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阳光私募”透视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之路

作 者: 刘靖华
导 师: 劳兰珺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私募基金 阳光私募 对比分析 发展方向 方案及建议
分类号: F83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6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私募基金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然而人们对于私募基金的理解却各不相同。我们一般所说的国外私募基金主要是指“私募股权基金”,而我国由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缓慢,规模较小,故我们所说的私募基金主要是指“私募证券基金”。事实上,在我国,“私募基金”具有更特定的含义,为此,本文作者根据以往人们对私募基金的基本认识,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客观情况和自身的行业经验,给中国的私募基金下了一个全新而清晰的定义,也为本文后面的论述做了很好的铺垫。中国的“私募基金”虽然规模庞大,但总体还处于法规监管的“灰色地带”。规范化是最易想到而又顺理成章的发展道路。“阳光私募”便是我国私募基金追求规范化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对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以往的文献论述来看,大都以国外私募基金为标准提出规范发展方案。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私募基金游离于监管之外,处于地下状态,没有公开的数据资料加以说明,只能引用调查报告等预测性数据加以论述,显得缺乏说服力。二是直接以国外私募基金作为样本,多少有些脱离中国国情,造成分析过程相对简单。本文以“阳光私募”作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准确的资料、数据来透视我国私募基金的客观状况,同时选择非阳光私募、公募基金、对冲基金三个有代表性的基金群体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出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原则,即坚持阳光化,逐步规范化,防止公募化,拒绝美国化,开创中国化。并在此原则指导下,设计出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之路:通过立法、定规等手段引导“私募基金”逐步规范,在与国内“公募基金”、国外“对冲基金”的竞争、学习中发展壮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私募基金”,最终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金力量。本文在前人着重从法规、政策制订,基金监管角度进行论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从政策执行、市场建设、基金本身等角度,结合对国外对冲基金发展的反思,给出了我国私募基金如何发展的具体方案及建议。市场在不断变化,今天的方案和建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显得不合时宜,但正是这样一个论证过程,让我们认识到了我国“私募基金”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更好的为投资者服务,为证券市场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样的私募基金才是我们中国的“私募基金”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1 引言  7-11
  1.1 选题背景  7
  1.2 选题意义  7-8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8-9
  1.4 研究内容  9-11
2 对私募基金的基本认识  11-19
  2.1 内涵  11
  2.2 种类与形式  11-13
  2.3 产生原因  13-14
  2.4 作用  14-15
  2.5 特点  15-16
  2.6 风险  16-17
  2.7 定义  17-19
3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状况  19-23
  3.1 发展阶段  19-20
  3.2 主要形式  20-21
  3.3 规模及影响  21-23
4 “阳光私募”的产生与发展  23-28
  4.1 关于“阳光私募”  23
  4.2 “阳光私募”的产生  23-24
  4.3 “阳光私募”发展  24-28
5 “阳光私募”与其他基金的比较分析  28-51
  5.1 “阳光私募”等基金面临的整体环境  28-30
  5.2 与“非阳光私募”的比较分析  30-34
    5.2.1 关于“非阳光私募”  30
    5.2.2 相对优势  30-32
    5.2.3 相对劣势  32
    5.2.4 对比分析  32-34
  5.3 与公募证券基金的比较分析  34-41
    5.3.1 关于公募证券基金  34-35
    5.3.2 相对优势  35-37
    5.3.3 相对劣势  37-39
    5.3.4 对比分析  39-41
  5.4 与国外“对冲基金”的比较分析  41-47
    5.4.1 关于“对冲基金  41-43
    5.4.2 相对优势  43-44
    5.4.3 相对劣势  44-45
    5.4.4 对比分析  45-47
  5.5 三个基金群体业绩比较分析  47-48
  5.6 总体分析  48-51
    5.6.1 发展我国私募基金势在必行  48-49
    5.6.2 发展方向与发展原则  49-51
6 发展我国私募基金方案与建议  51-60
  6.1 立法角度  51-52
    6.1.1 明确法律地位  51-52
    6.1.2 设定准入制度  52
  6.2 监管角度  52-55
    6.2.1 制定运作行为标准  53
    6.2.2 净化私募基金市场  53-54
    6.2.3 重点解决信息披露  54
    6.2.4 支持私募基金发展  54-55
  6.3 市场建设角度  55-57
    6.3.1 解决公、私合营,防止公募化倾向  55-56
    6.3.2 引入做空机制,推出更多投资品种  56
    6.3.3 推进市场开放,引进国外机构投资者  56-57
    6.3.4 加快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57
    6.3.5 促进私募基金融入国际市场  57
  6.4 自我发展角度  57-60
    6.4.1 加强业务创新能力  58
    6.4.2 加强自我约束能力  58
    6.4.3 改善自身治理结构  58-60
7 总结  60-61
参考文献  61-63
致谢  63-64

相似论文

  1.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2. 私募基金的最优投资规模,O224
  3. Miccoli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653
  4. 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分析,H319
  5. 汉英报刊体育新闻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对比,H315
  6. 城乡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结构的比较研究,G633.41
  7. 俄汉语颜色形容词固定词组对比研究,H136
  8. 基于语料库对TAKE用法的比较研究,H319
  9.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I207.42
  10. 高考数学卷特点的对比分析,G633.6
  11. 汉英饮食动词对比研究,H314
  12.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唐诗《送友人》及其英译对比分析,I046
  13. 英汉新闻评论中元话语使用之对比分析,H136
  14. 中日同形词对比及其对日汉语教学,H36
  15. 我国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探究,F832.51
  16. 消费者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研究,F224
  17.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对比分析,S48
  18. 泰顺县基本农田划定及分析,F301.21
  19.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学习者书面语中心理使役动词使用研究,H319
  20. 新媒体艺术在戏剧舞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813
  21. JMY私募基金公司运作模式研究,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