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部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和审计定价影响的研究

作 者: 蔡利
导 师: 蔡春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内部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审计定价 公司治理
分类号: F239.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内部审计始于20世纪初期美国的铁路部门,随后得到了迅猛发展。美国安然、世通事件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公司治理改革的新浪潮,内部审计更是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2002年4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中特别指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建立在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四个“基本主体”的协同之上,这是第一次将内部审计正式提上了公司治理的高度。因此,虽然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行业监管者和社会大众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步认识到这种重要性的存在。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认为,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信贷危机的根源是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失败,导致思维过于短浅,对风险视而不见。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始于1985年,国务院并在当年颁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设立审计机构。随后,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都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建立和完善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指引。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更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重要实施手段,整合到内部控制框架中。我国监管机构日益重视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2007年3月9日,我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上市公司10月底前完成自查、公众评议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治理专项活动。而在证监会发布的“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明细中,就明确列示了“是否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稽核、内控体制是否完备、有效”。整改是否有效,我国内部审计是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等,提供这些问题的经验证据不仅有助于监管部门知悉推行内部审计制度的政策效应,为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职能提供改革思路,而且这些经验证据可以丰富我国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学术文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治理提供经验借鉴。本文以内部审计质量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盈余管理审计定价两个方面,考察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研究结论对社会公众、上市公司、外部审计师、证监会等外部机构理解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规划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围绕内部审计质量的衡量、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定价的关系三个方面,并在综述的基础上进行评述,归纳和总结我国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章通过文献综述,点明研究机会,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3章,制度背景和理论分析。本章一方面旨在探讨我国制度背景,为实证研究设计提供制度因素参考;另一方面旨在探讨研究问题的理论内涵,为后续经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章系统总结了我国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审计定价标准,以及内部审计在外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两个角度,从理论上分析了内部审计能够抑制盈余管理;借助审计收费供需决定模型,推导了内部审计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本章的制度背景分析是本文研究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保障,理论分析提供了本文的理论支撑。因此,本章是研究基础。第4章,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本章对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本章首先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规模、设立动机和制度规范四个角度,通过对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内部审计部门人数、是否在证监会整改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四个指标赋值加权重的方法合成内部审计质量特征指标。用控制公司业绩(ROA)后的截面修正Jones模型来估计非正常应计利润,取其绝对值作为盈余管理水平的替代变量,建立非正常应计模型检验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此外,用基本Jones模型重新估算非正常应计利润,及剔除极端值的影响,重新检验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第5章,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定价。本章对内部审计质量与外部审计费用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检验了内部审计部门人数、内部审计管理模式、是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与外部审计费用的相关性。内部审计相关指标的衡量方法沿用第4章的方法。鉴于内部审计不是我国审计定价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本章用审计费用模型的残差代表非预期审计费用,旨在剔除审计定价的显著影响因素作用后,考察内部审计特征指标对外部审计费用的影响。第6章,研究结论、主要创新、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也是全文的结束章。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与贡献、政策启示、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内部审计质量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通过对经验数据的检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反映出内部审计对于财务报告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内部审计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非正常应计的绝对值就越低。内部审计质量与正盈余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负盈余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说明我国内部审计对于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良好的监控作用,而忽略了对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关注。(2)内部审计质量与非预期审计费用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内部审计质量是能够影响审计定价的,也表明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外部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依赖了内部审计的工作,二者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内部审计部门人数与非预期审计费用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上市公司在扩大内部审计规模,加强内部审计职能的同时,也愿意支付高额的审计费用获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服务。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与非预期审计费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外部审计师越倾向于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是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与非预期审计费用存在不显著负相关关系。