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

作 者: 柯键
导 师: 杨明成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行政责任 问责 行政问责 建构
分类号: D9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建成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百年宏伟目标。在新时期,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建立行政问责制,这成为构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契机,“非典”事件促使和加速了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建构。行政问责制应当重在“问”和“责”,但更应该侧重“问”,因为这是体现其事前防御功能的必然要求。我们不再需要带血的GDP,我们不需要以生命的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更不需要事后处理几个官员交代社会,因为这些无法慰藉冤死的亡灵。行政问责制固然需要责任追究机制,但更需要“事前问”、“事中问”的机制。行政问责应当体现权责一致原则,权责一致不仅仅包括权力与职责、责任一致,并且应当包括权力、职责、责任与尽责一致。各级行政机关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即行政首长,应当树立责任意识,主动地处理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而不是因为有了行政问责办法的制约,被动的承担责任。应当明确行政问责中的“责”是“是否尽责”的意思,而不只是“承担责任”的意思,问责官员也不是终结其政治生命,问责官员的复出是一个理性制度的应有之义。由于各地在制定行政问责办法的过程中,它们的制定依据、问责对象范围及用语都有很大的不同,导致各地的行政问责实践形态各异。在一个地方可能属于应当被问责的行为,在另一个地方就可能不在问责的行列,这种不同问责范围导致不同结果的现象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法。本文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归纳相联系、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多学科方法的交叉与融合中研究行政问责制度所涉及到的概念、法理基础、西方经验和我国的理论与实践不足,进而提出建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路径。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4
  (一) 实际意义  9-10
  (二) 理论意义  10
  (三) 国内研究基本现状  10-11
  (四) 国外研究基本现状  11-12
  (五) 研究的创新点  12-14
一、行政问责的涵义与由来  14-27
  (一) 行政问责的概念  14-21
  (二) 行政问责制的由来  21-27
二、行政问责制的价值分析  27-28
  (一) 行政问责制有助于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改善政府形象  27-28
  (二) 行政问责制有助于责任政府的建设  28
三、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定位  28-30
  (一) 行政问责制的法律定位  28-29
  (二) 行政问责制的功能定位  29-30
四、行政问责制的法理及现实基础  30-34
  (一)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基础  30-31
  (二) 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基础  31-34
五、香港的主要官员问责制  34-37
六、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问责实践  37-53
  (一) 地方有关行政问责的立法情况  37-40
  (二) 地方有关行政问责制度的运行状况  40-45
  (三) 地方行政问责制度之缺陷  45-52
  (四) 地方行政问责经验  52-53
七、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建构  53-67
  (一) 行政问责理念之建构  53-54
  (二) 建构行政问责制度的前提分析  54-57
  (三) 建构行政问责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  57-61
  (四)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实体性规范之建构  61-64
  (五)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程序性规范之建构  64-67
结语  67-68
致谢  68-69
参考文献  69-71

相似论文

  1.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3.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4.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5.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8.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9. 有限的环境抗争,X321
  10. 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建构研究,TU986
  11. 以写前活动提高英语“基础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G633.41
  12.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探讨,D035
  13. 我国多元行政异体问责的构建,D630
  14.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15. 当代“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文化考量,N02
  16. 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研究,D820
  17. 公诉引导侦查制度研究,D925.2
  18. 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G633.6
  19. 论文言传记阅读开展人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G633.3
  20.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G633.8
  21. 与城市互动的中小城市居住区商业空间建构研究,TU984.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行政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