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作 者: 赵瑜
导 师: 余海宗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内部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分类号: F275;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6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际上,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大型企业的财务欺诈案件就层出不穷,这当中,引起轰动最大的当数世通公司(WorldCom)了。世通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问题,但很长时间并没有被人发觉,最后还是公司自己的内部审计师Cynthia Cooper渐渐发现到一些关于舞弊的迹象。这件事情的发生让人们真正重视起内部审计来,认为其是公司治理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ⅡA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专门研究内部审计理论,主导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走向的职业组织。该协会在1999年为内部审计给出了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该定义的特点是对内部审计为公司治理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到了2002年4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写了一篇名为《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的文章,并将它向当时的美国国会提交,这篇文章的核心在于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所应该必需的四个最基本的主体,它们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管理层以及董事会,并提出只有这四个主体互相配合,发挥协同效应,公司的治理结构才能叫做健全。随后,蜚声国际的《萨班斯法案》在美国颁布,它标志着内部审计正式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部分,为其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萨班斯法案颁布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对在其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在其公司治理中加入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主要负责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问题给出评价,并将这些信息报告给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和执行管理层。在中国,2002年,上市公司被证监会规定必须建立内部审计部门。2003年3月4日,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签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第十七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业务质量,并依法接受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检查和评估。”2005年下旬,“第5届海峡两岸内部审计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这个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承办的研讨会确定的主题便是“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无疑,从《萨班斯法案》的横空出世、纽约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必须加入内部审计部门的新规定,到中国国内相关制度规定的相继问世,标志着内部审计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同样是一系列让世人震惊的公司巨额财务舞弊丑闻的爆发,也引发了国内外理论界对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盈余管理的思考和研究,发展至今,从规范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现阶段其仍然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众所周知,盈余信息是盈余管理的最直接对象,而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所以笔者很自然地想到,盈余管理是否与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存在某种联系呢?笔者对盈余管理是否或多或少地被内部审计所制约或者换言之,内部审计的存在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对公司的盈余管理有防范作用,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基于此,本文在对内部审计及盈余管理的理论进行探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来分析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作用,即通过实证数据说明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越卓越,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就越收敛,盈余管理水平越低。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选用扩展的Jones模型(陆建桥模型)作为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选取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连续三年(2007年—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得出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控性应计利润的测度,并以此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来检验其与解释变量——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的关系,从而得到了高质量的内部审计与低水平的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的结论。最终,通过对实证结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本文主要结论并指出了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未来方向。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纵观国内文献,笔者发现探讨盈余管理和内部审计之间关系的文章大多停留在规范分析阶段,实证检验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评价内部审计质量时,相关数据受到当前中国信息披露情况的限制比较难搜集,即便搜集到了,在进行相关数据处理时,缺乏标准,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大,而本研究的出现,可以拓展内部审计的研究范围,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使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披露更加受到重视。同时,对比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笔者发现,对于盈余质量和内部审计的关系,国外学者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国内学者,这反映了中国上市公司确有必要加强其治理水平。二是由于一直缺乏公认的衡量内部审计的规范指标,国内学者在进行各种实证研究时较少涉及内部审计的问题。本文首次利用内审管理模式即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内审部门规模以及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三个指标作为内部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并运用分别赋值打分再加总的方法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量化,从而揭示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丰富中国对内部审计和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本文在研究盈余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时所采用的模型是在对比了国外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国情,为中国量身打造的,参考价值较高。三是公司治理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高,内部治理是否有效率,效果的好坏等都日渐受到更多的关注,这可能与中国盈余管理行为广泛存在有关,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日后公司治理重心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以下七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并且预期了研究贡献。第二部分:国内外文献回顾。这部分分别对内部审计和盈余管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且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总结并评述。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这部分首先对内部审计和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分别进行了探源,并且总结了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假设: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第四部分: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测度。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也是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实证模型的关键及突破。由于我国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有限,导致内部审计质量指标难以测度。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规模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三个方面分别赋值打分加总,来衡量内部审计质量。其后,采用扩展的琼斯模型来测度企业可控性应计利润,即盈余管理程度。第五部分:模型的构建及应用。这部分以中国沪深两市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08家上市公司自2007—2009年共390个财务数据及内部审计制度等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多元回规模型,并对模型中各控制变量进行了阐述。第六部分: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这部分对多元回归模型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变量间相关性检验以及多元回归,基于实证结果检验了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程度与解释变量内部审计质量相关程度。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第七部分:研究结论、局限及未来方向。这部分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内部审计质量越高,越能制约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然后指出了本文的局限,如解释变量的解释较单一等,最后展望了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最终通过实证结果的研究分析,笔者得出结论:高质量的内部审计的确能够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约束。并且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内部审计部门规模的大小、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内部审计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建立在独立权利体系之上,并且强调由更多的独立董事来构成审计委员会,再加上积极与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协调,这样可以有效的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抑制。内审部门应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敏锐的察觉能力来加强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本文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其一解释变量相对单一。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本文并没有从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制度的相关特征、数据、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量化,所以不能全面的衡量内部审计质量这一指标。其二行业限制。本文为了去除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别,所以只选取了制造业一个行业的数据为实证研究对象,且只选取了2007年一2009年三年的数据,难免会有样本数据的代表性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2
1. 绪论  12-19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4
    1.1.1 研究目的  12-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6
    1.2.1 研究内容  14
    1.2.2 研究框架  14-16
  1.3 研究方法  16-17
  1.4 预期贡献与不足  17-19
    1.4.1 预期贡献  17-18
    1.4.2 研究不足  18-19
2. 国内外文献回顾  19-34
  2.1 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19-24
    2.1.1 国外内部审计研究综述  19-22
    2.1.2 国内内部审计研究综述  22-24
  2.2 盈余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24-28
    2.2.1 国外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24-26
    2.2.2 国内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26-28
  2.3 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28-32
    2.3.1 国外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28-30
    2.3.2 国内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30-32
  2.4 文献述评  32-34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4-44
  3.1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概述  34-36
  3.2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36-40
    3.2.1 盈余管理的产生  36-38
    3.2.2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38-40
  3.3 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相关理论概述  40-42
    3.3.1 基于契约理论的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分析  40-41
    3.3.2 基于产权理论的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分析  41-42
  3.4 假设提出  42-44
4.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测度  44-48
  4.1 内部审计质量的度量  44-46
  4.2 盈余管理指标的计量  46-48
5. 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48-51
  5.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48
  5.2 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48-51
6.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1-56
  6.1 描述性统计  51-52
  6.2 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52-53
  6.3 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53-56
7. 研究结论、局限及未来方向  56-58
  7.1 主要研究结论  56
  7.2 研究局限  56-57
  7.3 未来研究方向  57-58
参考文献  58-62
后记  62-64
致谢  64-65

相似论文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2.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3. 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922.291.91
  4.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5.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6.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7.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F275
  8. 女性董事参与度研究,D442.6;F224
  9.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的构建与改革探析,F832.3
  10. 中外公司控制权配置比较研究,D912.29
  11. 公司意思自治与法律规制,D922.291.91
  12.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F276.6;F224
  13. 扭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关系的研究,F275
  14. 论我国一人公司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15. 试论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16. 制度环境因素对会计准则执行影响的研究,F233
  17. 国有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F832.2
  18.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与盈余管理度的相关性研究,F275
  19. 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研究,D922.28
  20. 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制度构建,D922.28;F832.4
  21.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