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电极选择性的新型NOx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作 者: 覃剑
导 师: 肖建中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NOx传感器 混合电势型 双敏感电极 经验公式 工作温度 电化学阻抗谱
分类号: TP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由于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中的NOx气体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各国的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NOx传感器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然而,由于电势型NOx传感器对NO和NO2的响应电势相反,使得NOx传感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及稳定性成为一个难题。为了简化平板式NOx传感器的结构,本文提出了双敏感电极这一概念。采用Cr2O3、LSFNiO、NiO、LSFMnO、LSFCO、LSNiO等材料作为NOx传感器的敏感电极,研究了其烧结制备工艺、响应特性与工作温度的关系。制备了Cr2O3-LSFNiO、NiO-LSFMnO、LSFCO-LSNiO等三种双敏感电极NOx传感器,研究了NO/NO2浓度比对敏感电极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敏感电极烧结制备工艺发现: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敏感电极挥发量越来越大。1100℃下敏感电极几乎未产生烧结;1300℃及以上,烧结产生微裂纹、颗粒“板结”等缺陷,导致三相界面面积减少。LSFCO在1300℃及以上烧结时,与YSZ反应生成La0.5Zr0.5O1.75、(La0.1Zr0.9)O1.95等新物相,且特征峰位略向左偏移。敏感电极响应特性与工作温度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敏感电极电势先增大后减小。Cr2O3,NiO,LSFCO,LSNiO敏感电极在550℃达到最大;LSFNiO和LSFMnO敏感电极则在600℃达到最大。LSFNiO电极600℃下的敏感性最好,其余的敏感电极则在550℃下的敏感性最好。温度升高,敏感电极对NOx分子的吸附能力减弱,其恢复速率增大,响应速率变化不大。所制备的敏感电极电势与NO和NO2的浓度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N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N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获得了电极电势关于NOx浓度的经验公式。同一大类材料中,电势型NOx传感器的NO敏感性与NO2敏感性不可兼得,具有此消彼长的规律。对电极阻抗谱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YSZ和敏感电极的体电阻以及二者的界面电阻均逐渐减小。随着NO2浓度的增加,吸附在敏感电极表面的NO2气体的量也逐渐增大,更多的NO2参与电化学反应,加速了YSZ/敏感电极界面电荷传递的速率,导致敏感电极/YSZ界面电阻减小。拟合结果表明,界面电阻随着NO2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1 绪论  10-34
  1.1 前言  10-12
  1.2 NOx 传感器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12-22
  1.3 NOx 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因素  22-32
  1.4 研究方案  32-34
2 敏感电极制备工艺的研究  34-44
  2.1 引言  34
  2.2 样品的制备  34-36
  2.3 实验结果  36-41
  2.4 讨论  41-42
  2.5 本章小结  42-44
3 工作温度对敏感电极响应特性的影响  44-53
  3.1 前言  44
  3.2 敏感性测试实验  44-45
  3.3 实验结果  45-49
  3.4 讨论  49-52
  3.5 本章小结  52-53
4 NO/NO_2浓度比对NOx传感器响应特性的影响  53-68
  4.1 前言  53
  4.2 传感器制备与测试  53-54
  4.3 实验结果  54-63
  4.4 讨论  63-66
  4.5 本章小结  66-68
5 全文总结  68-70
  5.1 主要结论  68-69
  5.2 实验中的不足以及下一步工作  69-70
致谢  70-71
参考文献  71-75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5

相似论文

  1. CopC、BSA与Cu(Ⅱ)、Cu(Ⅰ)、Cd(Ⅱ)、Ag(Ⅰ)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O646
  2. La2(Mo1-xVx)2O9-a的制备、导电性及应用,TM911.4
  3. 区域海水声速异常模型初步研究,P733.2
  4. 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的制备、性能及电导率研究,TM24
  5. 铜/低密度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骨架演变及辐射调控研究,TB383.1
  6. 宁波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规律研究,U455.43
  7. 带肋圆管截面钢桥墩的力学性能研究,U441
  8. 封孔处理纳米TiN涂层性能组织的研究,TG174.44
  9. 玻璃纤维土的变形及强度特性试验研究,TU521.3
  10. 过渡元素负离子与氩气碰撞过程实验研究,O561.5
  11. 电子器件中铜及ITO薄膜电极的腐蚀行为研究,O484
  12. Ti_3AlC_2及Nb_4AlC_3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TG171
  13. 纳米SiO_2改性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研究,TB383.1
  14. 超低功耗125KHz信号接收器的研究和设计,TN851
  15.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实时腐蚀防护的研究,TG174.41
  16. 粗颗粒固液两相管流的数值模拟,TD424
  17. 低温环境对全反射棱镜式激光陀螺输出性能的影响研究,TN966
  18. 基于复合光阳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TM914.4
  19. 槽式太阳能集热与燃煤热发电的高效集成模式研究,TK51
  20. 行人交通疏散模型研究,U491
  21. 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GFR经验公式的比较,R69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 自动化元件、部件 >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