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季铵盐插层剥离α-磷酸锆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作 者: 王彬彬
导 师: 郭灿雄
学 校: 北京化工大学
专 业: 化学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相互作用 α-磷酸锆 四甲基铵 插层 剥离
分类号: O61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层状α-磷酸锆(α-ZrP)的插层复合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磷酸锆在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季铵盐插层α-ZrP作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前躯体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本文运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并辅以XRD、IR、TG等方法对四甲基铵(TMA)离子插层、剥离层状α-ZrP过程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有效地区分插层复合物中客体在层内、外的不同状态。在插层及插层导致的层板剥离的复合物的固体13C NMR谱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状态的甲基共振峰,分别代表了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弱。δ55.2代表的插层状态的铵离子与主体的相互作用较强,运动受限,其中甲基的1H和13C的交叉极化效率较高,甲基碳的交叉极化效率TCH较短;而δ55.9代表的层外吸附状态的季铵盐离子的甲基运动性强, 1H和13C的交叉极化效率低,TCH较长。在13C的纵向弛豫时间T1的测定中,δ55.9代表的层外吸附的客体甲基T1较长,客体的运动性强;δ55.2代表的层内相互作用的客体的运动性弱,甲基T1较短。通过不同样品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处理后测定的固体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对其中代表不同状态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谱峰进行了归属。在复合物的31PMAS NMR谱中,除α-ZrP的δ-18.7的特征峰外,出现了δ-21.8的共振峰,对应于13C CP/MAS NMR谱中的δ55.2,此时层板与四甲基铵离子相互作用,同时与两分子水形成氢键。样品经过高温处理脱水后,在碳谱中甲基化学位移由δ55.2迁移到δ57.0。同时在31P MAS NMR谱中,伴随着δ-21.8的消失出现了δ-13.4谱峰。其对应的状态为P-O-N(CH3)4+,是由与层板有氢键作用的两分子水脱除导致的。样品磷谱中出现的其他共振峰同层板与不同数量的水分子形成强度和形式不等的氢键作用相关。提出了α-ZrP和TMA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模型。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4
第一章 绪论  14-32
  1.1 层状化合物的研究及进展  14-15
    1.1.1 层状化合物的分类  14
    1.1.2 层状化合物的应用  14-15
  1.2 磷酸锆的结构性能及其制备研究进展  15-20
    1.2.1 磷酸锆的分类及其结构  15-17
    1.2.2 层状α-磷酸锆特点及应用  17-20
  1.3 固体核磁共振(Solid State NMR)在层状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20-31
    1.3.1 引论  20
    1.3.2 固体核磁共振简介  20-22
    1.3.3 固体核磁共振的研究对象  22
    1.3.4 固体核磁在研究层状材料中的应用  22-26
    1.3.5 固体核磁在研究α-ZrP类材料中的应用  26-31
  1.4 本课题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31-32
第二章 季铵盐插层剥离α-磷酸锆的制备  32-36
  2.1 引言  32
  2.2 实验部分  32-36
    2.2.1 实验药品  32
    2.2.2 实验仪器  32-33
    2.2.3 测试条件  33-34
    2.2.4 α-磷酸锆的制备  34
    2.2.5 季铵盐插层剥离α—磷酸锆样品的制备  34-36
第三章 固体核磁共振法区分插层复合材料层内外客体  36-44
  3.1 引言  36-37
  3.2 结果与讨论  37-42
    3.2.1 插层前后TMA的~(13)C CP/MAS NMR谱的比较  37-38
    3.2.2 样品碳谱的比较  38-39
    3.2.3 样品水洗前后碳谱比较  39-40
    3.2.4 不同交叉极化时问的~(13)C CP/MAS NMR谱  40-41
    3.2.5 样品~1H和~(13)C的交叉极化效率T_(CH)  41
    3.2.6 样品~(13)C的纵向弛豫时间T_1的测定  41-42
  3.3 结论  42-44
第四章 季铵盐插层剥离α-磷酸锆的研究  44-60
  4.1 引言  44-46
  4.2 实验部分  46
    4.2.1 插层剥离样品的制备  46
  4.3 结果与讨论  46-56
    4.3.1 样品的XRD表征  46-47
    4.3.2 插层和剥离样品~(13)C CP/MAS NMR谱  47-48
    4.3.3 插层和剥离样品~(31)P MAS NMR谱  48-50
    4.3.4 胶体样品的表征  50-52
    4.3.5 插层剥离的过渡状态  52-53
    4.3.6 样品不同交叉极化时间的~(31)P CP/MAS NMR谱  53
    4.3.7 磷谱中谱峰的解释  53-56
    4.3.8 作用形式  56
  4.4 TG-DTG探究  56-58
  4.5 IR分析  58-59
  4.6 结论  59-60
第五章 结论  60-62
  5.1 论文的结论  60
  5.2 论文的创新点  60-62
参考文献  62-68
致谢  68-70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0-72
导师和作者简介  72

相似论文

  1. 环氧分子在碳纤维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TB332
  2.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S562
  3. 酸模根际产铁载体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与矿物相互作用,Q93-33
  4.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5.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重复单元ORF94的序列差异分析及囊膜蛋白的相互作用,S945.1
  6.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筛选肝核因子HNF3β相互作用蛋白质及初步功能研究,R341
  7. 核蛋白NDP52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的研究,R363
  8. 卷曲螺旋蛋白52与TRAF6及其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对NF-κB通路的影响研究,R363
  9. 抗重金属汞、铜、锌单抗可变区序列的克隆鉴定、真核表达及三维模拟,X171.5
  10. IHHN、TS的流行病学调查和TSV结构蛋白VP1、VP3相互作用的研究,S945
  11. 咪唑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簇集和微观结构研究,O645.1
  12. 离子液体对壳聚糖溶解性能的研究,O636.1
  13. 体外预测己烯雌酚引起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R96
  14.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R96
  15. 非生物胁迫对三种泥炭藓生长与植物相互作用的影响,Q945.78
  16. 烷基甜菜碱复合体系溶液性质的研究,TQ423.3
  17.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铁卟啉和去铁胺之间的相互作用,R96
  18. 基于MEMS技术的微加热板的设计与制作,TK172
  19. 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用超低轮廓电解铜箔的研究,TN41
  20. 芯片剥离过程分析及其机构构构,TP391.44
  21.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PARP-1在VDR转录调节中作用的研究,R54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 > 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