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参芪复方改善GK大鼠大血管内皮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林莉
导 师: 谢春光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参芪复方 GK大鼠 糖尿病 内皮损伤 实验研究 中医药治疗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以参芪复方为代表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自发性T2DM动物模型GK大鼠(Goto-Kakizaki wister rates)致大血管病变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改善糖尿病大鼠大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5只雄性GK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四组:GK对照组、模型组、西药阿托伐他汀组、中药参芪复方组,另设2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正常对照组,共五组动物。模型、西药、中药组每日给予含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的饮水,除正常对照组普饲外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低度血管炎症模型。造模同时开始治疗,五周后测空腹血糖并处死动物,统一取空腹血标本和主动脉标本,通过病理形态学、生物化学、免疫组化等测量方法,对照观察各组药物对GK大鼠一般形态、血糖、血脂、血清CRP、AngⅡ、TNF-α、和胸主动脉VCAM-1mRNA表达及腹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造模组大鼠上述指标存在明显异常。参芪复方组能改善其一般状态、糖代谢、脂代谢;能减轻大血管组织形态学的改变;降低血清CRP、TNF-α、AngⅡ水平、及血管内皮VCAM-1mRNA的表达。结论: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内皮功能障碍是其初始阶段,CRP、TNF-α、ANGⅡ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被认为在在整个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参芪复方能通过多环节、多途径的调节作用,保护大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大血管病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中英文缩略词表  8-10
引言  10-14
实验研究  14-29
  1.材料  14-15
    1.1 实验动物  14
    1.2 实验药物  14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15
    1.4 主要材料与试剂  15
  2.方法  15-17
    2.1 动物的选择与喂养  15-16
    2.2 糖尿病血管炎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16
    2.3 治疗  16-17
  3.标本采集与处理  17
  4.病理染色  17
  5.指标检测  17-22
    5.1 一般指标  18
    5.2 血糖的检测  18
    5.3 生化指标检测  18
    5.4 血清CRP的测定  18
    5.5 血清AngⅡ、TNF-α的检测  18-19
    5.6 胸主动脉VCAM-1mRNA的表达  19-22
      5.6.1 实验准备  19
      5.6.2 细胞总RNA提取  19
      5.6.3 RNA质量鉴定  19-20
      5.6.4 cDNA链合成  20
      5.6.5 定量PCR检测  20-22
  6.统计方法  22
  7.结果分析  22-27
    7.1 一般情况的观察  22-23
    7.2 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  23-24
    7.3 各组大鼠血糖的变化  24
    7.4 各组大鼠血清TC、TG水平的变化  24-25
    7.5 各组大鼠血清CRP的变化  25
    7.6 各组大鼠血清AngⅡ、TNF-α水平的变化  25-26
    7.7 对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VCAM-1mRNA表达的影响  26-27
    7.8 对腹主动脉组织切片HE染色的观察  27
  8.小结  27-29
讨论  29-48
  1.动物模型评价  29-31
    1.1 T2DM动物模型的选择  29-30
    1.2 阳性对照药的确定  30-31
  2.祖国医学对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31-35
    2.1 对DM大血管病变病因的认识  31-32
    2.2 DM大血管病变的中医病机特点  32-35
      2.2.1 气阴两伤、燥热内生是DM大血管病变的发病关键  33
      2.2.2 瘀毒互结,阻滞血脉是DM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病机  33-34
      2.2.3 DM大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与辨证论治  34-35
  3.参芪复方的立法及组方原理  35-36
  4.参芪复方单味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36-38
  5.现代医学对DM大血管病变的认识  38-42
    5.1 DM大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  39
    5.2 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机制  39-42
  6.参芪复方改善GK大鼠大血管病变的机制探讨  42-48
    6.1 改善高血糖、高血脂状态  42-43
    6.2 降低血清CRP  43
    6.3 降低血清TNF-α  43-45
    6.4 降低血清AngⅡ  45-46
    6.5 降低主动脉VCAM-1mRNA表达  46-48
结语  48-49
问题和展望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7
综述 中西医对改善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现状  57-71
  1.现代医学对治疗VEC损伤的研究进展  57-62
    1.1 降血脂药  57-59
      1.1.1 他汀类药物  58
      1.1.2 纤维酸衍生物  58
      1.1.3 烟酸  58-59
    1.2 抗氧化剂  59-60
      1.2.1 维生素A  59
      1.2.2 维生素C  59-60
      1.2.3 维生素E  60
    1.3 降血压药物  60-62
      1.3.1 利尿剂  60
      1.3.2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60-61
      1.3.3 钙通道阻滞剂  61
      1.3.4 RAS阻滞剂  61-62
    1.4 抗血小板药物  62
  2.中医药对血管VEC损伤的研究进展  62-65
    2.1 改善胰岛素抵抗  63
    2.2 降脂作用  63-64
    2.3 抗氧化作用  64-65
    2.4 抗炎与改善内皮黏附状态  65
  3.结语  65-67
  参考文献  67-71
附图  71-72
附件一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72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3.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4.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验研究,G633.96
  5. 烤烟叶片物理性能参数测定技术与设备试验研究,S572
  6. 刘燕池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R249
  7.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心脏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R259
  8.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9.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10.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11. p38MAPK抑制剂CBS3830对糖尿病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587.1
  12. DPP-IV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R914
  13. 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14.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15.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16.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17.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R587.1
  18. 每日一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R587.1
  19. 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R587.1
  20.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21. β-酷啡肽-5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