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作 者: 杨真懿
导 师: 冯周卓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认同 价值观认同 和谐社会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政治生活的主题和重心,以前的学者往往是从和谐社会的外在表征出发,谈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很少有学者论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意识形态作为利益集团特定价值观的表征,构成了社会认同的核心。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就是达到社会认同。实现价值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基础,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意识形态与构建和谐社会,就通过价值观认同这一逻辑起点,实现了内在逻辑上的统一。意识形态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导向作用,整合作用和调控作用。意识形态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为对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生活以及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整合作用,主要从主流意识形态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出发,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意识形态对文化和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整合,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作用。意识形态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对不同利益主体的调控作用,对社会心理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社会道德的调控作用三个方面。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6
第一章 导论  6-12
  1.1 研究的背景  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10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0-11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
第二章 价值观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12-25
  2.1 意识形态表征利益集团特定的价值观  12-16
  2.2 社会和谐以社会认同为前提  16-22
  2.3 社会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  22-25
第三章 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导向作用  25-29
  3.1 意识形态对社会行为主体的导向作用  25
  3.2 意识形态对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导向作用  25-27
  3.3 意识形态对文化生活的导向作用  27
  3.4 意识形态对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  27-29
第四章 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整合作用  29-37
  4.1 主流意识形态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  29-30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  30-33
  4.3 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整合作用  33-35
  4.4 意识形态对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整合作用  35-37
第五章 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调控作用  37-42
  5.1 意识形态对不同利益主体的调控作用  37-38
  5.2 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的调控作用  38-39
  5.3 意识形态对社会道德的调控作用  39-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7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4.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D05
  5.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6.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7.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8.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9.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0.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1.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2.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3.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4.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G648.9
  15.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6.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17.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18.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19.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20.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21. 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926.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