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斯·韦伯“价值中立”说探析

作 者: 樊亚敏
导 师: 张建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价值中立 启迪
分类号: B0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价值中立”是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马克斯·韦伯试图调和“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对立观点的一大结果。马克斯·韦伯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巨擘,其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等,他的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其“价值中立”的方法论思想,是他对社会科学的一大贡献,也成为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原则。此“价值中立”原则是带有客观主义倾向的,这种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研究中的主观性,从而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文分六个章节来研究韦伯“价值中立”学说。第一章节,对学界关于“价值中立”的研究做一简要述评,便于自己再研究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并发现本课题研究的问题与空白处,便于自己的更深入研究。第二章节,讨论了韦伯“价值中立”思想的理论背景,回归韦伯所在的时代,分析那个时代的具体学术状况。第三章,是对“价值中立”学说哲学基础的分析,追溯了哲学史上从休谟到康德再到实证主义对事实与价值的一步步分离,以及韦伯如何调和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的观点而形成了“价值中立”思想。第四章和第五章,回归文本,通过对韦伯“价值中立”相关的三个文本的解读阐述价值中立的涵义。第六章,基于当代中国国情,探讨韦伯“价值中立”对于当代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9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8-11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1-17
  1.3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7-18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8-19
2 韦伯“价值中立”说的理论背景2.1理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危机  19-27
  2.1 理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危机  19-21
  2.2 实证主义的有效性及其限度  21-24
  2.3 学术与政治的矛盾对立  24-27
3 对韦伯“价值中立”思想哲学基础的分析3.1事实与价值的分离及关联  27-37
  3.1 事实与价值的分离及关联  27-30
  3.2 客观性:“价值中立”的内在诉求  30-33
  3.3 在区分实然和应然中保持“价值中立”  33-37
4 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价值中立”  37-45
  4.1 以“价值中立”区分社会事实  37-39
  4.2 科学研究外的“价值关联”  39-42
  4.3 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中立”  42-45
5 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价值中立”  45-52
  5.1 教育背景状况  45-47
  5.2 课堂上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47-49
  5.3 课堂上禁止政治灌输  49-52
6 韦伯“价值中立”对于中国学者的启示  52-60
  6.1 当学术面对政治  53-55
  6.2 当学术面对伦理道德  55-57
  6.3 当学术面对商业化  57-60
结语  60-61
致谢  61-63
参考文献  63-67

相似论文

  1. 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理性化理论解读,D909.1
  2. 论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及其现代启迪,B565
  3. 论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J524
  4.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J528.1
  5. 科学哲学“价值中立”可能吗?,N02
  6.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译本最佳关联研究,H315.9
  7. 诸神相争时代的国家认同,D90
  8. 理雅各、翟理斯、韦利及其中国典籍英译研究,H315.9
  9. 论韦伯对天职观的探析,B712.51
  10. 马克斯·韦伯的个体观与社会观,C91-06
  11. 浅析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思维表达和应用,J523
  12. 异质同构 殊路同归,J825
  13. 浅谈“吴碧霞现象”对一名歌唱演员的启迪,J616
  14. 乡村社会中的政治动员,K26
  15. 从“价值中立”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C912
  16. 增长极限论中关于人类生存矛盾的启迪,B03
  17. 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及其对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的启迪,G642.3
  18. 比较中的审视:中西“新闻自由”观的差异及其社会与文化背景,G210
  19. 心理学的繁荣与社会政策机制研究,B84
  20. 禅宗思想对二胡演奏的启迪作用,J632.21
  21. 论当代教育的启迪智慧趋向,G40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哲学基本问题 > 价值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