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平易创作论

作 者: 李博文
导 师: 陈慧忠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李平易 徽州民俗 艺术特色 文学传统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皖南之地,素有“东南邹鲁”之誉。悠久的文化底蕴,滋养无数文人骚客,成就一方地域文化徽州文化。文学史上,数不胜数的作家从各方面勾勒徽州的传奇生活,李平易就是其中之一。他敏锐洞察徽州的生活,勾勒一幅幅颇有徽风雅韵的风情图。其小说艺术世界别具一格,成就独好风景。本文以李平易的创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的角度进行研究。横向层面试图勾勒出李平易比较完整的文学创作图景,展现其创作风貌。纵向层面将李平易的创作置于当代文学大背景下,探讨文学史层面的价值及意义。本文绪论部分着重说明选题意义,研究状况、对象、范围及视角。先回顾研究现状、特点,再锁定研究范围、选题意义及原因。另一方面,介绍李平易的生平及创作情况,试图展示其创作全貌。第一章主要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小说的民俗风情,试图展现一幅幅别具风情的徽州图。首先,探讨李平易描写徽州民俗的原因。其一,持有民间文学立场;其二,他的知青经历。其次,淋漓尽致地从物质民俗、人生礼仪、精神信仰角度,勾勒小说民俗意象全貌。再次,探讨民俗在文本中的表现力。其一,再现民间风俗,社会生活;其二,推动故事情节。第二章主要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第一节主要论证舍长取短的小说形式,着重从短小精悍的情节及韵味无穷的留白两个角度进行阐释;第二节论证别具匠心的叙事策略。以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为维度,多层面描绘其叙事特点;第三节侧重从心理描写、反讽、象征的角度分析论证小说中的现代性的表现手法,。第三章主要论证李平易继承的的文学传统,探讨李平易与其他作家间的共性。共性之一,坚持现实主义立场,塑造底层人物,多维度批判社会现实。共性之二,沿袭地域文化传统,着笔描写民间风俗,批判地域文化的保守性。本文最后是结束语,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李平易创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4
  第一节 李平易的生平及创作  11-12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12-14
第一章 李平易小说的民俗学意识  14-27
  第一节 民俗文化对李平易的浸染  15-18
    一 民间写作的立场  15-16
    二 知青生活的影响  16-18
  第二节 李平易小说的民俗意象  18-24
    一 物质民俗  18-20
      (一) 居住习俗  18-19
      (二) 经商习俗  19-20
    二 人生礼仪  20-22
      (一) 祭祀习俗  20-21
      (二) 早婚习俗  21-22
    三 精神习俗  22-24
      (一) 自然崇拜习俗  23
      (二) 笃信迷信习俗  23-24
  第三节 民俗意象的作用  24-27
    一 民俗意象再现民间生活  24-25
    二 民俗意象推动故事情节  25-27
第二章 李平易小说的艺术特色  27-40
  第一节 舍长取短的小说形式  27-32
    一 短小精悍的情节  28-30
    二 韵味无声的留白  30-32
  第二节 别具匠心的叙事策略  32-36
    一 多变流动的叙事视角  32-34
    二 丰富多彩的叙事手段  34-36
  第三节 现代性的表现手法  36-40
    一 透视心灵的心理描写  36-37
    二 穿针引线的反讽  37-38
    三 言此及彼的象征  38-40
第三章 李平易小说的文学传统  40-49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  40-45
    一 多面的批判意识  41-43
    二 底层人物的描写  43-45
  第二节 地域文学创作传统  45-49
    一 着笔民间习俗  45-47
    二 立足文化批判  47-49
结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2

相似论文

  1. 冯镇峦诗歌研究,I207.22
  2. 论刘文西中国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及艺术成就,J212
  3. 钟云舫《振振堂诗稿》研究,I207.22
  4. 论河曲民歌的成因及艺术特色,J607
  5. 记忆与口述:山东鄄城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探究,J314.9
  6. 黄之隽诗词研究,I207.22
  7. 宋代禽言诗研究,I207.22
  8. 论大型景观雕塑《诗魂》的艺术特色,J313.2
  9. “剪灯三话”比较研究,I207.41
  10. 论现代陶瓷首饰的艺术特色,J527
  11. 菅原道真隐逸汉诗研究,I313.072
  12. 《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的成长主题研究,I712.074
  13. 向平凡的“大多数”致敬,J905
  14. 论“金镶玉”的装帧及艺术特色,J524
  15. 论亨德尔的声乐作品,J616
  16. 秦至唐陶俑艺术风格流变研究,K879.3
  17. 朱鹤龄《愚庵小集》存诗校注,I207.22
  18. 徐迟科技报告文学研究,I207.5
  19. 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研究,I206.2
  2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标志设计的艺术特色探究,J524
  21. 试论钟云舫《振振堂》集作品中的思想文化内涵,I206.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