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茶树黑刺粉虱发生动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 者: 韩敏
导 师: 陈学好;杜予州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茶学
关键词: 黑刺粉虱 种群动态 化学防治 mtDNA-COI SCAR
分类号: S435.7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隶属同翅目、粉虱科、黑刺粉虱属,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为此,我们对江苏扬州茶园的黑刺粉虱发生动态和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为该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采自国内不同地区茶树黑刺粉虱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9年5月至10月,对扬州地区2个茶园的黑刺粉虱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1)黑刺粉虱在茶树上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下层分布最多,其次为中层,上层则分布最少,中下层的虫量占整个茶树总虫量的90%左右;(2)黑刺粉虱在扬州地区一年发生4代。卵在5月上中旬达到发生高峰,6月下旬出现第二个高峰,在7月末至8月上中旬又形成一个小高峰。一龄若虫在5月中下旬发生量达到最高峰,6月末至7月初出现一个小高峰,8月中下旬再次出现一个小高峰。二龄若虫仅在6月上旬出现一个明显高峰期。三龄若虫和伪蛹发生没有明显的高峰期;(3)黑刺粉虱在小叶品种茶树上的发生量大于大叶品种上的发生量;黑刺粉虱虽然在这2个茶树品种上的发生量虽然存在差异,但其发生规律基本一致。2、5种药剂对黑刺粉虱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农地乐对成虫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6.50%和92.30%,而高效氯氰菊酯防效最低,防效仅有73.08%;阿维菌素和噻嗪酮对黑刺粉虱的一龄若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天防效分别达93.63%和95.52%,而对高龄若虫、伪蛹和卵防效较差;其它3种农药对黑刺粉虱的卵、若虫和伪蛹的防效均较低。3、对全国22个黑刺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刺粉虱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较小,遗传相似性较高,除重庆永川和四川广安的遗传距离较大,达0.08外,其它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都在0.01以下。从mtDNA-COI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看,黑刺粉虱不同地理种群之间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相关性。4、利用黑刺粉虱的SCAR特异序列对22个不同地理种群黑刺粉虱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SCAR特异序列间的遗传距离图中可看出,黑刺粉虱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都在0.01以下,遗传差异很小;从系统发育树看,黑刺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间亲缘关系也与分布的地域有关。5、基于mtDNA-COI基因和SCAR特异序列的黑翅粉虱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mtDNA-COI基因和SCAR特异序列不太适合用于黑翅粉虱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符号说明 11-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30 1 黑刺粉虱的研究概况 12-20 1.1 黑刺粉虱的分布与寄主 12 1.2 黑刺粉虱的为害 12-13 1.3 形态特征 13-14 1.4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14-16 1.5 黑翅粉虱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6 1.6 黑刺粉虱的预测预报技术 16-17 1.7 黑刺粉虱无公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17-20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20-28 2.1 染色体多样性 21 2.2 蛋白质多样性 21-22 2.3 DNA 多样性 22-28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粉虱科昆虫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28-29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9-30 第二章 扬州地区茶园黑刺粉虱发生动态及药剂防治试验 30-38 1 材料与方法 30-31 1.1 发生动态调查方法 30 1.2 药效防治试验 30-31 2 结果与分析 31-38 2.1 黑刺粉虱的种群动态 31-33 2.2 黑刺粉虱的药剂防治试验 33-35 2.3 小结与讨论 35-38 第三章 基于mtDNA 的黑刺粉虱遗传多样性研究 38-56 1 材料与方法 38-42 1.1 实验材料 38-40 1.2 实验方法 40-42 2 结果与分析 42-54 2.1 PCR 扩增产物检测 42-43 2.2 PCR 产物测序 43 2.3 黑刺粉虱mtDNA-COⅠ基因序列分析 43-47 2.4 遗传密码和密码子的使用 47-50 2.5 黑刺粉虱不同地理种群mtDNA-COⅠ基因序列的遗传差异分析 50 2.6 基于mtDNA-COI 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50-54 3 小结与讨论 54-56 第四章 基于 SCAR 特异序列的黑刺粉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56-69 1 材料与方法 56-62 1.1 材料 56-58 1.2 方法 58-62 2 结果与分析 62-67 2.1 PCR 扩增产物检测 62 2.2 PCR 扩增产物的克隆 62 2.3 PCR 扩增产物的验证 62 2.4 克隆产物地测序 62-63 2.5 基于SCAR 特异序列的组分分析 63 2.6 遗传差异分析 63-65 2.7 基于SCAR 特异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65-67 3 小结与讨论 67-69 结论 69-7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70-76 致谢 76
|
相似论文
-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鉴定及其化学防治研究,S435.121
- 济南地区山楂叶螨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S436.611
- 半夏主要病害及其对寄主保护酶活性影响,S435.672
- 滴灌棉田荷麻种群动态及诱集棉铃虫效果研究,S451
- 甘肃省天水市麦蚜发生规律及小麦种植模式对其种群数量的影响,S435.122.2
- 小麦条锈菌流行生理小种RAPD标记分析及CYR33SCAR标记的建立,S435.121
- 湖北石首麋鹿生境选择及种群动态,Q958
- 银杏GAP采叶园害虫及天敌种群与群落特征和茶黄蓟马防治技术研究,S763.7
-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S664.1
- 樱花叶片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S436.8
- 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病原及田间防治研究,S436.33
- 燕麦蚜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和抗蚜性研究,S435.126
- 螺旋粉虱种群动态及其对节肢动物群落影响,S433
- 野生太行山猕猴的种群生态和社会结构,Q958
- 甘蓝枯萎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Q943.2
- 云南紫胶虫(Kerria yunnanensis)与粗纹举腹蚁(Crematogaster macaoensis)之间的互利关系,S899.2
- 落叶松结构化种群动态模拟,S791.22
- 秦岭箭竹种群无性繁殖及生存策略研究,S795
- 酸浆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S436.419
- 大白菜核不育基因分子标记研究,S634.1
- 广西兴安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S435.1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经济作物病虫害 > 饮料作物病虫害 > 茶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