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牡荆油药典标准修订和基于光谱的STR基因分型专家系统研究

作 者: 鲁辉
导 师: 谢洪平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药物分析学
关键词: 牡荆油 中国药典 质量标准修订 光谱 短串联重复序列 专家系统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质量标准基础上对牡荆油的药典标准进行了修订;其次,基于光谱结合主判别变量(PDV)算法对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分型的专家系统进行了研究,以达到简单、快速、低成本的检测目的。对于牡荆油药典标准的修订,本文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规定收集了不同产地、不同采收季节的牡荆叶并通过建立的相对标准的牡荆油提取方案对其进行了实验室的牡荆油提取,同时也购买了不同生产厂家、不同批次的牡荆油样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增加了牡荆油的薄层鉴别方法、重金属限量检查和GC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薄层鉴别实验中展开剂、显色剂和点样浓度的考察建立了牡荆油的薄层鉴别方法,之后通过相关的方法学考察和对所有批次的牡荆油样品检测表明,该法的专属性较强,稳定性及重现性均较好且操作简单,可以作为牡荆油的鉴别方法。依据牡荆油的特点和相关挥发油重金属限量检测方法,选择药典附录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第二法对不同批次的牡荆油样品进行测定,并确定了合格牡荆油中重金属的限量不超过百万分之十。采用GC对不同批次的牡荆油样品进行检测并结合GC-MS研究确立了牡荆油含量测定的指标成分,即:β-丁香烯。对不同来源牡荆油进行测定,并进行方法学和普适性研究,建立了β-丁香烯含量测定的药典方法,获得了不同来源牡荆油中β-丁香烯的含量分布范围为25.44%~ 69.87%,同时建议合格牡荆油样品中β-丁香烯含量不少于20.0%的标准。该方法准确度高、分析时间短、重现性及耐用性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作为药典中牡荆油的含量测定方法。对于基于光谱的STR基因分型专家系统研究,本文选择法医学常用的D16S539基因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近红外光谱和主判别变量算法建立了总串数差异较小的两个基因型的PDV模型,之后按照总核心重复序列数的差异建立了六个不同基因型的专家系统,结果发现它们均可以得到正确地判别,预测准确率为100%。为了使STR的基因分型更具通用性,本文选择使用紫外光谱(UVS)结合PDV的分型方法。以基因型总串数相差为中等差异程度以及总串数完全相同的两种情况进行了方法学研究,首先,选择D16S539基因座的两个总串数差异为4的基因型,结果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差异能够用UVS对其正确判别,其判别率为100%;对于总串数完全相同的2个基因型,基于上述方法也能够进行正确判别,由此证明此方法能够适用于不同差异程度的基因型分型。最后,以该基因座的六个不同差异程度的基因型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它们的总核心重复序列数的差异来构建其基因分型专家系统,分型结果发现,六个基因型可以得到正确地检测,预测集样本均得到正确判别,没有误判,这为建立其他基因座的分型专家系统提供了可行性。本文对牡荆油的药典标准进行了修订,提高了质量控制标准,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修订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牡荆油及其制剂的临床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建立了基于光谱的STR基因分型专家系统,实现了STR检测的简单、快速和低成本。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21
  1 《中国药典》2010年版牡荆油质量标准修订与提高  10-14
  2 多元光谱-主判别变量算法对 STR 基因分型专家系统研究  14-20
  3 本文研究内容与目标  20-21
第一部分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牡荆油质量标准修订与提高  21-59
  第一章 牡荆油提取工艺与样本合格性考察  22-28
    1 实验  23
    2 结果与讨论  23-27
    3 结论  27-28
  第二章 牡荆油薄层鉴别与重金属限量研究  28-39
    第一节 牡荆油薄层鉴别研究  28-37
      1 实验  28-29
      2 结果与讨论  29-36
      3 结论  36-37
    第二节 牡荆油重金属限量研究  37-39
      1 仪器与试药  37
      2 结果与讨论  37-38
      3 结论  38-39
  第三章 牡荆油GC 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39-59
    1 实验  39-40
    2 结果与讨论  40-57
    3 结论  57-59
第二部分 多元光谱-主判别变量算法对STR 基因分型专家系统研究  59-84
  第四章 近红外光谱-主判别变量对 D16S539 基因座基 因分型专家系统研究  60-72
    1 理论  60-62
    2 实验  62-63
    3 结果与讨论  63-71
    4 结论  71-72
  第五章 紫外光谱-主判别变量对 D16S539 基因座基因 分型方法学研究  72-79
    1 实验  72
    2 结果与讨论  72-78
    3 结论  78-79
  第六章 紫外光谱-主判别变量对 D16S539 基因座基因 分型专家系统研究  79-84
    1 建模样本的构建  79
    2 基于 UVS-PDV 的 STR 基因分型专家系统构建  79-83
    3 结论  83-84
结论与展望  84-86
参考文献  86-9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3-94
致谢  94-95

相似论文

  1.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2.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3. 高光谱图像空—谱协同超分辨处理研究,TN911.73
  4. 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研究,TP751
  5.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6. 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专家系统开发,S41-30
  7. 非水体系中甲基吡啶电氧化行为的电化学和拉曼光谱研究,O626.321
  8. 高光谱图像技术诊断黄瓜病害方法的研究,S436.421
  9. 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液生化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与DNA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关联,R563.9
  10. 红外光谱法对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性质的研究,O647.2
  11. 基于SE300的车削专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TP182
  12. 基于因子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风机状态诊断研究,F426.61
  13. 层层组装法制备SERS基底及应用于有机小分子检测的研究,O657.3
  14. 转炉炼钢终点指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TF345
  15. 鲤鱼雌激素受体的分离纯化及其与邻苯二甲酸酯的相互作用研究,S917.4
  16. 金华火腿品质检测技术与分级方法研究,TS251.7
  17. 液晶可调谐滤波器光谱透过率测试系统研究,TN713
  18. 船舶柴油机运行状态监测和诊断系统的开发,U664.121
  19. 金、银、铜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TB383.1
  20. 基于DSP+FPGA的近红外检测仪关键技术研究,TN791
  21. 电力机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与设计,U269.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