审计费用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资产规模、固有风险、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财务风险、审计质量、审计意见、审计任期依然是影响我国审计定价的显著因素,这与国外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填补了我国内部审计实证研究的不足国内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最初翻译国外的内部审计的理论与方法,到现今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几乎均局限于规范研究。从2004年起,我国学者尝试对内部审计的问题进行实证检验,而迄今为止,内部审计的档案研究仍很匮乏。本文从盈余管理和审计定价两个角度专门对内部审计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一些不足,尤其在国内首次直接检验了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定价的相关关系,以期对我国内部审计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有所贡献。第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设计并量化了“内部审计质量”这一概念。通过样本公司年度报告、内部控制自评估报告及“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自查明细的相关信息,收集得到了关于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内审部门人数、部门设立动机和内部审计制度这四个指标的基本数据,通过赋值加权重的方法,合成了变量IAQuality以衡量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这对我国以后研究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本文采用审计费用模型的残差代表非预期审计费用,在剔除审计定价的显著影响因素的作用之后,考察了内部审计质量与外部审计费用的关系。这主要基于内部审计质量并不是我国审计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种方法改进了以往国内文献对外部审计费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直接检验的设计。第三,为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样本公司中,内部审计相对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其他公司治理变量,更能显著的抑制盈余管理程度,即:相对于董事会的宏观领导,内部审计更能够通过日常参与公司财务活动审计而发挥更好的内部监控职能,最终降低公司人为操纵盈余的水平。这一结论可为以后的公司治理建设提供新的方向。此外,内部审计质量能够影响审计定价。良好的内部审计职能质量,可帮助外部审计师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缩减审计成本,这为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执行管理层缩减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6
1. 导论  16-2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6-18
    1.1.1 研究背景  16-18
    1.1.2 研究意义  18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8-20
    1.2.1 研究思路  18-19
    1.2.2 研究方法  19-20
  1.3 研究框架  20-22
2. 文献综述  22-33
  2.1 内部审计质量的衡量  22-26
    2.1.1 国外研究  22-24
    2.1.2 国内研究  24-26
  2.2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  26-29
    2.2.1 国外研究  26-28
    2.2.2 国内研究  28-29
  2.3 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定价  29-31
    2.3.1 国外研究  29-30
    2.3.2 国内研究  30-31
  2.4 文献评述  31-33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33-45
  3.1 制度背景  33-38
    3.1.1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33-35
    3.1.2 我国审计定价标准  35-37
    3.1.3 内部审计在外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37-38
  3.2 理论分析  38-44
    3.2.1 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抑制作用的理论分析  38-40
    3.2.2 内部审计影响审计定价的理论分析  40-44
  3.3 本章小结  44-45
4.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  45-62
  4.1 研究假设与设计  45-53
    4.1.1 研究假设  45-46
    4.1.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6-47
    4.1.3 变量及模型设定  47-53
  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60
    4.2.1 描述性统计  53-54
    4.2.2 单变量因素分析  54-55
    4.2.3 多变量回归分析  55-58
    4.2.4 敏感性分析  58-60
  4.3 本章小结  60-62
5. 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定价  62-75
  5.1 研究假设与设计  62-68
    5.1.1 研究假设  62-64
    5.1.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4-65
    5.1.3 变量及模型设定  65-68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8-73
    5.2.1 审计费用模型  68-69
    5.2.2 内部审计特征模型  69-73
    5.2.3 敏感性分析  73
  5.3 本章小结  73-75
6. 研究结论、主要创新、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  75-83
  6.1 研究结论  75-77
    6.1.1 内部审计能够抑制盈余管理  75-76
    6.1.2 内部审计质量能够影响审计定价  76-77
  6.2 主要创新与贡献  77-78
  6.3 政策启示  78-81
    6.3.1 上市公司  78-80
    6.3.2 外部审计师  80
    6.3.3 证监会等外部机构  80-81
  6.4 研究局限  81
  6.5 未来展望  81-83
参考文献  83-93
后记  93-95
致谢  95-98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8-100

相似论文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2.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3. 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922.291.91
  4.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5.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6.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7.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F275
  8. 女性董事参与度研究,D442.6;F224
  9.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的构建与改革探析,F832.3
  10. 中外公司控制权配置比较研究,D912.29
  11. 公司意思自治与法律规制,D922.291.91
  12.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F276.6;F224
  13. 扭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关系的研究,F275
  14. 论我国一人公司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15. 试论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16. 制度环境因素对会计准则执行影响的研究,F233
  17. 国有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F832.2
  18.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与盈余管理度的相关性研究,F275
  19. 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F832.51;F224
  20. 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研究,D922.28
  21. 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制度构建,D922.28;F83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审计 > 各类审计 > 内部审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