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辽河平原光、热、水资源的变化及其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作 者: 梁怀宇
导 师: 杨恒山
学 校: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玉米 生产潜力 西辽河平原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将对农业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鉴于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西辽河平原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主产区的实际,本文以通辽、开鲁和扎鲁特气象站的资料为代表,采用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气候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1951-2008年西辽河平原光、热、水资源的演变特征,并对研究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业用水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机制法”逐年计算玉米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分析玉米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并对玉米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51-2008年,年和生长季的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均呈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减少速率为6.56h·(10a)-1,生长季日照时数减少速率为9.75h·(10a)-1。年日照百分率呈双波型变化。(2)1951-2008年,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无霜冻期、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及对应积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仅极端最高气温、≥0℃持续日数的趋势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最低气温增温趋势最为明显,其趋势系数为0.85(P<0.01):≤-20℃和≥30℃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中,≤-20℃日数减少趋势显著,趋势系数为0.61(P<0.01):年平均温度在1991年前后发生突变。(3)1951-2008年,年降水量、蒸发量、≥50mm降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变化呈双波型,在1971和1995年发生两次突变,且都是由多雨期转为少雨期:蒸发量在波动中减小,其趋势系数为0.33(P<0.01)。1978年以来,地下水埋深、超采区和漏斗区面积均明显增加;主要河道入境径流量减少;西辽河通辽站进入21世纪持续断流:农业用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农业用水比例呈下降趋势。(4)1951-2008年光合、气候生产潜力均呈下降趋势,其趋势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光温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其上升趋势并不明显:气候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的差值逐渐缩小。(5)鉴于西辽河平原气候变暖显著,玉米生产应采取适时早播、晚收,增加中晚熟品种比例,麦后复种青贮玉米等措施,以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增加。在降水减少的背景下,通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应对干旱化的加剧,充分挖掘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10
1 前言  10-15
  1.1 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  10-11
    1.1.1 全球气候变化事实与趋势  10
    1.1.2 中国气候变化事实与趋势  10-11
    1.1.3 东北气候变化事实与趋势  11
  1.2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11-14
    1.2.1 气候变化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11-12
    1.2.2 气候变化对品种布局的影响  12
    1.2.3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12-13
    1.2.4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13-14
  1.3 气候变化和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综述  14
    1.3.1 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  14
    1.3.2 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方法  14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4-15
2 资料与方法  15-19
  2.1 资料来源  15
  2.2 研究方法  15-19
    2.2.1 气候资料序列的线性趋势方法  15
    2.2.2 气候突变的计算方法  15-17
    2.2.3 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  17-19
    2.2.4 数据处理软件  19
3 结果分析  19-51
  3.1 光资源变化  19-23
    3.1.1 日照时数变化  19-21
    3.1.2 照百分率变化  21-23
  3.2 热量资源变化  23-38
    3.2.1 年平均气温变化  23-26
    3.2.2 年平均气温突变检验  26
    3.2.3 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  26-28
    3.2.4 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  28-30
    3.2.5 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  30-31
    3.2.6 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  31
    3.2.7 ≤-20℃日数变化  31-32
    3.2.8 ≥30℃日数变化  32-33
    3.2.9 无霜冻期变化  33-34
    3.2.10 界限温度的持续日数及对应积温变化  34-38
  3.3 水资源变化  38-48
    3.3.1 年平均降水量及各季降水量变化  38-41
    3.3.2 积温降水比  41
    3.3.3 年平均降水量突变检验  41-42
    3.3.4 降水量≥-50mm日数变化  42
    3.3.5 蒸发量变化  42-45
    3.3.6 地下水埋深变化  45-46
    3.3.7 河道径流量及断流变化  46-47
    3.3.8 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比例变化  47-48
  3.4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  48-51
    3.4.1 光合生产潜力  48-49
    3.4.2 光温生产潜力  49-50
    3.4.3 气候生产潜力  50
    3.4.4 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差值  50-51
    3.4.5 气候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比较  51
4 玉米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探讨  51-59
  4.1 改革栽培耕作措施,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增加  51-53
    4.1.1 适时早播、晚收  51-52
    4.1.2 增加中晚熟品种种植比例  52-53
    4.1.3 麦后复种青贮玉米  53
  4.2 发展节水农业和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积极应对干旱化的加剧  53-59
    4.2.1 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53-55
    4.2.2 推广旱作农业节水技术  55-56
    4.2.3 加强人工增雨作业  56-59
参考文献  59-63
致谢  63-64
作者简介  64-65

相似论文

  1.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2.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S513
  5.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6.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7. 两种赤眼蜂寄生行为的比较及种间竞争的研究,S476.3
  8.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9.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10.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11.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12.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3.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4.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5.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16.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17.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18.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19. 除草剂溴苯腈与硝磺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S481.8
  20. 6个双列杂交玉米亲本及其杂交株系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分析,S513
  21. 玉米四交群体株型及生育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S51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