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毕吸虫病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作 者: 陈佳
导 师: 王春仁
学 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专 业: 预防兽医学
关键词: 东毕吸虫病 信号蛋白14-3-3 RACE 重组抗原 间接ELISA
分类号: S85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东毕吸虫病(orientobilharziasis)是由多种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spp.)寄生于牛、羊等动物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而引起的一种血吸虫病。该病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畜牧业危害十分严重,同时东毕吸虫的尾蚴可以引起人的尾蚴性皮炎,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东毕吸虫病的早期准确诊断是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为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测,如粪便水洗沉淀法、毛蚴孵化法、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然而病原检查检出率低,且虫体感染已过急性期,延误了有效治疗时间而影响了对该病的控制,免疫学检测常用抗原通常为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这两种抗原成分复杂、制备成本高、周期长,限制该法的广泛应用。因此,本试验拟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在血吸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蛋白14-3-3基因采用RACE技术进行克隆,并制备成重组蛋白,建立间接ELISA诊断方法。本试验根据GenBankTM上发表的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牛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序列,依其保守区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提取的东毕吸虫总RNA为模板,PT-PCR方法扩增信号蛋白14-3-3基因的中间片段,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到TG1宿主菌中,经鉴定,获得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根据测得的序列信息,再设计一对引物,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目的基因的5’端和3’端,鉴定正确后并测序。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拼接三段序列得到全长序列信息。其次,根据东毕吸虫信号蛋白14-3-3全长cDNA序列设计两条加有EcoRⅠ、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利用RT-PCR从东毕吸虫总RNA中扩增信号蛋白14-3-3全长序列,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到TG1宿主菌中,经鉴定及序列分析,获得阳性克隆。阳性质粒pMD18-T-信号蛋白14-3-3和表达载体pET-30a(+),经EcoRⅠ、XhoⅠ双酶切后回收、连接、转化到TG1宿主菌,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阳性质粒转化到最佳宿主菌BL21(DE3)中,构建其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30a-信号蛋白14-3-3,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0a-信号蛋白14-3-3中含有信号蛋白14-3-3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将重组菌株BL21(pET-30a-信号蛋白14-3-3)按1%的量接种到含有Kan(50μg/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5h,然后用1mmol/L IPTG诱导4h,融合目的蛋白获得高效表达。经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菌株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被东毕吸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以纯化的重组信号蛋白14-3-3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通过对间接ELISA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最佳封闭液为5%脱脂奶粉,封闭条件为37℃1h;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5.0μg/mL;抗原的最佳包被液为50mM 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最佳血清稀释液为5%脱脂奶粉,血清稀释倍数为100倍;HRP-兔抗羊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5 000。采用已确立的间接ELISA反应条件,对105份阴性血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了间接ELISA方法判定标准,即OD450值大于等于0.31为阳性,小于0.31为阴性。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105份阴性血清和65份阳性血清(经剖检法和形态鉴定证实)的检测结果表明,ELISA方法的特异性为91.5%,敏感性为88.6%。而且与肝片吸虫、鹿前后盘吸虫、扩展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来自于不同地区的240份绵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35.3%,与省内的感染情况基本相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9
  1.1 东毕吸虫病研究进展  10-15
  1.2 东毕吸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5-16
  1.3 血吸虫诊断抗原基因的研究进展  16-18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19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9-34
  2.1 材料  19-20
  2.2 方法  20-34
第三章 结果  34-51
  3.1 信号蛋白 14-3-3 基因中间片段的克隆  34-35
  3.2 东毕吸虫信号蛋白14-3-3 基因5’端和3’端的克隆  35-38
  3.3 东毕吸虫信号蛋白 14-3-3 全长序列的克隆  38-40
  3.4 东毕吸虫信号蛋白 14-3-3 基因的表达  40-49
  3.5 临床样本检测  49-51
第四章 讨论  51-55
  4.1 目的基因的选择  51
  4.2 RACE 技术的选择  51-52
  4.3 RNA 的提取  52
  4.4 表达系统的选择  52-53
  4.5 其他  53
  4.6 ELISA 条件的摸索  53
  4.7 ELISA 方法的临床应用  53-55
第五章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61
致谢  61-62
附录  62-70
作者简历  70-71

相似论文

  1. 企鹅珍珠贝Cd-M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初步研制,X835
  2.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S562
  3.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4.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5. IBDV模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S852.65
  6. 犬细小病毒2型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65
  7. 华东地区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8.32
  8. 猪流感病毒NS1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NS、NP蛋白细胞定位研究,S858.28
  9. 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LTR体外启动活性分析,S858.31
  10.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R392
  11. 碱蓬DREB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Q943.2
  12.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13. 重组抗原pGEX-BSjGCP-BSj23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研究,S855.9
  14. 嗜热四膜虫中Chromodomain蛋白Tcd3和Tcd4的表达调控与功能分析,Q75
  15. 泥鳅Dmrt1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选择性剪接分析,Q78
  16. 基于Fosmid文库和PCR筛选技术的蜘蛛包卵丝蛋白基因克隆及分析,Q78
  17. 黄龙病菌侵染过程中柑橘防御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S436.66
  18. 细粒棘球绦虫EgAgB8/1重组抗原和EgAgB8/1-EgAgB8/2重组嵌合抗原表达系统的构建和血清学诊断价值的比较,R446.6
  19. 高羊茅中AtNYE1、AtNAP同源基因的分离及功能分析,Q943.2
  20. 若干大黄鱼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21. 猪圆环病毒Ⅱ型核酸疫苗的构建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S858.2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寄生虫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