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肝虚实概念与补泻治法的历史考察

作 者: 司鹏飞
导 师: 李成卫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虚实 治法 学术史 知识考古学
分类号: R2-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考察中医虚实概念与相应的补泻治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所指及其演变的历史,并探求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试图构建一个关于中医肝虚实理论及其治法演变的学术思想史。方法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分析的方法,考察不同时期医学著作中肝、虚、实概念对象的形成、陈述方式、概念的扩散、主题策略的选择等内容,以分析肝虚实概念及其补泻治法演变的历史。1.考察历代医学文献中“肝”概念对象的形成,也就是历代医家对“肝”所指范围的确定。2.考察历代医学文献中“虚”、“实”概念对象的形成及界定,亦即在不同时期的诊治体系中,应用虚实概念的疾病范围的确定。3.考察历代医学文献中肝虚实概念的陈述方式,即肝虚、肝实概念以什么方式,与哪些概念、以怎样的次序关系出现在诊治体系中。4.考察历代医学文献中肝虚实从属的主题,即肝虚实概念是在论述什么问题时才出现。结论1.中医“肝”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爬梳从汉唐至今的医学文献,可以发现肝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汉唐时期。肝脏所指为解剖实体肝,然而其理论构建则是在传统术数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阶段,宋至清前期。肝脏所指依然为解剖实体肝,其理论则是受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形成了脏腑辨证体系下的肝。第三阶段,清中晚期以来。这一时期,由于西医学的进入和影响,汇通学派对肝脏的认识有两方面的不同,一是否定肝脏的解剖实体,认为中医所说之肝“非血肉之五脏”,为“四时之五脏”,如恽铁樵等;一是试图与西医结合,吸收西医肝的生理病理知识,并与中医理论附会,如陆渊雷等。2.虚实概念由多元化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病机概念从汉唐时期至今,中医虚实概念是一个有多元含义渐趋统一的过程。在《内经》及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虚实”的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而“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只是诸多含义中的一项,尤其在《内经》中,虚实的该含义并不占有统治地位。及至宋元时期,虚实仍然具备脉象的有力无力、病机的邪盛与正虚,形体的盛大与赢弱等。明清时期,随着八纲辨证的发展,虚实成为八纲辨证的一纲,其所指才逐渐缩小成为病机概念。而最后虚实概念被统一成为邪盛与正虚,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中医诊断学对其的限定。3.肝虚实诊治体系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汉唐时期,以《内经》、《千金方》等为代表。这一时期,肝虚主要是指肝自身脏气的虚损与不足;肝实一方面指肝自身脏气的有余,另一方面,也指代病邪侵犯肝脏及肝经。在治疗上,宗《内经》治肝的三大原则,即“肝欲酸”,“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第二个阶段:宋元时期。这一时期,肝虚实的所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与扩大,实”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包括人体的内生六气的偏盛,亦包括外来邪气和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虚”则为本脏气、血等的不足。相应的,其补、泻的治疗手段也发生了扩展。第三个阶段:明至清中期前。这一时期,脏腑辨证理论逐渐成熟,肝阴理论得以提出,并广泛应用与临床,同时,奇经八脉与肝脏的关系被阐明并受到医家的重视,经历了肝有无补法的讨论,补肝理论被重新构建。第四个阶段:清后期至今。随着西医学的传入,清后期随着汇通学派的出现,肝虚实理论体系再一次被重建。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理论上,受到了西医解剖及生理病理的影响,进而试图将其引入中医学理论体系。4.现代中医肝诊治体系是中西医汇通的产物现代中医肝诊治体系是在西医肝脏生理病理的影响下,利用中医的语言模式重新构建的一个新的关于肝的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下,肝概念的所指既包括中医肝系如肝之经脉、目系等,亦包括西医所指之肝脏。因而,现代中医所指的肝脏是功能肝与实体肝这一体系实质是杂糅了明清肝脏腑辨证理论和西医理论下产生的新知识的结果,是中西医汇通的产物。意义1.说明中医肝虚实理论及其补泻治法的历史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创新并结合新知识的过程。2.理清了中医肝虚实理论及中医肝诊治体系演变的脉络,这无论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体系还是探求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都有较大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前言  11-12
导论——走出中医理论的研究误区  12-18
  1 历版中医教材中存在牵强附会的解释  12-13
  2 中医肝藏象现代研究存在的问题  13-16
    2.1 肝藏象理论研究概念不清  13-15
    2.2 肝藏象实验研究研究忽视肝的实体性  15-16
  3 肝虚实理论的现代研究争议丛生  16-18
上篇基本概念的历史考察  18-28
  1 中医肝对象的历史考察  18-26
    1.1 汉唐时期——作为解剖实体的的血肉之肝  18-21
    1.2 宋元时期——新视野下的血肉之肝  21-23
    1.4 清后期至民国——中西汇通下“四时之肝”的萌芽  23-25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功能之肝”取代“血肉之肝”  25-26
  2 中医虚实概念考察  26-28
下篇肝虚实理论的历史考察  28-52
  1 汉唐时期——术数体系下的肝虚实  28-34
    1.1 《内经》、《难经》肝藏象理论的基本内容  28-30
    1.2 汉唐时期肝虚实诊治体系  30-34
  2. 宋元时期——药物治疗体系下肝虚实理论的重新界定  34-39
    2.1 两宋脏腑病机理论的发展  34-36
    2.2 脏腑病机体系下的药物治疗学的新发展  36-38
    2.3 新体系下的肝的虚实及其治法  38-39
  3 明清时期——脏腑辨证下的肝虚实  39-47
    3.1 “肝无补法”的理论嬗变  39-42
    3.2 肝体阴用阳理论的形成  42-44
    3.3 肝气,肝风,肝火  44-45
    3.4 奇经八脉与肝虚  45-47
  4 清后期以来——西医背景下的肝虚实  47-51
    4.1 中风——从肝阴虚到脑充血  47-48
    4.2 黄疸——一个肝胆湿热的新范式  48-50
    4.3 现代中医肝虚实诊治体系  50-51
  5 结语  51-52
结论  52-54
参考文献  54-59
致谢  59-60
个人简历  60

相似论文

  1.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2.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3. 六种6,7-呋喃香豆素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9和2C19活性的影响,R965
  4. 王莒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从五脏论治慢性咳嗽临床经验研究,R249.2
  5. 延胡索乙素的立体选择性代谢及其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R96
  6. 肝郁证模型大鼠蓝斑和肾上腺髓质TH、c-fos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R241
  7. 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血脂影响及抗氧化作用,R965
  8. STAT3、MMP-2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R735.7
  9. 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伴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R735.7
  10. 油茶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功能评价,TS225.16
  11. 绿茶提取物EGCG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机理研究,R285
  12. 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锦鲤原代肝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S856.9
  13. 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R249
  14.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15. 大鼠再生肝脏细胞周期的研究,Q253
  16. 大鼠肝再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5
  17. 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反应及Cyclin D1、HGF受体c-met表达和意义,R575.3
  18. 肝脏部分切除对肝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657.3
  19. 大鼠肝再生与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Q418
  20. 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21. MG-132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伴有AhR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改变,R363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