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作 者: 曲国栋
导 师: 刘国斌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大兴安岭地区 旅游业发展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旅游业是我国目前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因此,旅游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旅游业能够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创汇增收,帮助欠发达地区消除贫困,因此,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兴安岭地区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对大兴安岭而言有着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从长期以来,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全国较为落后的水平上,因此在全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分析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区位理论、旅游形象理论为基础,大胆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大兴安岭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漠河北极、呼中国家自然保护区、界江、白银纳鄂伦春族风情等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但是在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缺乏一个特点鲜明、有吸引力的旅游地整体形象;客源市场拓展乏力,市场仅仅处于初级的起步阶段;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无法吸引较大规模的旅游者;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知名度都较低;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促销活动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开发等。此外,从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目前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对大兴安岭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纯净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降雪,特殊的民族风情是大兴安岭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其落后的内外交通、薄弱的区域经济基础也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长春——哈尔滨一带冰雪森林旅游目的地的截留和呼伦贝尔市冰雪森林旅游的分流给大兴安岭旅游业带来了挑战,但是生态旅游、天保工程及低碳经济也为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旅游管理制度、制定旅游政策与法规、培育旅游市场、旅游市场营销、基础设施及人才培养建设和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兴安岭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在旅游管理体制的建立中,要统筹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做到均衡发展。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尚无一项专门的旅游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要把旅游业作为实施“天保工程”的重要转产项目并将其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地区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就要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依法管理地区旅游业来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科学规划旅游资源,突出旅游资源差异;打造多元化产品,提升资源品位;展开区域合作,共组品牌旅游线路三个方面加大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培育。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可以通过全方位大覆盖广告宣传来提高营销水平和效果,并借助各种活动提升大兴安岭旅游目的地新形象。此外,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业的水平;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为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发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1章 前言  11-21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4
    1.1.1 研究背景  11-12
    1.1.2 研究目的  12-13
    1.1.3 研究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8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4-16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6-18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8-20
    1.3.1 主要内容  18-19
    1.3.2 研究方法  19-20
  1.4 可能的创新  20-21
第2章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有关理论  21-25
  2.1 旅游业相关概念  21-22
    2.1.1 旅游业  21
    2.1.2 区域旅游业  21
    2.1.3 区域旅游合作  21-22
  2.2 相关理论  22-25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3
    2.2.2 区位理论  23
    2.2.3 旅游形象理论  23-25
第3章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25-33
  3.1 大兴安岭地区基本情况  25-27
    3.1.1 行政区划  25-26
    3.1.2 资源赋存  26
    3.1.3 经济基础  26-27
    3.1.4 民族  27
  3.2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27-33
    3.2.1 旅游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27-29
    3.2.2 旅游市场基本情况分析  29-31
    3.2.3 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33
第4章 影响大兴安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33-40
  4.1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33-34
    4.1.1 神州北极在全国具有垄断地位  33
    4.1.2 大森林、大界江、大湿地、大冰雪浓缩了黑龙江省的自然特征  33
    4.1.3 鄂伦春特殊的民族风情  33-34
  4.2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34
    4.2.1 落后的内外交通  34
    4.2.2 薄弱的区域经济基础  34
  4.3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34-36
    4.3.1 生态旅游成为时尚  34
    4.3.2 天保工程  34-35
    4.3.3 低碳经济  35-36
  4.4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挑战  36-40
    4.4.1 长春——哈尔滨一带冰雪森林旅游目的地的截留  36-38
    4.4.2 旅游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38
    4.4.3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挑战  38-40
第5章 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0-57
  5.1 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  40-41
    5.1.1 宏观管理体制  40-41
    5.1.2 微观管理体制  41
  5.2 制定旅游政策与法规  41-43
    5.2.1 旅游产业政策  41-42
    5.2.2 旅游产业法规  42-43
  5.3 旅游市场发展培育对策  43-47
    5.3.1 科学规划旅游资源,突出旅游资源差异  43
    5.3.2 打造多元化产品,提升资源品位  43-46
    5.3.3 展开区域合作,共组品牌旅游线路  46-47
  5.4 发展营销对策  47-50
    5.4.1 形象定位与推广  47-48
    5.4.2 加强品牌建设与传播工程建设  48
    5.4.3 全面解读目标市场  48-49
    5.4.4 运用事件影响提升大兴安岭地区的形象认知度  49
    5.4.5 提倡绿色营销  49
    5.4.6 价格—需求调控  49-50
  5.5 加强基础设施及人才培养建设  50-54
    5.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业的水平  50-53
    5.5.2 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53-54
  5.6 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54-57
    5.6.1 自然类旅游资源保护  54-55
    5.6.2 人文类旅游资源保护  55-57
第6章 结论  57-58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JSP环境下成套订单研究,F273
  2.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5.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6.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7.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8.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9.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0.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11.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2.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13. 军事演习中工兵团工程装备维护保障资源配置研究,E251.2
  14.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15.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6.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17.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8.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9.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20.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21.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