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专项法规的可能性研究
作 者: 赵瑞
导 师: 斯震
学 校: 浙江农林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乡村文化景观遗产 保护 专项法规 可能性
分类号: D922.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发展历史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直至今天,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貌特征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各民族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乡村所在的区域逐渐形成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分类标准,乡村文化景观属于有机进化之持续性景观,这说明乡村文化景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景观遗产类型,但是如今这一宝贵的遗产类型却陷入了保护和继承的困境。本文首先对于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其次分析了我国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七个独特性;第三,针对我国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现状,从整体聚落、建筑、农田、植物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保护情况对浙江省的七个古村落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古村落保护中面临的不良状况;第四,分析我国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目前遵循的相关法规,对其中涉及到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条例进行探讨,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我国构建传统乡村景观遗产保护专项法规的可能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关于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法规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乡村文化景观遗产包含着乡村孕育和生长的全部信息,通过文化景观的表达,显现着乡村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的过程。但是目前我国支持传统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法规条款零散出现在其他部门的法规条款中,乡村文化景观由于缺少专项保护条例而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专项法规是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规范和依据,也是乡村文化景观遗产得以科学有效保护的法律保障。我们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维持乡村的传统村落的和谐发展,以更好的保护我国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遗产。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10 1 绪论 10-20 1.1 问题的缘起 10-1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5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1-13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15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6 1.3.1 研究目的 15-16 1.3.2 研究意义 16 1.3.2.1 理论意义 16 1.3.2.2 现实意义 16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6-17 1.5 研究方法 17 1.5.1 文献查阅 17 1.5.2 实地调查 17 1.5.3 理论分析 17 1.5.4 归纳总结 17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9 1.6.1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 17-18 1.6.2 技术路线 18-19 1.6.3 本文的研究对象 19 1.7 小结 19-20 2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20-36 2.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历程 20-23 2.1.1 以国家为单位的早期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步 20-21 2.1.2 由单体到国际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 21-23 2.1.2.1 《雅典宪章》——历史遗产保护原则的基石 21 2.1.2.2 《威尼斯宪章》——文物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确立 21-22 2.1.2.3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遗产属于全人类” 22-23 2.1.2.4 《内罗毕建议》和《马丘比丘宪章》——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展 23 2.2 文化景观遗产概念和类别的确立 23-26 2.2.1 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类别 23-24 2.2.2 文化景观概念的解读 24-25 2.2.3 文化景观遗产的类别 25-26 2.3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 26-27 2.4 基于中国语境下的文化景观遗产 27-32 2.4.1 中国景观中镶嵌的“文化语言” 27-30 2.4.2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分类 30-32 2.5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系的发展历程 32-35 2.5.1 近代的《古物保存法》——文物法制化保护的开端 32-33 2.5.2 制定文物保护单位制度——遗产保护制度的初步形成 33 2.5.3 《文物保护法》的出现——第一部文物保护专项法律 33-34 2.5.4 签署世界公约——遗产保护法规与世界接轨 34 2.5.