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拟除虫菊酯多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作 者: 余桂春
导 师: 王俊平
学 校: 天津科技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多残留 拟除虫菊酯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 单克隆抗体 水样品
分类号: TS207.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对拟除虫菊酯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利用已合成出的拟除虫菊酯通半抗原制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单抗制备常规方法,得到一株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广谱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G2E7。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类型为IgG1;通过制备腹水得到具有广谱特异性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公共单克隆抗体。通过优化方法工作条件,确定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中抗体包被浓度为0.5μig/well,酶标记抗原稀释度为1:9×105,缓冲液浓度为4.5%NaCl的PBS。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实用的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dcELISA)。此法灵敏度较高,对溴氰菊酯IC50为1.8μg/L, IC15为0.24μg/L。对7种拟除虫菊酯进行交叉反应检测,结果显示,抗体对7种拟除虫菊酯均有较高的交叉反应,将溴氰菊酯交叉反应率定为100%,氯氰菊酯,氟氰胺菊酯,氰戊菊酯,苯醚菊酯,氟氰戊菊酯,甲氰菊酯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20%、90%、90%、82%、75%、60%,适用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多残留的快速检测。本实验选取了海河水作为主要检测样品,河水在过滤后,用PBS缓冲液稀释10倍后即可消除基质影响,添加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在74-108%之间,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对建立的拟除虫菊酯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进一步证明了拟除虫菊酯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具有广谱特异性,能同时检测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并且为进一步研发拟除虫菊酯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前言  9-21
  1.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9-10
    1.1.1 概述  9
    1.1.2 发展历史  9-10
    1.1.3 特性  10
    1.1.4 毒理性质  10
  1.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性质简介  10-13
    1.2.1 溴氰菊酯  11
    1.2.2 氯氰菊酯  11
    1.2.3 氟胺氰菊酯  11-12
    1.2.4 氰戊菊酯  12
    1.2.5 苯醚菊酯  12-13
    1.2.6 氟氰戊菊酯  13
    1.2.7 甲氰菊酯  13
  1.3 拟除虫菊酯的代谢途径  13
  1.4 拟除虫菊酯的检测方法  13-17
    1.4.1 分光光度法  13-14
    1.4.2 色谱法  14-15
    1.4.3 免疫分析方法  15-17
  1.5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简介  17-20
    1.5.1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原理  17
    1.5.2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主要类型  17-18
    1.5.3 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  18-20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20-21
    1.6.1 研究目的  20
    1.6.2 研究内容  20-21
2 材料与方法  21-33
  2.1 实验材料  21-23
    2.1.1 主要试剂  21-22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23
    2.1.3 试验动物和细胞  23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3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3-33
    2.2.1 半抗原的合成  23-24
    2.2.2 人工免疫原(PBA-KLH)的制备  24
    2.2.3 包被抗原(PBA-OVA)的制备  24
    2.2.4 酶标抗原(PBA-HRP)的制备  24
    2.2.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4-29
    2.2.6 抗体浓度的测定  29
    2.2.7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29-30
    2.2.8 样品基质对ELISA方法的影响分析  30
    2.2.9 仪器分析法确证  30-31
    2.2.10 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  31-33
3 结果与讨论  33-53
  3.1 抗体的制备  33-39
    3.1.1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33-37
    3.1.2 细胞融合及筛选  37-38
    3.1.3 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及亚类的鉴定  38-39
  3.2 抗体的纯化  39-40
    3.2.1 腹水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9
    3.2.2 腹水蛋白的纯度变化  39-40
    3.2.3 腹水纯化前后酶标稀释倍数的变化  40
  3.3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40-46
    3.3.1 抗体包被量和酶标抗原稀释比例的优化  40-41
    3.3.2 稀释液离子强度的确定  41
    3.3.3 稀释液pH值的确定  41-42
    3.3.4 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42-46
    3.3.5 抗体的特异性  46
  3.4 样品基质对ELISA分析的影响  46-48
    3.4.1 水样品中基质影响的消除  46-47
    3.4.2 水中的拟除虫菊酯样品检出限  47
    3.4.3 添加回收试验  47-48
  3.5 GC/ECD检测拟除虫菊酯残留  48-49
    3.5.1 GC/ECD检测拟除虫菊酯标准曲线的建立  48
    3.5.2 直接竞争ELISA检测结果与仪器分析结果的比较  48-49
  3.6 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  49-53
    3.6.1 检出限与灵敏度  49-50
    3.6.2 精密度  50-51
    3.6.3 直接竞争ELISA稳定性实验  51-53
4 结论  53-54
5 展望  54-55
6 参考文献  55-61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1-62
8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2.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3.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4.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5.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6.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7.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表达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2.65
  8.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S852.65
  9. 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482.2
  10. 氯噻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3
  11. 华东地区鸭圆环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8.32
  12. 猪TNF-α单克隆抗体制备与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TNF-α变化规律研究,S858.28
  13. H9亚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A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5.3
  14.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rSjGST的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性鉴定,R392
  15. 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S859.84
  16. 甲型H1N1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功能探索,R392.1
  17. IL-15在急性淋巴白血病中的遗传学研究和IL-1α的抗体的制备及相关研究,R733.71
  18. 针对gG基因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新型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S858.23
  19. Cd2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性及介导的效应研究,R392
  20. 手性多氯联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中的对映体分离研究,O657.7
  21. B7-1单克隆抗体对小鼠狼疮样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R593.2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食品标准与检验 > 食品污染度的测定 > 残留农药的测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