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
作 者: 周旭升
导 师: 魏执真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柔肝清眩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养阴平肝降逆法
分类号: R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是作者跟随魏执真教授学习3年来的总结,其核心思想来自于魏教授平日谆谆教诲和个人学习魏教授学术思想和经验的心得,全文共分四个大部分,即“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及渊源”、“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魏执真教授柔肝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以及“创新部分”,以下分述之。第一部分: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简介及渊源魏执真教授是我国中医界著名的学者、临床家、教育家,博览群书、钻研医学,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探究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我们研究其学术成果。因本论文临床研究部分探讨了魏教授柔肝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经验,故在本部分中,以时间为主线,远至《内经》,近至秦伯未先生(魏教授的恩师),重点列举了中医“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症状)的历史沿革,包括眩晕的症状描述、产生机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常用方药等,并阐明了魏教授“阴虚阳亢”导致眩晕的观点以及应用柔肝清眩汤养阴平肝降逆法的临床治疗经验与上述诸医家的渊源关系。再者,魏教授曾长期担任心内科主任,以治疗心血管病而著称,故继“眩晕”之后,本部分还以“胸痹病”和“心悸病”为例,列举分析了《内经》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医家的观点以及魏教授关于此病理法方药与古代医家的关系。第三,魏教授平日临诊,十分注重四诊合参,对于脉诊尤其一丝不苟。魏教授熟读《濒湖脉学》,其对于心律失常的诸多观点均来自于此书,故本部分还重点阐述了魏教授诸多观点与《濒湖脉学》的关系。第二部分:魏执真教授全面学术思想的总结魏教授严谨治学,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成就。不仅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常见病疗效显著,而且对于心肌病、多发性动脉炎、心力衰竭等疑难、急危重症亦效如桴鼓,更为可贵的是,魏教授经过多年钻研,创建了关于心律失常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提出了创新性的治疗方法,出版了《心律失常中医诊治》一书。本部分拟将魏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按照病种分类,主要内容如下:1魏执真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辨证论治经验总结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魏教授关于心律失常的学术观点以及其独创的“以脉为主,四诊合参”“两类、十型、三证侯”的辨证思路和方法。然后依据证型,分别介绍每种证型的临床表现、舌脉、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药,在每一类型之后,还附有一典型病例及病例分析(以下同),以助理解,并附加“体会“反映出本人对老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认识。之后又分别介绍了魏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衰、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多发性动脉炎等本专业疾病的治疗经验,在这些治验中,有许多都是魏教授所独有的,如治疗心衰时,采用心衰程度进行分型,而治疗时又会兼顾其所传变的脏腑(肺、肝、脾胃、肾),再如治疗脑动脉硬化时,采用养阴平肝降逆法辨病为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2魏执真教授其它相关疾病辨证论治经验总结魏教授在治疗其它一些疾病时也常常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其“两类、十型、三证侯”中的三证候,包括风热化毒、神魂不宁和气机郁滞,临床经常可以看到,本节即总结了魏教授关于咳嗽、失眠等其它相关疾病的诊疗经验。3魏教授心律失常辨证论治特点琐谈:总结了魏教授关于心律失常的一些能够体现其辨证治疗特点的经验,如问诊应详细询问现服之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辨证时应尽量选取患者症状发作时的脉象等看似细微,但对辨证疗效有很大影响的细节问题。第三部分:魏执真教授柔肝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本研究观察中药养阴平肝降逆法(柔肝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目前临床常用的“益气活血”法的补阳还五汤疗效对比。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71例。纳入标准采用《实用神经病学》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治疗组每日服用魏教授柔肝清眩汤,对照组则每日服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晕症状缓解情况和TCD的改变情况。其中症状的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制定,以患者的主观感受为依据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而对TcD的评价则分别测定了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采取了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相结合的方式。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对比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头晕症状及TCD改善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养阴平肝降逆法能够有效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疗效优于常用的益气活血法。研究讨论部分则重点阐述了魏教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观点(包括与当下流行观点的区别),分析了养阴平肝降逆法获效的原因,在理论层面上给予了科学的解析。第四部分:创新点设想“应用魏教授柔肝清眩汤辨病为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创新思路,并初步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及临床可行性,其进一步的工作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成。本文结尾为感谢部分及个人简历。1目的:观察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与常用的“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对比。2方法:共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43例,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71例。治疗组全部采用滋阴潜阳平肝降逆法,应用柔肝清眩汤,对照组则采用活血化瘀法,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2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了脑血管超声和临床症状相结合的方法,。3结果:两组在头晕症状及脑血管超声改善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结论:养阴平肝降逆法能够有效地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且疗效优于常用的活血化瘀法。
|
全文目录
摘要 6-9Abstract 9-13第一部分: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13-22 一 魏执真教授及其学术思想简介 13-15 二 魏教授治疗眩晕病的学术思想渊源 15-18 1 汉唐时期 15-16 2 宋代 16 3 金元时期 16-17 4 明清时期 17 5 秦伯未及魏教授早期对眩晕的认识 17-18 三 魏教授治疗胸痹病的学术渊源 18-19 四 魏执真教授治疗心悸病的学术渊源 19 五 《濒湖脉学》对魏教授的影响 19-22第二部分: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成就和临床经验的总结 22-66 一 魏教授心脑血管疾病辨证论治经验总结 22-54 1.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经验 22-37 2. 原发性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经验 37-38 3.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证证治经验 38-42 4. 扩张型心肌病辨证论治经验 42-44 5 肥厚型心肌病辨证论治经验 44-45 6. 糖尿病心脏病辨证论治经验 45-49 7. 冠心病辨证论治经验 49-52 8 脑动脉粥样硬化辨证论治经验 52-54 二 魏教授其它相关疾病辨证论治经验总结 54-60 1 多发性大动脉炎辨证论治经验 54-58 2 外感风热 58-59 3 失眠 59-60 三 魏教授心律失常辨证论治特点琐谈 60-66 1 心律失常问诊时需详问现服药物 60-62 2 须根据发作时的脉象来辨证 62-63 3 应详问患者大便情况 63-64 4 遣方用药不离理气之品 64-66第三部分:"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66-79 一 中文摘要 66 二 英文摘要 66-67 三 文献综述 67-73 四 前言 73 五 临床资料 73 六 诊疗标准 73-74 七 研究方法 74-75 八 结果 75-77 九 结论 77 十 讨论 77-78 十一 参考文献 78-79第四部分:创新点 79-81致谢 81-82个人简历 82
|
相似论文
- 天地归宁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R277.7
- SPECT脑灌注显象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R743
-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观察,R246.9
- 椎动脉型颈椎病新模型研究,R274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65例临床分析,R743.3
- TCD、CDFI、MRA对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比较,R743.3
- 电针改善前庭功能障碍所致颈性眩晕的实验研究,R246.81
- 经颅彩色多普勒综合指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检测分析,R445.1
- 补肾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55.3
-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病变分析,R743
- 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R255.3
- 升阳利窍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R246
- 痰瘀同治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R277.7
- 益气活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R277.7
- 解毒通络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R277.7
- 痰浊眩晕家兔模型的建立及巨噬细胞功能和粘附分子表达研究,R-332
- 十年住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历回顾分析及再评价,R743.3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像学诊断及敏使朗的干预作用研究,R743.3
- 痰浊眩晕家兔模型的建立及固本化痰定眩方作用的研究,R-332
- VBI与椎动脉及其周围结构关系的MSCT评价,R816.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医案、医话(临床经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