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铁岭农业区土壤中DDT残留模型研究及土壤修复

作 者: 顾连军
导 师: 宋子岭
学 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DDT 残留模型 土壤污染 生物修复
分类号: X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有机氯污染物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由于其在环境中难于降解,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引起“雌性化”现象,并且在全球范围的各种环境介质以及动植物组织器官和人体中广泛存在,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工业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随着我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与修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保持土壤环境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实验区选在具有“辽北粮仓”之称的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通过近半年的时间在实验区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适应该地区的土壤中DDT残留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可知:铁岭农业区土壤中DDT含量仍较高,超过土壤一级质量标准。土壤中母体DDT大部分已经降解为DDE类化合物,可以推断该地区较多的土地处于好氧环境中,DDT农药施用时间较长,没有新的污染源出现。建立了模型C(t)=(C0)/(0.105+0.895e0.00018t),用于预测该地区的DDT残留情况。经此模型预测,如不经生物修复大约需经32年才能降解掉土壤中的DDT。经过分析比较,对该地区进行施用添加剂和种植黑麦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复可达到最佳修复效果。约需6年能将该地区土壤中的DDT降解为原来的95%以上。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20
  1.1 问题的提出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6
    1.2.1 我国农药污染现状  9-12
    1.2.2 农药污染的危害  12
    1.2.3 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2-13
    1.2.4 我国有机氯农药使用情况  13-14
    1.2.5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14-16
  1.3 有机氯农药的危害  16-18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19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9-20
2 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模型介绍  20-27
  2.1 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  20-23
    2.1.1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  20-21
    2.1.2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  21-22
    2.1.3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  22-23
  2.2 农药降解模型  23-27
    2.2.1 指数模型  23-24
    2.2.2 双室模型  24-25
    2.2.3 一级吸收模型  25
    2.2.4 多次施药的数学模型  25-27
3 铁岭市土壤环境现状  27-35
  3.1 铁岭市城市概况  27-28
  3.2 铁岭农业区土壤污染来源  28-29
  3.3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数据处理  29-35
    3.3.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9-30
    3.3.2 土样测定方法  30-35
4 DDT 残留模型的研究  35-40
  4.1 实验结果分析  35
  4.2 土壤中 DDT 及其主要降解产物含量变化  35-36
  4.3 模型的建立  36-40
    4.3.1 模型假设  36
    4.3.2 模型反应级数及参数的确定  36-37
    4.3.3 模型的改进  37
    4.3.4 改进模型的建立  37-38
    4.3.5 改进模型讨论  38-39
    4.3.6 参数估计  39-40
5 污染土壤的修复  40-48
  5.1 修复方案的提出  40-46
    5.1.1 方案一:微生物降解  40-42
    5.1.2 方案二:施用添加剂减少土壤中农药残留  42-43
    5.1.3 方案三:植物修复  43-46
   5.2 修复方案的最优选择  46-48
6 结论与展望  48-50
  6.1 结论  48
  6.2 展望  48-50
参考文献  50-53
致谢  53-54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4
参加的科研项目  54

相似论文

  1. 基于.NET平台和ArcGIS Engine的土壤污染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X833
  2.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应,X53
  3.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X53
  4. 基于微生物和化学修复的铬渣堆场土壤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X53
  5. 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的生物吸附与生物降解及其修复作用,X172
  6. 对虾池塘精养环境的综合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X703
  7. 生活垃圾渗滤液污染土电阻率特征研究,X53
  8. 固定化微生物对原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X53
  9.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X132
  10. 多环芳烃污染及其与重金属铜复合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X53
  1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DDT复合体系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O647.31
  12. 污灌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D922.6
  13. 不同类型溢油污染潮间带生物修复可行性现场中试研究,X55
  14. 爆震燃烧热射流起爆机理研究,V231.22
  15. 秃疮花在Zn、Cd、Cu和Pb胁迫下的耐性和富集特征研究,X173
  16. 我国土壤污染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探讨,X53
  17. 耐铅细菌对铅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作用的研究,X53
  18. 不同玉米品种对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能力研究,X53
  19. 淮南市安城铺化肥厂污灌区土壤酶活性研究,X53
  20. 防控农村土壤污染的法律对策研究,X53
  21. 黄土地区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X5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