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杨芳灿及其诗词研究

作 者: 杜运威
导 师: 顾建国
学 校: 宁夏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杨芳灿 生平交游 家族与地域文化 诗词
分类号: I20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杨芳灿(1753-1815)是清代乾嘉时期诗词名家,江苏无锡人。无锡杨、顾文化家族端正严厉的家风,广博深厚的家学,错综的文化姻亲网络,磨练了杨芳灿坚韧的性格,铸就了他扎实的国学基础,培养了他对文学的兴趣。本文搜集了较多新材料,在此基础上,论述杨芳灿生平、著作、交游,既而从地域文化切入,分析其诗词特点。观其一生著述,学有家法,诗乃家事。杨芳灿一生主要生活在江南、陇右、京师三地,其南北游学与为官的经历,便于其广交各地诗词名家。他早年投师袁枚,深得“性灵”法门。在随园学习期间,与方正澎、蔡元春、洪亮吉、黄景仁等人交往密切。江南的秀丽山川、园林古迹、雅集逸乐与庙会节庆等地域文化孕育了他磊落华澹、淡逸高妙的前期诗风。为官陇右后,大西北的巍峨高山与黄河大漠进一步开阔了他的视野,平定伏羌回民的暴乱,锻炼了他的机智勇敢,灵州的农田沙碱、苛捐杂税和陋风陋俗则使其洞悉了民生疾苦。受陇右名士吴镇的影响,其诗风渐趋刚健雄壮、苍劲悲凉。为官京师期间,他常与法式善、吴锡麒、吴嵩梁、秦小岘等交游,互相切磋,诗歌更加工整凝练。在学习李商隐和杜甫诗歌的基础上,其诗风显得沉博绝丽、古悲别怨。杨芳灿词的总体特征是挥洒随心、独抒性灵。早年在顾奎光、顾斗光影响下,其词清疏、雄壮兼备,婉约、豪放共存。拜入随园后,又将“性灵”融入词中。他在西北词坛,组织“荆圃唱和”,于乾嘉词坛独树一帜。后期,他将花间词风与漂泊他乡、孤独落寞的心绪相结合,形成其词艳、悲、雅的独特风格。杨芳灿的诗词,受地域文化影响,其诗在富丽明艳的外表下,常有清峭幽冷之感;其词能“挥洒自如而不粗率”,堪称乾嘉词坛大家。这些诗词记录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给我们展示了乾嘉时期典型士子的心路历程。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2
  一、研究现状与意义  8-10
  二、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0-12
第一章 学有家法,诗吾家事——杨芳灿家族、生平、著作考述  12-33
  第一节 无锡杨、顾家族文化  12-19
    一、端正严厉的家风  12-14
    二、广博深厚的家学  14-17
    三、崇文重教的家脉  17-19
  第二节 杨芳灿生平行状  19-22
    一、青年求学,生活贫困  19
    二、为官伏羌,屡遭冤陷  19-20
    三、灵州知州、会典纂修,生活富裕  20-21
    四、书院教学、四川修志,奔波各地  21-22
  第三节 杨芳灿著作考略  22-33
    一、诗词著作考略  23-24
    二、文集考略  24-28
    三、方志学成就  28-33
第二章 客居三地,广交文友——杨芳灿交游考  33-49
  第一节 家族交往考  33-37
    一、杨氏宗族:杨揆、杨抡等  33-35
    二、中表姻亲:顾光旭、顾敏恒等  35-37
  第二节 江南交游考  37-41
    一、恩师:袁枚  37-38
    二、同窗:方正丨彭、蔡元春等  38-39
    三、同乡:洪亮吉、黃景仁等  39-41
  第三节 陇右交游考  41-44
    一、吴镇  41-42
    二、“荆圃”师生  42-44
  第四节 京师交游考  44-49
    一、法式善、吴锡麒  44-46
    二、吴嵩梁、秦小岘  46-49
第三章 富丽明艳,清峭幽冷——论杨芳灿诗  49-75
  第一节 诗歌创作走向与地域分布  49-52
    一、诗歌数量统计分析  49
    二、诗歌创作动向分析  49-52
  第二节 江南文化孕育的前期诗歌  52-56
    一、江南地域文化与前期诗歌内容  52-54
    二、磊落华赡、淡逸高妙的前期诗风  54-56
  第三节 陇右文化影响下的后期诗歌  56-64
    一、陇右地域文化与后期诗歌内容  56-61
    二、苍劲悲凉的后期诗风及诗学杜甫的宗尚  61-64
  附论:抒写人生画卷的赠答诗和行旅诗  64-75
    一、抒写悲欢离合的唱和赠答诗  64-71
    二、托物言志的行旅诗  71-75
第四章 挥洒随心,独抒性灵——论杨芳灿词  75-92
  第一节 杨芳灿词的统计学分析  75-79
    一、杨芳灿词辑佚及其价值  75-78
    二、词作数量与种类分析  78-79
  第二节 清疏、豪迈兼备的前期词风与婉约、豪放共存的词学思想  79-84
    一、清妍婉丽、寄托深思的婉约词  79-82
    二、刚健硬朗、胸怀壮志的豪放词  82-83
    三、“有稼轩之豪迈,兼白石之清疏”的词学思想  83-84
  第三节 “艳”、“悲”、“雅”的后期词风与寄托说  84-87
    一、“艳”、“悲”、“雅”  84-85
    二、寄托说及其表现形式  85-87
  附论:感情丰富的羁旅、题画、游戏词  87-92
    一、倦客漂泊、游子思乡的羁旅行役词  87-89
    二、别有寄托的题书题画词  89-90
    三、形神兼备的集句游戏词  90-92
结语  92-93
参考文献  93-97
  一、古代文献  93-95
  二、今人著作  95-97
附录:年谱简编  97-105
谢辞  105-107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7

相似论文

  1. 林鸿年交游及其著述研究,K29
  2. 常用修辞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G623.2
  3.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读解问题研究,G633.3
  4. 毛泽东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I207.25
  5. 互文视野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探索与实践,I207.22
  6. 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G633.3
  7.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化翻译研究,I046
  8. 汪廷楷《西行草》整理与研究,I207.22
  9. 从勒菲弗尔操纵理论阐释毛泽东诗词两英译本,I046
  10.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特色初探,J616
  11. 清汪烜《詩韻析》研究,H116
  12. 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古诗词教学初探,H195
  13. 孟超然研究,K249.3
  14. 权力与翻译,H315.9
  15.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传达及翻译策略研究,H315.9
  16. 《红楼梦》诗词的隐喻分析,H15
  17.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中国古诗词口译质量评估,H059
  18. 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审美取向的培养,I207.22
  19. 唐宋文学作品中关于“声”的通感浅析,I206.2
  20. 福建两广唐五代文人诗词用韵比较研究,I207.22
  21. 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G633.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