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遗产保护体系的逐步完善 34-35 2.6 小结 35-36 3 中国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独特性 36-41 3.1 什么是“乡村文化景观遗产” 36 3.2 独特的中国乡村文化景观遗产 36-40 3.2.1 分布的广泛性 36-37 3.2.2 多样的地域性 37-38 3.2.3 多元的民族性 38 3.2.4 文化的继承性 38-39 3.2.5 宽容的吸纳性 39 3.2.6 较强的稳定性 39-40 3.2.7 自然环境的依附性 40 3.3 小结 40-41 4 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41-92 4.1 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概况 41-43 4.1.1 乡村文化景观的分类 41-42 4.1.1.1 物质景观 41 4.1.1.2 非物质景观 41-42 4.1.2 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现状 42-43 4.2 浙江省古村落的保护现状——以七个典型古村落为例 43-88 4.2.1 浙江中西部古村落的保护 44-72 4.2.1.1 诸暨斯宅村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45-51 4.2.1.2 建德新叶村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51-59 4.2.1.3 金华诸葛八卦村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59-65 4.2.1.4 武义郭洞村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65-72 4.2.2 浙江南部古村落的保护 72-87 4.2.2.1 芙蓉村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73-79 4.2.2.2 苍坡村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79-84 4.2.2.3 岩头村乡村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84-87 4.2.3 调查小结 87-88 4.3 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88-91 4.3.1 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方法错误 88-89 4.3.1.1 古村落的开发性破坏 88 4.3.1.2 对乡村聚落形态的误读 88-89 4.3.1.3 传统建筑的“分类性”保护 89 4.3.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丢弃 89-91 4.3.2.1 文化原真性的破坏 89-90 4.3.2.2 村民缺乏自珍意识 90 4.3.2.3 乡风民俗的消失 90-91 4.3.3 古村落保护标准依据的缺失 91 4.4 小结 91-92 5 我国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相关法规的研究分析 92-108 5.1 相关法规条例分析 92-102 5.1.1 国际公约、行业文件提供的行为准则 92-93 5.1.2 文化遗产相关条例的保障 93-96 5.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文物类景观保护提供依据 93-94 5.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法》等为无形文化景观保护制定规范 94-96 5.1.3 风景名胜区保护相关条例的涉及 96 5.1.4 城乡规划相关条例保护的日趋完善 96-98 5.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乡村规划奠定基础 96-97 5.1.4.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基本要求 97-98 5.1.4.3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强调 98 5.1.5 环境保护条例与遗产保护的衔接 98-99 5.1.6 其他法规的分布 99-100 5.1.7 地方立法的地区性规范标准(以浙江省为例) 100-101 5.1.8 法规分析小结 101-102 5.2 存在的问题分析 102-107 5.2.1 国际公约效力和适用性的疑问 102-103 5.2.2 管理体制多元责任制度不明 103 5.2.3 保护标准分布散乱专项法规缺失 103-104 5.2.4 保护基础薄弱缺乏深度广度 104-105 5.2.5 具体操作模糊规定不详 105-106 5.2.6 资金保障规定笼统 106 5.2.7 缺少具体的公众参与制度 106-107 5.3 小结 107-108 6 我国制定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专项法规的可能性和紧迫性 108-114 6.1 可能性 108-111 6.1.1 我国重视乡村文化保护的契机 108-109 6.1.2 国外相关法规的成熟保护经验 109-111 6.1.2.1 以国际公约为基础 109 6.1.2.2 参考国外成熟的法规体系 109-110 6.1.2.3 借鉴亚洲国家的乡村保护经验 110-111 6.2 紧迫性 111-113 6.2.1 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严重破坏 111-112 6.2.2 文化消费给乡村文化景观遗产带来沉重压力 112 6.2.3 文化迎合造成传统文化景观遗产快速流失 112-113 6.3 小结 113-114 7 制定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法规机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14-119 7.1 基本原则 114-116 7.1.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14 7.1.2 文化原真性的原则 114-115 7.1.3 保护地域性的原则 115 7.1.4 公众参与的原则 115 7.1.5 以其他相关国家法规为基础 115-116 7.2 基本方法 116-118 7.2.1 明确界定保护对象和保护内容 116 7.2.2 科学划分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类别和等级 116 7.2.3 明确行政管理部门职责 116 7.2.4 清晰不同遗产类别的具体保护措施 116-117 7.2.5 异地建筑和“空心”村落的特别保护规定 117 7.2.6 制定公众和专业人士参与制度 117 7.2.7 建立第三方监督机构规范遗产保护和资金制度 117 7.2.8 明确法律责任制度 117-118 7.3 小结 118-119 8 结论和展望 119-121 8.1 研究成果 119-120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120-121 参考文献 121-126 附录 126-132 个人简介 132-133 致谢 133
|
相似论文
-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 普洱绿茶精粉对反式脂肪酸副作用的保护作用,R285.5
-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R392
- 兔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RN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S855.12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 氨基酸保护及肽键合成的研究,O629.71
- 民间糕饼模型艺术初探,TS972.2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行政法 >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