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分型及毒力分析

作 者: 申进玲
导 师: 孟江洪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PCR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 单增李斯特菌
分类号: TS207.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和单增李斯特菌是近年来导致人类疾病的两大主要病原菌。本文研究了359株食品(n=99)、人(n=105)和动物源(n=155)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主要毒力基因(志贺毒素基因stx1和stx2,凝集素基因eae和溶血素基因hlyA)、血清型和猴肾细胞毒性(所选菌株)。然后从此359株菌株中选取272株进行PCR电喷雾电离质谱(PCR Coupled to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PCR-ESI-MS)检测,测定看家基因(mdh和mutS)的五个片段和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A和aggA)的六个基因片段的碱基组成,从而对它们进行检测鉴定和分型。另外,对来源于2008年零售肉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了耐药性和分子血清组测定;通过对单增李斯特菌中的主要毒力基因包括inlC、inlJ、llsX和inlA以及流行克隆(EC)的研究,并结合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探讨了它们以及另外来源于2003年马里兰地区鸡肉和蔬菜中的30株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潜力。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在359株非O157STEC中共检出18种stx基因型,前六种分别为stx1a(61%)、stx2a(9%)、stx2dact(8%)、stx1a+stx2a(7%)、stx2c(2%)和复合变体stx2a+stx2dact(2%)。与O157STEC相比,stx2c和复合变体的比例较低。主要有四种eae变体eaeβ、eaeε1、eaeγ1和eaeγ2/θ,并且eae变体和血清型尤其是鞭毛抗原类型有很大的关系。stx2变体在eae阳性和阴性菌株中分布有很大差别:eae阳性菌株中主要含stx2a,而stx2变体在eae阴性菌株中较多样化,且stx2dact主要存在于eae阴性菌株中。猴肾细胞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含stx2b、stx2e或stx2g的菌株的毒性较低,而含stx2a、stx2c或stx2dact的菌株的毒性普遍较高。(2)不同来源的菌株所含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有很大差异。人源菌株中“六大O抗原”O26、O111、O103、 O145、 O121和O45占84%。动物源(主要为牛)菌株中O111、O103和O26占91%。而对于食源性菌株,不属于“六大O抗原”的菌株占98%。关于毒力基因,在99株食品源菌株中,大多数只含Stx2(67%),21%只含Stx1,11%同时含有Stx1和Stx2。只有一株含有eae,将近一半(45%)的菌株含有hlyA。相反,105株人源菌株中, Stx1占67%,而Stx2只占21%, Stx1+Stx2占12%,但大多数含有eae (85%)和hlyA (82%)。关于毒力基因型, stx1a+eae+hlyA在人源菌株中最流行占57%;而食源菌株中,毒力基因型呈现多样化,最常见的是stx2dact,只占不到18%。(3)食源性菌株中发现曾引起人类疾病的血清型: O113:H21、O91:H21、O104:H21、O22:H8、O45:H2、O73:H18、O113:H21、O116:H21、O121:H19、ONT:H2、ONT: H10和O91:H14,且这些菌株大多含有stx2a和(或)stx2dact+hlyA,有些菌株与临床菌株表现出一样高的猴肾细胞毒性。这些菌株具有致病潜力,需要引起重视。(4)关于PCR-ESI-MS,首先选取164株典型菌株在96孔板(Foodborne Bacteriav2)上测试从而建立毒力基因(变体)和血清型的数据库,然后对剩余的108株典型菌株进行测试,从而评估板子的检测和分型能力。对108株非O157STEC毒力基因的检测特异性如下:100%(stx1、eae和aggA),对于stx2和hlyA来说分别是99%和96%。另外,此方法还能够分辨出stx1的主要变体(stx1a和stx1c),对于stx2基因来说,它能够把与严重疾病高度相关的stx2变体(stx2a/stx2c/stx2dact)和其他变体(stx2b、stx2e和stx2g)区分开。对于存在于同一株菌中的多个不同stx1或stx2基因变体也能够检测出来。此外,由于以下几种重要血清型含有独特的看家基因碱基组成,因此此方法还能将它们分别辨别出来: O91:H14、O103:H25、O145:H28/NM、O113:H21和O104:H4。另外,由于菌株所含有的看家基因和毒力基因碱基组成差异,此方法能够将菌株分为具有不同致病潜力的组。这种高通量的方法在STEC的检测、鉴定和分型中非常有前景,尤其是对具有高致病潜力的STEC的筛选中更加有优势。(5)来源于2008年近700份生肉中,李斯特菌占20%,共检出三个种:单增李斯特菌(10%)、威尔斯李斯特氏菌(9%)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2%)。关于单增李斯特菌,最常见的血清型为1/2a,3a (33%),以下依此为1/2c,3c (27%)、1/2b,3b,7(22%)、4b,4d,4e (16%)和4a,4c (2%)。世系II菌株(60%)比世系I菌株(39%)常见,只发现一株(1%)属于世系III。大多数单增李斯特菌株对所测的抗生素敏感,但表面出对四环素(4.5%)、环丙沙星(4.5%)和呋喃咀啶(10.5%)较低的耐药率。另外,61%和85%的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呋喃咀啶中介耐药。未发现多重耐药(耐两种及以上抗生素)菌株。世系I(3/26)中比世系II (9/40)中含有较少的耐药菌株。(6)对来源于2008年马里兰零售肉中的67株单增李斯特菌和来源于2003年马里兰州的30株单增李斯特菌(24株来源于生鸡肉,6株来源于蔬菜)的毒力基因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一株世系III菌株,所有单增李斯特菌都含有inlC和inlJ;李斯特菌溶血素S (LLS)阳性菌株中大多数(11/12)属于世系I,而另外的一株菌株属于世系III。五个属于分子血清组4b,4d,4e的菌株(两个来源于火鸡肉、三个来源于蔬菜)属于流行I (ECI)。共发现有四种与分子血清组相关的突变类型,可导致inlA终止密码子提前。PFGE和inlA序列分析结果高度相似,且分别在分子血清组1/2a,3a和4b,4d,4e中发现有不同致病潜力的菌株组。来源于零售肉和蔬菜中的一些菌株属于ECI,含有inlC、 inlJ和LLS,且具有功能性的InlA,这表明他们可能会引起人类疾病。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3-37
  1.1 大肠杆菌特性及分类  13-16
    1.1.1 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  13-14
    1.1.2 大肠杆菌的多样性  14
    1.1.3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类  14-16
  1.2 STEC研究进展  16-27
    1.2.1 STEC的历史  17
    1.2.2 非O157 STEC的临床重要性  17-19
    1.2.3 非O157 STEC的主要致病因子  19-21
    1.2.4 非O157 STEC血清型  21-22
    1.2.5 毒力基因和血清型结合评估STEC致病潜力  22-23
    1.2.6 STEC快速检测、鉴定和分型方法  23-24
    1.2.7 PCR电喷雾电离质谱对微生物的检测与分型  24-26
    1.2.8 PCR-ESI-MS鉴定食源性致病菌目标基因的选择  26-27
  1.3 单增李斯特菌研究进展  27-33
    1.3.1 单增李斯特菌特性  27
    1.3.2 流行病学  27-28
    1.3.3 致病机理  28-29
    1.3.4 耐药性  29-30
    1.3.5 分型方法  30-32
    1.3.6 关键毒力因子  32-33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33-37
    1.4.1 食品、人和动物源非O157 STEC菌株基因型和猴肾细胞毒性分析  33-34
    1.4.2 PCR-ESI-MS对非O157 STEC菌株的快速检测和分型  34
    1.4.3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特性和致病性研究  34-37
第二章 食品、人和动物源非O157 STEC菌株基因型和猴肾细胞毒性分析  37-60
  2.1 材料和方法  37-45
    2.1.1 材料  37-39
    2.1.2 方法  39-45
  2.2 结果与分析  45-56
    2.2.1 所有菌株中毒力基因携带基本情况  45-46
    2.2.2 食品、人和动物源菌株的O血清组分布  46-47
    2.2.3 食品、人和动物源菌株stx基因型和毒力基因型分布  47-49
    2.2.4 O抗原类型与毒力因子之间的关系  49-50
    2.2.5 食品中STEC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型  50-51
    2.2.6 stx亚型与血清型、来源以及eae之间的关系  51-54
    2.2.7 eae亚型的多样化以及与血清型的关系  54
    2.2.8 猴肾细胞毒性测试  54-56
  2.3 讨论  56-58
  2.4 小结  58-60
第三章 PCR-ESI-MS对非O157 STEC菌株的快速检测和分型  60-74
  3.1 材料与方法  60-64
    3.1.1 材料  60-61
    3.1.2 方法  61-64
  3.2 结果与分析  64-71
    3.2.1 毒力基因分析  64-66
    3.2.2 PCR-MS对数据库中STEC的分型效果  66-69
    3.2.3 PCR-MS对STEC血清型的识别  69-71
    3.2.4 对志贺氏菌的检测  71
  3.3 讨论  71-73
  3.4 小结  73-74
第四章 零售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调查及特性研究  74-84
  4.1 材料与方法  74-78
    4.1.1 材料  74-75
    4.1.2 方法  75-78
  4.2 结果与分析  78-81
    4.2.1 李斯特菌污染情况  78
    4.2.2 单增李斯特菌分子血清组及世系分布  78-79
    4.2.3 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性  79-81
  4.3 讨论  81-82
  4.4 小结  82-84
第五章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子分型及毒力潜力分析  84-97
  5.1 材料与方法  84-88
    5.1.1 材料  84-85
    5.1.2 方法  85-88
  5.2 结果  88-94
    5.2.1 毒力因子分析  88-89
    5.2.2 PFGE和inlA序列分析  89-94
  5.3 讨论  94-95
  5.4 小结  95-97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97-100
  6.1 结论  97-98
  6.2 展望  98-100
参考文献  100-119
致谢  119-120
作者简介  120-121

