
  4.2.Discussion  37-60
    4.2.1.Pro-drop Parameter and the Interlanguage Pseudo-passive  38-40
    4.2.2.Topicalization and the Interlanguage Pseudo-passive  40-43
    4.2.3.Passivization and the Interlanguage Pseudo-passive  43-49
    4.2.4.Unaccusative Verbs and the Interlanguage Pseudo-passive  49-60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60-64
  5.1.Major Findings  60-61
  5.2.Implications  61-63
  5.3.Limitations  63-64
References  64-68
Appendix  68-69

相似论文

  1.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2. 地方性知识研究,N02
  3. HS公司安全管理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F426.21
  4.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风险防范研究,F842.6
  5. 论电视节目模板的知识产权保护,G222
  6. 论我国法官解释机制的建构,D926.2
  7. 非法占有的刑法实质解释研究,D924.3
  8. 论民事审判中的社会学解释,D926.2
  9. H银行为客户ERP财务模块实施定制开发的风险管理,F232
  10. 不同类型拖延群体的刻板印象及其激活效应,B849
  11. 我国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923
  12. 现代汉语语境的解释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13. UEFI系统脚本语言与解释器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F752.7;F224
  15. 论税法的行政解释,D922.1
  16. 蒙古族大学生英语写作中“Be”动词使用错误分析,H319
  17. 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界限探析,D920.0
  18. 壮族大学生英语口语调查研究,H319
  19. 维吾尔族高中生汉语水平和英语写作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G633.3
  20. 刑事司法中的法官解释研究,D926.2
  21. 我国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现状反思和未来前瞻,D925.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