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聚碳酸酯间歇反应过程建模

作 者: 于飞
导 师: 李玉刚
学 校: 青岛科技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界面缩聚 反应动力学 数学模型
分类号: TQ32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典型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综合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PC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两类,即界面缩聚光气法和熔融酯交换法,前者反应温度低、能量消耗少,可以获得多种级别的聚碳酸酯产品,用于世界上约90%的PC工业生产。PC工业生产主要采用界面缩聚光气法,即双酚A(BPA)和光气在有机相与水相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目前,聚碳酸酯的生产大多采用间歇式的生产方式。由于操作过程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各批次之间的产品分子量波动比较大,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如果对每批次反应过程的分子量进行监控,当发现某个时刻的分子量偏离正常值,及时对进料流量进行调整,使得最终产品分子量达到正常值,这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先进过程控制(也称先进控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控制技术,能够实现这种分子量的监控与调节,但是这种控制手段必须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因此,建立聚碳酸酯反应过程的动态模型意义重大。首先,本文深入分析了聚碳酸酯聚合过程的反应机理,聚碳酸酯的反应过程表观速率由反应速率和传质速率共同决定,研究了双酚A钠盐、苯酚和光气在水相和有机相的传质速率和反应速率,根据反应机理建立了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结合矩速率方程及对流传质模型,建立了界面缩聚合成聚碳酸酯的反应过程模型。其次,根据中试试验数据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确定,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将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与中试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得到的聚碳酸酯数均分子量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证明了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能够描述真实反应过程。最后,采用建立的聚碳酸酯反应过程模型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BPA钠盐和光气进料速度、苯酚含量等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有机相和水相中的物质含量、数据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用于反应过程分子量的调节与控制,为先进控制在PC合成过程中的应用提供模型或数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11
1 文献综述  11-27
  1.1 聚碳酸酯简介  11-18
    1.1.1 聚碳酸酯的结构  11-13
    1.1.2 聚碳酸酯的性能及应用  13-14
    1.1.3 聚碳酸酯的合成工艺  14-18
  1.2 聚碳酸酯合成过程的建模  18-20
    1.2.1 化工过程建模  18-19
    1.2.2 聚碳酸酯合成过程的建模与控制  19-20
  1.3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20-26
    1.3.1 机理建模  20-22
    1.3.2 黑箱模型  22-24
    1.3.3 灰箱模型  24-26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6-27
2 聚碳酸酯的界面缩聚法合成工艺  27-35
  2.1 界面缩聚法  27-29
    2.2.1 界面缩聚法基本概念  27
    2.2.2 界面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  27-29
  2.2 界面缩聚法合成聚碳酸酯的影响因素分析  29-31
    2.2.1 催化剂问题  29-30
    2.2.2 有机相溶剂问题  30
    2.2.3 pH值  30
    2.2.4 物料摩尔比问题  30
    2.2.5 分子量控制问题  30-31
    2.2.6 氢氧化钠的用量问题  31
    2.2.7 其它因素  31
  2.4 聚碳酸酯间歇反应过程描述  31-32
  2.5 小结  32-35
3 聚碳酸酯反应过程建模  35-49
  3.1 反应过程机理分析  35-38
  3.2 模型假设  38-39
  3.3 反应动力学模型  39-46
    3.3.1 速率方程  39-41
    3.3.2 矩速率方程  41-45
    3.3.3 反应动力学模型  45-46
  3.4 聚碳酸酯的分子量模型  46-47
  3.5 小结  47-49
4 数学模型的求解及验证  49-53
  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49
  4.2 模型求解  49-50
  4.3 模型验证  50-51
  4.4 小结  51-53
5 数学模型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53-61
  5.1 进料速度对反应的影响  53-56
    5.1.1 不同进料速度下,两相中BPA钠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53-54
    5.1.2 不同进料速度下,分子量随时间的变化  54-55
    5.1.3 不同进料速度下,两相中苯酚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55-56
  5.2 苯酚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56-57
  5.3 进料速度变化对分子量的调节作用  57-59
    5.3.1 分子量偏小时的调节过程  57-58
    5.3.2 分子量偏大时的调节过程  58-59
  5.4 小结  59-61
6 结论  61-63
  6.1 结论  61
  6.2 展望  61-63
参考文献  63-67
致谢  67-6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8-69
独创性声明  69

相似论文

  1. 高职院校教学效果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G712.4
  2.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间接成像,Q2-3
  3. 熔融酯交换法制备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研究,TQ323.41
  4. 行星驱动式深松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S222
  5. 某集团公司西部地区成品油一次配送优化系统应用研究,F426.22
  6.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广告媒体组合策略研究,F713.8
  7. 深水软管滚筒驱动装置结构及液压系统的研究,TE973
  8. 小型无人搜救飞艇的控制系统研究,V249.1
  9. 食管肿瘤放疗体积演化实验与动力学模型,R735.1
  10.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与决策研究,TV213.4
  11. 滑枕内孔加工表面粗糙度光纤式测量技术研究,TG84
  12. 光亮型聚丙烯酸酯的合成与应用,TQ630.4
  13. 环已烯水合反应强化的作用原理研究,O643.32
  14. 酸烯酯化合成乙酸叔丁酯动力学研究,TQ225.24
  15. H2+O2直接法催化合成H2O2催化剂研究,TQ123.6
  16. 二并哌嗪合成工艺和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TQ25
  17.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TQ323.8
  18. 混合C4中异丁烯水合反应动力学研究,O643.32
  19. 聚碳酸酯/聚乳酸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TQ322.3
  20. 熔融酯交换合成聚碳酸酯预聚体的实验研究,TQ323.41
  21. 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合成聚碳酸酯工艺与封端剂的研究,TQ323.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 > 缩聚类树脂及塑料 > 聚酯树脂及塑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