相似论文

  1. 进口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监测与风险分析,R155.5
  2. 单增李斯特菌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研究,TS201.3
  3.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增李斯特菌的同步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R155.5
  4. 单增李斯特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接合转移的研究,S852.61
  5. 抗单增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制备方法的研究,R392.1
  6.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S854.4
  7. 单增李斯特菌在肉牛屠宰过程中的流行特点及其热失活模型的建立,R155.5
  8. 葡萄酒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抗菌活性研究,TS262.6
  9. 免疫磁珠的制备及其富集、分离单增李斯特菌的研究,R392.1
  10.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R392.1
  11. 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分布及其内化素基因分布研究,R155.5
  12. 模拟标本中单增李斯特菌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单增李斯特菌多位点序列分型,R155.5
  13. 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IPI-1基因分布和致病力研究,R155.5
  14. 淡水水产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双重PCR检测及基因分型,TS254.7
  15. 出口菜卷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分析研究,TS201.6
  16. 单增李斯特菌及溶血素O与葡萄球菌三种肠毒素免疫胶体金检测技术研究,S852.611
  17. 食源性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氏菌分布及其内化素基因亚型分类研究,TS201.3
  18. 四种病原菌的xMAP液态芯片多重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S854.43
  19. 植物提取物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及乳化香肠的品质影响,R155.5
  20. 熟肉制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R155.5
  21. 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TS201.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食品标准与检验 > 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