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物流金融协同的存货质押价值风险研究

作 者: 罗小燕
导 师: 洪国彬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物流金融 存货质押 质押率 价值风险 物流金融超市
分类号: F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国内中小企业数目庞杂,其创造的产值也已稳居半壁江山,但这却没有改变其融资困难的局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小企业的动产比重过高,能抵押的固定资产却很少;二是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难以准确衡量。另外,随着我国进一步参与世界经济舞台及改革开放程度的加大,国外金融机构不断涌入,并大肆挤占国内金融市场,致使国内金融机构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除此之外,国内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物联网的出现,物流企业仅仅靠开展低端的物流服务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步伐。而物流金融服务正是基于这样的变革环境,有效的将三方重组,整合相关资源,并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从而成为各行业追逐的新利润源泉。而针对物流金融服务的研究,已成为现阶段国内外金融业、物流业共同关注的热门问题。首先在定性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比如物流金融服务的概念、运作模式、收益及风险等方面;其次在定量研究方面,只有很少一部分学者涉猎其中。基于上述原因,国内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关键还在于如何防控参与方的风险以及收益与风险匹配等问题。基于这种状况,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定量方面衡量了物流金融协同过程中存货质押价值风险,使其变得更加可控。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物流金融超市的新型存货质押模式,从而将三方模式有效转化为双方模式。该模式中存在的两个参与方为信贷方和融资方,而忽略银行和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将两者作为统一的信贷方,中小企业则作为融资方。在该模式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债项两个维度出发,综合考虑参与方的成本和收益函数,并以此来构建量化风险的决策模型,即在风险系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追求信贷方期望收益的最大化。最后结合案例,在物流金融超市的新型模式下,探究该风险决策模型的有效性,进而优化该风险决策模型,使其更加与实际吻合,关键还是为信贷方提供一个可以量化质押物风险的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1章 绪论  7-28
  1.1 研究背景  7-18
    1.1.1 问题引入  7-13
      1.1.1.1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7-9
      1.1.1.2 银行业竞争的需求  9-10
      1.1.1.3 物流企业产业升级的需求  10-13
    1.1.2 物流金融发展状况  13-16
      1.1.2.1 国外物流金融发展轨迹  13
      1.1.2.2 国内物流金融的发展轨迹  13-14
      1.1.2.3 物流金融创新轨迹  14-16
    1.1.3 研究的关键因素  16-18
      1.1.3.1 主体的选择  16-17
      1.1.3.2 债项的考核  17-18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8-22
    1.2.1 国外文献综述及研究动态  18-20
    1.2.2 国内文献综述及研究动态  20-22
  1.3 研究意义  22-25
    1.3.1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22-23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23-25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25-26
  1.5 论文的创新点  26-28
第2章 基于物流金融协同的存货质押价值风险控制  28-37
  2.1 基于物流金融协同的存货质押商业模式  28-31
    2.1.1 现有的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28-29
    2.1.2 构建存货质押新型模式——物流金融超市模式  29-31
      2.1.2.1 运作流程  30-31
      2.1.2.2 收益及风险分析  31
  2.2 基于物流金融协同的存货质押风险识别  31-37
    2.2.1 风险来源  31-33
    2.2.2 度量指标的选取  33-34
    2.2.3 影响因素分析  34-37
第3章 基于物流金融协同的存货质押价值风险决策模型  37-52
  3.1 模型假设  37-38
  3.2 模型构建  38-51
    3.2.1 借贷双方的收益函数  38-40
    3.2.2 信贷方的风险约束条件  40-41
    3.2.3 构建存货质押价值风险决策模型----最优质押率确定模型  41-43
    3.2.4 风险决策及最优质押率的确定  43-44
    3.2.5 不同分布下的最优质押率的确定  44-51
  3.3 模型小结  51-52
第4章 案例  52-61
  4.1 案例分析  52-58
    4.1.1 数据处理  52-56
    4.1.2 在静态质押方式下的风险衡量——质押率的确定  56-58
  4.2 模型修正  58-61
    4.2.1 模型的不足之处  58-59
    4.2.2 模型的改进及优化  59-61
第5章 总结  61-64
  5.1 主要研究结论  61-62
  5.2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62-64
    5.2.1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62-63
    5.2.2 研究展望  63-64
参考文献  64-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辽宁邮政物流业运营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F259.2
  2. 广州市建材发展有限公司物流金融发展对策研究,F426.92
  3. 基于统一授信模式的存货质押融资决策与风险分析,F832.4;F224
  4. 基于物流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研究,F252;F832.2
  5. 存货质押融资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研究,F832.2;F224
  6. 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存货质押融资策略研究,F259.23
  7. 水电厂年度合约电量划分及风险控制研究,F224;F426.91
  8. 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项目风险管理探析,F832.2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银行的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研究,F252
  10. 金融衍生工具使用效果分析,F275
  11. Shapley值法在物流金融产品定价中的应用研究,F832.7;F224
  12.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效率评价研究,F224
  13. 基于仓单质押的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F259.2
  14. 商业银行视角下物流金融营销策略研究,F252;F274
  15. 基于TRIZ理论的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系统性创新研究,F832
  16. 第四方物流参与下的物流金融创新研究,F259.2
  17.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风险控制研究,F233
  18. 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259.2
  19. 物流金融风险度量及控制研究,F259.2;F224
  20. 我国物流金融业发展研究,F832.3
  21. 基于物流金融的乡镇企业融资研究,F27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物资经济 > 物资流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