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藜芦醇对颞叶癫痫大鼠癫痫不同发作时期海马和皮层氨基酸类递质释放的影响

作 者: 李敏
导 师: 孔德虎;王烈成
学 校: 安徽医科大学
专 业: 生理学
关键词: 海人草酸 癫痫 白藜芦醇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在大鼠海马CA3中心区通过微量注射海人草酸(kainic acid, KA),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从行为学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两个方面观察颞叶癫痫大鼠癫痫不同发作时期痫样发作频率及海马和皮层氨基酸类递质释放水平的变化,分析颞叶癫痫发生、发展过程及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KA诱导的颞叶癫痫大鼠海马和皮层氨基酸类递质释放的影响,进而评价其抗癫痫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1.模型建立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20 - 260克,清洁级。水合氯醛(350 mg/kg, i.p.)麻醉动物后,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在大鼠海马CA3中心区(AP:- 4.0 mm,ML:- 4.4 mm,DV:3.8 mm)缓慢注射KA 2.5μl(0.4μg/μl),约10 min注射完毕,留针3-5 min,缝合头皮。按Racine分级法对癫痫发作程度进行分级,急性发作程度达Ⅳ级以上的大鼠用于下一步药理学实验。对照组大鼠在同样的脑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动物分组按癫痫不同发作时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分组,急性期(3 d)、平静期(14 d)、慢性Ⅰ期(60 d)及慢性Ⅱ期(60 d)。将实验动物均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癫痫模型组(KA组)、KA + Res治疗组(Res组,15 mg/kg/d)。急性期癫痫大鼠在首次急性大发作后即通过灌胃给药,每天1次,持续3 d;静止期和慢性Ⅰ期癫痫大鼠在首次急性大发作后即通过灌胃给药,每天1次,持续10 d;慢性Ⅱ期癫痫大鼠模型建立后饲养60 d后再通过灌胃给药,每天1次,持续10 d。3.行为学观察将手术后的大鼠饲养于装有视频监控的动物房内,自由进食饮水,自然采光,室温维持在23°C±1°C。每天监控8 h,每周监控5 d,对各组大鼠进行连续视频监控,从行为表现上统计癫痫不同发作时期各组大鼠痫样发作个体数。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大鼠迅速断头,冰上取出海马和皮层,电动匀浆后,加3倍体积乙腈沉淀蛋白,冷冻离心,取上清,经稀释后柱前衍生进样,色谱分析;根据出峰面积及氨基酸标准曲线,计算海马和皮层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甘氨酸(glycine, Gly)、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含量。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差异使用LSD法进行比较,实验数据以x±s表示,p <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行为学观察颞叶癫痫大鼠模型的成功率达到97.0%(62 / 64)。NS组未见任何形式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急性期:KA组大鼠痫样发作率为87.5%(7 / 8),Res组大鼠痫样发作率为75.0%(6 / 8);静止期:KA组大鼠痫样发作率为0(0 / 8),Res组大鼠痫样发作率为0(0 / 8);慢性Ⅰ期:KA组大鼠自发发作率为87.5%(7 / 8),Res组大鼠自发发作率为12.5%(1 / 8);慢性Ⅱ期:KA组大鼠自发发作率约为85.7%(6 / 7),Res组大鼠自发发作率约为71.4%(5 / 7)。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与NS组大鼠相比较,癫痫发作急性期,KA组和Res组海马Glu/GABA比值均明显升高(n = 8, P < 0.05),海马Glu/Gly及皮层Glu/GABA, Glu/Gly比值均无明显变化(n = 8);静止期,KA组和Res组海马和皮层Glu/GABA, Glu/Gly比值均无明显变化(n = 8);慢性Ⅰ期,KA组海马和皮层Glu/GABA和Glu/Gly比值均明显升高(n = 8, P < 0.05),Res组海马Glu/GABA和Glu/Gly比值明显降低(n = 8, P < 0.05),而Res组皮层Glu/GABA和Glu/Gly比值仍表现明显升高(n = 8, P < 0.05);慢性Ⅱ期,KA组和Res组皮层Glu/GABA和Glu/Gly比值均明显升高(n = 7, P<0.05);海马Glu/GABA和Glu/Gly比值无明显变化(n = 7)。结论1. Res能明显地抑制KA诱导的慢性颞叶癫痫大鼠的痫样自发发作。2. Res对KA诱导的颞叶癫痫大鼠癫痫不同发作时期海马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递质比例的失衡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2.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3. N-甲基取代吡咯类香料的合成及其卷烟加香应用研究,TQ655
  4. 营养调控对猪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S828.5
  5.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S831.5
  6.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7. 生长素对harpin蛋白激发HR的调控机制初步研究,S432.1
  8.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9.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10. 山药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55.1
  11. 稻米外观品质氮素效应的解剖学与生化学分析,S511
  12.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影响水稻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S511
  13. 丙酮酸、肌酸及丙酮酸肌酸对肉鸡氨基酸谱的影响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S831.5
  14. 日粮营养水平对前胃上皮几种氨基酸转运载体及Na~+/H~+交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S816
  15.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16. 经鼻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R742.1
  17. 联萘酚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分离,O631.3
  18. 西瓜、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西瓜连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19. 大豆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S649
  20. 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S816.17
  21. 3.0T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特发性癫痫的研究,R44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