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化强国建设视阈下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

作 者: 周芳
导 师: 温应洲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化强国 地位 启示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毛泽东发表于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是一部马列主义文化观的光辉文献。当前在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下,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理解《讲话》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关系,明确定位《讲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的地位问题,梳理勾勒《讲话》对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分别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二、三代领导集体)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在联系和传承发展,进而分析研究如何以《讲话》的价值指向和精神意义指导当下中国的文化强国建设战略,都是摆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论文第一章在对文艺、文化、文化强国建设三个基本概念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就全文论述的一个前置性问题——在文章中为什么我们把七十年前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和七十年后的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放在一起讨论并进行了论证,以此构建本文讨论的一个基本话语空间和思维共识。文章指出《讲话》到文化强国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并进而就文化强国建设战略背景下研究《讲话》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梳理。论文第二章在对《讲话》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就《讲话》的思想来源、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讲话》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它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侧重就《讲话》涉及的党的文艺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文艺创作的目标、文艺创作的方向、文艺创作的方针、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创作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论文第三章在对前文《讲话》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就《讲话》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进行了分析,指出《讲话》是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石,是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光辉旗帜。论文第四章就《讲话》对当前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精神指向与内在启示进行了分析。通过挖掘《讲话》对今天的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精神价值,指出现阶段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必须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必须尊重文化的发展规律,把握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科学协调发展,必须为人民群众搭建平台,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处理好传承发展、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的关系结论部分进一步厘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并由此推演出论文的最基本结论:作为马列主义文化观光辉文献的《讲话》是现阶段文化强国建设中可资利用的重要精神资源,深入解读毛泽东的《讲话》既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实践需求。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文化强国建设战略这一理论得以形成的思想脉络,而且能够为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内在的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22
  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12-13
  二、研究的意义  13-14
    (一)理论意义  13-14
    (二)实践意义  14
  三、文献综述  14-19
    (一)国内研究现状  14-17
    (二)国外研究现状  17-18
    (三)简要评析  18-19
  四、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9-20
    (一)研究方法  19-20
    (二)研究思路  20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20-22
    (一)研究的重点  20
    (二)研究的难点  20-21
    (三)研究的创新点  21-22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从《讲话》到文化强国建设战略.  22-33
  一、文艺、文化及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解析  22-25
    (一)文艺的概念与内涵  22-23
    (二)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23-24
    (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解析  24-25
  二、一个前置性问题 为什么把二者放在一起讨论  25-30
    (一)《讲话》与文化强国建设占略  25-27
    (二)《讲话》到文化强国建设是一脉相承的  27-30
  三、在文化强国建设战略背景下研究《讲话》涉及的主要问题  30-33
第二章 文本解读 《讲话》的思想来源、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33-47
  一、《讲话》的思想来源  33-36
    (一)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33-35
    (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观  35-36
  二、《讲话》的历史背景  36-40
    (一)政治背景  37-38
    (二)文化背景  38-40
  三、《讲话》的主要内容  40-47
    (一)党的文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40-41
    (二)文艺创作的目标  41
    (三)文艺创作的方向  41-43
    (四)文艺创作的方针  43-44
    (五)文艺批评的标准  44-45
    (六)文艺创作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45-47
第三章 历史评价 《讲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7-61
  一、《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47-51
    (一)《讲话》关于文艺创作的方向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  48-49
    (二)《讲话》关于文艺源于生活的观点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的丰富与发展  49
    (三)《讲话》提出的文艺创作的批判继承与吸收借鉴方针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的继承发展  49-50
    (四)《讲话》关于文化创作的目标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的继承发展  50-51
  二、《讲话》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石  51-56
    (一)《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创作的方向——为人民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石  51-52
    (二)《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创作的方针——批判继承与吸收借鉴提供了理论基石  52-53
    (三)《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石  53-54
    (四)《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完善文艺与政治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石  54-56
    (五)《讲话为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艺创作中歌颂与暴露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石  56
  三、《讲话》是引导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光辉旗帜  56-61
    (一)立场与目标的明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57-58
    (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遵守的科学原则  58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58-59
    (四)继承借鉴与吸收创新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律  59-61
第四章 价值探索 《讲话》对当前文化强国 建设的精神指向与内在启示  61-71
  一、文化建设必须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61-64
  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相结合,构成我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64-66
  三、文化建设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把握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科学协调发展  66-67
  四、文化建设必须要搭建平台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67-69
  五、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传承发展、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的关系  69-71
结语  71-72
参考文献  72-75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5-76
后记  76

相似论文

  1.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2.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5.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6. 全闽师范学堂与清末福建师范教育,G659.29
  7. 中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研究,D922.68
  8.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及启示,X196
  9.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F091.93
  10. 大众体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研究,G812.0
  11. 汉语熟语与俄语成语反映出的文化差异及教学启示,H136.3
  12.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267.2
  13. 从一个村庄的变迁看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D422.6
  14. 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D922.294
  15. 新世纪好莱坞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启示,J905
  16. 汉英委婉语差异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313;H195
  17. 试析英语基本时态结构的汉语对应形式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195
  18. 吴可《藏海诗话》研究,I207.22
  19. 秦汉女性经济生产研究,K232
  20. 军管时期苏州地区的经济恢复与社会改造(1949-1952),K27
  21.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H19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