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王开盛
导 师: 杜跃平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效果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法 结构方程模型
分类号: F29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资源型城市长期供应着煤炭、石油、钢材及有色金属等战略性资源。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资源型城市一些长期积累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资源型城市改变传统发展方式,积极实现产业转型已引起了政府、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差异较大,成功案例较少,究竟哪些因素制约着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这一问题引起了本文深深的思考。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本文首先进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本概念研究与基础理论分析,其次开展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研究,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最后开展了提高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对策研究。本文包含了以下主要研究内容:1.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国外文献部分回顾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历程,归纳总结了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影响因素和转型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部分则重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历史与现状,并对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和转型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差异,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理论梳理部分首先对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2.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研究。本部分主要开展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研究。首先,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转型效果的评价基准;其次,对我国部分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分别进行了单指标评价和基于PCA方法的综合评价;最后,对本文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研究结论。3.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本部分内容旨在揭示影响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一般因素。首先,对影响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可能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其次,对本部分主要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该方法对本研究的适用性;再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启示。4.提高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的对策研究。本部分从产业选择、资金积累与使用、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投资、生态补充以及对外经济合作等若干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创新性地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典型城市数据形成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基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揭示了一些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前沿性、综合性、应用性,期望对后来具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3
第一章 绪论  13-2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17
    1.1.1 研究背景  13-15
    1.1.2 研究意义  15-17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7-19
    1.2.1 研究内容  17-18
    1.2.2 研究方法  18-19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9-21
    1.3.1 研究思路  19-20
    1.3.2 研究框架  20-21
  1.4 创新点  21-2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3-41
  2.1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研究文献综述  23-30
    2.1.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一般历程  23-25
    2.1.2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相关研究  25-26
    2.1.3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26-28
    2.1.4 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  28-30
  2.2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研究文献综述  30-39
    2.2.1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历史与现状评述  30-35
    2.2.2 国内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文献综述  35-36
    2.2.3 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36-39
  2.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研究述评  39-41
    2.3.1 国内外研究对比  39-40
    2.3.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40-41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41-50
  3.1 相关概念  41-43
    3.1.1 资源产业  41-42
    3.1.2 资源型城市  42-43
    3.1.3 资源枯竭型城市  43
  3.2 理论基础  43-50
    3.2.1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43-45
    3.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45-47
    3.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47-49
    3.2.4 产业结构优化基准理论  49-50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评价  50-83
  4.1 转型效果评价理论依据与评价基准  50-58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50-52
    4.1.2 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52-53
    4.1.3 评价指标计算取值方法  53-56
    4.1.4 转型效果的评价基准  56-58
  4.2 研究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8-61
    4.2.1 研究样本选择  58-60
    4.2.2 数据来源  60-61
  4.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单指标评价分析  61-72
    4.3.1 基于评价基准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动态性分析  61-65
    4.3.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规模分析  65-66
    4.3.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经济绩效分析  66-67
    4.3.4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67-69
    4.3.5 我国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分析  69-72
  4.4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综合评价分析  72-83
    4.4.1 评价方法  72-74
    4.4.2 评价过程  74-78
    4.4.3 综合评价结果  78-83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83-101
  5.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前提假设  83-87
    5.1.1 资源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的影响  83-84
    5.1.2 资本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的影响  84
    5.1.3 人力资本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的影响  84-85
    5.1.4 科技创新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的影响  85-86
    5.1.5 经济外向度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  86
    5.1.6 其他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影响  86-87
  5.2 研究方法  87-89
    5.2.1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87-88
    5.2.2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基本原理  88-89
  5.3 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89-94
    5.3.1 整体模型设定  89-90
    5.3.2 变量说明  90-91
    5.3.3 数据来源  91-94
  5.4 实证分析  94-97
    5.4.1 测量模型的KMO检验与Bartlett检验  94
    5.4.2 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分析  94
    5.4.3 路径系数估计与检验  94-97
  5.5 研究结论  97-101
第六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提升对策  101-121
  6.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框架  101-102
  6.2 扶持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102-104
    6.2.1 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  102
    6.2.2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102-103
    6.2.3 加快发展服务业  103-104
  6.3 提高资本分配、积累和利用效率  104-111
    6.3.1 建立资源收益分享机制  104-107
    6.3.2 建立资源开发收益再投入制度  107-109
    6.3.3 建立资源基金  109-110
    6.3.4 加强资金支持体系的建设  110-111
  6.4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11-114
    6.4.1 强化政府组织领导作用  111-112
    6.4.2 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  112
    6.4.3 完善创新服务中介体系  112-113
    6.4.4 推动多学科之间的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  113-114
    6.4.5 创新产业组织形式  114
  6.5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114-116
    6.5.1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的投入  114-115
    6.5.2 改善人才环境  115
    6.5.3 完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  115-116
  6.6 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116-118
    6.6.1 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法律法规  116-117
    6.6.2 提高资源补偿费标准  117
    6.6.3 构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税费体系  117-118
  6.7 强化对外经济合作  118-121
    6.7.1 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  118-119
    6.7.2 园区化承接产业转移  119
    6.7.3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  119-121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21-127
  7.1 结论与创新点  121-124
    7.1.1 主要结论  121-123
    7.1.2 主要创新点  123-124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124-127
    7.2.1 不足之处  124-125
    7.2.2 研究展望  125-127
参考文献  127-141
附录  141-15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51-153
致谢  153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3. 基于SEM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G522.3
  4.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5.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6.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7.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8.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9.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10.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11.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2.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3.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4. 基于LISREL的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价研究,G643
  15.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6.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7.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8.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9.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20.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21.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