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

作 者: 孙洁
导 师: 张武举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紧急避险 法律性质 法益衡量 期待可能性
分类号: D9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9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紧急状态”或“救护急难的行为”,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害,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既然紧急避险是一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以保全自己或他人,国家或公共利益的行为,那么紧急避险为什么在刑法上不被认为是犯罪,不给予刑罚处罚呢?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何在呢?本文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论文首先进行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的界定。在国内外,有学者使用“紧急避险正当性依据”这个表述,有学者用“紧急避险的不处罚依据”这个表述,笔者认为,这些表述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提出使用“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这个表述,并简要的阐明了理由。接着,文章对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的各种学说进行评述。关于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问题,大陆法系主要存在“排除违法性说”与“排除责任说”及“两分说”三种观点,其争议在于紧急避险是因为立法者基于人情的考虑,认为避险人缺乏做出合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而被免责,还是基于法益的衡量,认为紧急避险行为对于整个法秩序有益而将其合法化。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学者在考虑紧急避险性质这一问题,所产生的分歧与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而在我国,紧急避险之所以不是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且不受刑事处罚,早已成为不争之论。但对于紧急避险行为究竟是对社会有利、办法律所鼓励的权利行为,还是对社会有害、为法律所放任的行为等问题,则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在对上述学说介绍评析的基础上,笔者决定以各学说之不足之处为切入点,通过对紧急避险制度制定目的及其依赖的社会基础、人性基础的探究,对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做出阐释。笔者认为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根据不同的情况而被分为两种:合法的紧急避险与免责的紧急避险。本文着重对作为主流观点的“法益衡量说”进行质疑,否定该说所认为的紧急避险中所存在的“冲突关系”,而将紧急避险定义为一种“依赖关系”,为紧急避险的合法性寻找新的依据,再者,吸收“期待可能性说”的合理因素,对涉及生命等具有特殊价值的利益时,紧急避险作为一种免责行为进行了论述,从而提出了新的“两分法”,同时对我国的立法也提出了建议。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论私力救济,D923.1
  2. 住宅小区停车位法律问题研究,D923.2
  3. 共犯人窝藏、包庇法律适用分析,D924.3
  4.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922.5
  5. 论水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制度构造,D922.66
  6. 安全保障义务探讨,D923
  7. 论我国彩礼制度的完善,D923.9
  8. 醉驾型犯罪的定性探讨,D924.3
  9. 军事采购合同法律性质研究,D922.2
  10. 论当代中国彩礼的法律性质,D923.9
  11. 广告代言行为的法律规制,F713.8
  12. 西安市环境规划的法律问题研究,X321
  13.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探究,D922.16
  14.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法律研究,D923
  15. 请求权实现的自助行为研究,D913
  16. 贸易结算中信用证软条款问题及对策,F740.4
  17. 扑救森林火灾紧急避险研究,S762
  18. 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922.284
  19. 被害人承诺若干问题研究,D914
  20. 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D923
  21. MTV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923.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