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两个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条锈性遗传研究

作 者: 马东方
导 师: 井金学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小麦一簇毛麦易位系 条锈病 遗传分析 SSR RGAP 分子作图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由条形柄锈菌引起的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的病害之一。利用抗条锈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菌最有效、最经济、简单易行、对环境安全的措施,但一个抗病良种推广后总逃不脱抗病基因的失效抗病性丧失的结局。因此,寻找以及利用高质量的抗源成为解决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丧失的关键。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小麦一簇毛麦易位系的抗条锈性及其抗条锈性遗传规律,并对V3的抗条锈病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取得以下结果:1.V3对Sun11-11的抗条锈病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该基因进行了SSR分子标记:从18对SSR引物中获得了七个位于1B与抗病基因YrV3(暂时命名)连锁的分子标记gwm403, barc81, barc188, gwm124, cfa2147, wmc830和wmc719,它们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3.8cM、11.4 cM、10.2 cM、5.1 cM、7.1 cM、13.1 cM和16.3cM;另外利用RGA标记法结合缺四体定位法将YrV3定位于小麦1B染色体上,并找到了两个与之连锁的RGA标记YrV3-RG1和YrV3-RG2,它们与YrV3遗传距离分别为6.9 cM和11.6 cM。2.采用我国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CYR29、CYR30、CYR31、CYR32、CYR33、Sun11-4和Sun11-11对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19进行抗锈性评价和遗传分析。抗锈性评价结果表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19对目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对V19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V19对CYR29、Su11-11的抗病性是由一显一隐两对基因重叠控制的:对CYR30、Su11-4的抗病性是由两对显性基因独立控制的;对CYR31、CYR33的抗病性是由两对显性基因互补作用控制的;对CYR32的抗病性是由一对显性细胞核基因控制的,其成株抗病性由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本研究揭示了所研究小麦品种的抗条锈性遗传规律,获得了抗病基因YrV3分子标记,为科学利用V19进行抗条锈病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3.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4. 黄瓜渐渗系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S436.421
  5.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6. 苏麦3号矮秆密穗突变体NAUH164的遗传分析及突变座位的分子标记定位,S512.1
  7.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8.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9. 栽培花生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研究,S565.2
  10. 一个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和基因定位,S511
  11. 一个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S511
  12. 黄瓜单性结实相关基因的分离、表达及SSR标记分析,S642.2
  13. 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梨、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661.2
  14. 桃豫农矮砧1号离体快繁体系的研究和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S662.1
  15. 我国11株H5N2亚型AIV的基因特征及对禽的致病性研究,S852.65
  16. 大豆栽培品种群体粒形性状及百粒重的关联分析,S565.1
  17. 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S511.22
  18. 大豆栽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S565.1
  19.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和百粒重等七个农艺性状的QTL定位,S565.1
  20.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分析,S565.1
  21. 大豆青秸秆蛋白质、木质素含量的遗传与QTL定位研究,S81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