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益调整与制度变革:新居民社区融入与社会融合-基于温州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 者: 宋江帆
导 师: 袁方成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地方政府学
关键词: 新居民 社会融合 社区融入 制度公平 社会认同
分类号: D66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如何让巨量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在工作地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社区与社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地区,外来新居民约420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6%,能否让这些新居民融入社区,是影响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基于此,自2011年起,温州大力推进“城乡统筹、三分三改和社区重建”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着力破除阻碍新居民融入的制度障碍,其探索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因此,选择温州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对一个先发地区改革试验的深度观察,探讨如何让外来新居民有效融入当地社区,促进社区融入社会融合。在研究结构的安排上,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通过对国内外对社会融合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引出“城乡社会融合双向互动”这一理念,确定以“社区与社会”两个层面来深入观察新居民的社区融入与社会融合状况,并进一步界定了“新居民、社区及社区融入、社会融合”等基本概念,介绍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第二、三、四章,也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对社会融合的多维度因素与指标体系构建,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维度对温州新居民社区融入与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认为制度壁垒与利益矛盾是温州社区融入与社会融合呈现出非均衡性和非平等性的主要原因,并重点分析了自2011年起温州实施的以“三分三改、村委会转并联、管理服务上提下放、社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探讨了温州新居民新家园建设行动。第三部分是第五章,是理论分析与提炼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社会变革中的社会融合发展情况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社会融合的实践逻辑和发展方向遵循着平等与融合两条主线,从而构建起以“公平度”和“融入度”为核心的社会融合二维四象限模型。基于此,在分析温州改革的进度与限度的基础上,认为温州当前的改革仍延续“平等但隔离”的策略,未来的发展方向应通过利益变革与制度调整,突破制度性障碍,树立平等融合理念,打破村级组织封闭性,消除事实上隔离,让社区成为共有的家园,推动社会走向融合。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导论  10-31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10-1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3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1-16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6-23
  三、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23-27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3-25
    (三)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5
    (四) 研究调查与实施  25-27
  四、概念界定  27-29
    (一) 新居民  27-28
    (二) 社区及社区融入  28
    (三) 社会融合  28-29
  五、个案介绍  29-31
第二章 内外之别:温州新居民融入状况  31-44
  一、社会融合的多维度因素与指标体系构建  31-35
  二、基于融合指标体系的温州社会融合状况考察  35-44
    (一) 经济融入度高,但就业单位差异性大  35-37
    (二) 社会生活融入一般,隔离型特征突出  37-39
    (三) 文化心理融入度不高,社区归属感不强  39-41
    (四) 公共参与有限,新居民社会保障堪忧  41-44
第三章 制度壁垒与利益矛盾:影响社区融合的主要障碍  44-53
  一、户籍歧视与产权封闭,社区融合制度突破难  44-46
  二、碎片化的制度与治理,社区融合面临组织协同难  46-48
  三、公共空间与交往平台缺失,社区融合互动持续难  48-50
  四、管控性思维与被动式改革,社区融合管理创新难  50-53
第四章 地方改革与创新:温州新家园行动  53-61
  一、“三分三改”:破除产权与利益障碍  53-55
  二、村委会“转并联”:基层组织的开放与重建  55-57
  三、“上提下放”:社区管理与服务全覆盖  57-58
  四、社区活动:加强居民关联与归属  58-61
第五章 讨论与思考:社会融合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方向  61-81
  一、国内外社会变革中的社会融合  61-72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融合  61-64
    (二) 国外社会变革中的社会融合  64-72
  二、平等与融合:实践逻辑与发展方向  72-76
    (一) 不平等且隔离: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社会融合  72-74
    (二) 平等下的隔离:美国黑白合校前期的社会融合  74
    (三) 不平等下的融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融合  74-75
    (四) 平等且融合:美好的愿景展望  75-76
  三、平等但隔离:温州改革的进度与限度  76-78
  四、走向融合:让社区成为共有家园  78-81
    (一) 突破制度性障碍,加快户籍与产权制度改革  78
    (二) 树立平等融合理念,推进农民公民化、服务均等化、社会一体化  78-79
    (三) 打破村级组织封闭性,变村组体制为社区体制、村民自治为居民自治  79
    (四) 消除事实上隔离,推进公共空间拓展、增进居民心理认同  79-81
参考文献  81-89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9-90
致谢  90-91

相似论文

  1.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G648.9
  2.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G249.2
  3. 民营企业员工的企业社会责任认同状况研究,F270
  4.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民工社区融入,D412.6
  5.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及社会认同研究,D422.6
  6. 我国城市新居民区零售业发展模式研究,F721
  7. 基于社会认同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研究,G206
  8. 正义论视角下的新农合研究,R197.1
  9. 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F293.3
  10. 通过服务管理帮助新居民尽快融入新环境,F272
  11. 政府对城市新居民的服务管理研究,C912.81
  12. 城、乡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及其与内隐自卑的关系,B844.2
  13. 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C913.5
  14.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有效性研究,F293.3
  15. 来沪青少年自我意识研究,C913.5
  16. 论新形势下执政党意识形态社会认同问题,D05
  17. 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社会认同与影响因素研究,G812.0
  18. 论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61
  19. 长沙城市住房梯度消费及其分化研究,F293.3
  20. 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5
  21. 新生代农村务工群体的社会网络与跨文化适应—一项来自上海的定量研究,C912.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生活、居住、交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