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进攻性交流在中国

作 者: 赵凤鸣
导 师: 赵建国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进攻性交流 和谐社会 文化
分类号: D8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美国安德鲁.S.兰瑟和他的导师多米尼克.A.因范特等提出了进攻性交流的定义。即:如果一种人际之间的行为对对方身体或象征性地施加压力,则这个行为可被考虑为进攻性交流,这个力量最低限度可以控制或破坏攻击目标,最高限度可以击败或毁坏攻击目标。在人际之间交流中,这种袭击的目标可能是个人身体、物质财产、自我概念等。进攻性交流具有双重特征,即进攻性交流可能是建设性的、有益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无益的,其中,自信和辩论是建设性的进攻性交流,敌意和言语攻击是破坏性的进攻性交流。虽然中国大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攻性交流的系统研究,但进攻性交流的理念和实践存在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之中。在古代,我们中国人就很讲究进攻性交流的策略和技巧,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同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和为贵”、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等体现了中国人在交流时不善于主动出击。到了现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与世界接轨,就要采用建设性的进攻性交流方法,主动地向世界展示自我,发出我们的声音,表达我们的观点。同时,在社会生活的各种传播环境中,利用进攻性交流的理论,可以改善我们传播交流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课堂中老师用辩论作为与学生交流的方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华人的性格特点和进攻性交流研究的理论成果,我们应当积极倡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进攻性交流理念如互相体谅和关爱他人、善于表达自己、抵制语言暴力等来指导我们的传播行为。当矛盾冲突发生时,鼓励采用正确的语言进攻技巧,来更好地化解矛盾,避免冲突,构建和谐社会。进攻性交流在不同文化间的研究和探索,对加强全球化环境下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沟通乃至建立和谐世界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0
一、绪论  10-15
  (一) 选题缘起  10
  (二) 选题意义  10-11
  (三) 创新之处  11
  (四) 文献综述  11-13
    1. 国外的研究  11-13
    2. 国内的研究  13
  (五) 研究方法  13-15
二、进攻性交流的提出和发展  15-22
  (一) 进攻性交流理论的起源  15-16
  (二) 进攻性交流的概念  16-18
  (三) 进攻性交流的特点  18-22
    1. 建设性进攻性交流的特点  18-20
    2. 破坏性进攻性交流的特点  20-21
    3. 进攻性交流的特点图示  21-22
三、进攻性交流在中国古代与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脉络  22-40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攻性交流  22-29
    1. 中国古代进攻性交流的策略和技巧  22-25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对进攻性交流的两种态度  25-27
    3. 进攻性交流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武学理论中的体现  27-29
  (二) 进攻性交流在中国现代社会的新进展  29-40
    1. 中国近代以来几次重大历史进程对进攻性交流的影响  29-30
    2. 现代中国人的进攻性交流、传播  30-34
    3. 现代中国人进攻性商战策略  34-35
    4. 辩论和言语攻击在中国学校教学中的运用  35-39
    5.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对中国人提出新要求  39-40
四、华人的性格特点与进攻性交流  40-52
  (一) 中美两种文化在有关进攻性交流方面的比较  41-47
    1. 中国人的内敛、保守与美国人的张扬、外向  41-45
    2. 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对进攻性交流的影响  45-47
  (二) 华人的性格特点与交流效果  47-50
    1. 减少言语攻击,增强交流效果  48-49
    2. 和谐社会与进攻性交流的改善  49-50
  (三)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进攻性交流理论指导传播行为  50-52
结语  52-53
注释  53-55
参考文献  55-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4.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5.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6.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7.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8.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9.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0.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1.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2.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3.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4.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5.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6.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7.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8.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19.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20.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21.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视婚恋节目探析,G22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