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 者: 黄娟
导 师: 付庆军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电视婚恋节目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G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6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下的电视婚恋节目创作热潮给中国的电视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为电视形态的创新注入了活力,情感的公开表达成了当今社会流行的趋势。但是,对中国观众来说,现代与传统的婚恋观的冲突进一步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健康审美观和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婚恋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阻碍了电视节目创新体系的发展,导致了电视媒体公信力的部分缺失。重视电视婚恋节目的研究,探讨其健康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笔者对中国电视婚恋节目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从电视婚恋节目的属性及概念、分类及风格、功能及社会作用三方面对其本体进行归纳,随后将中电视婚恋节目的发展历程梳理为萌芽、热潮、沉寂、提升四个时期,为理性地看待电视婚恋节目提供了基础性的帮助,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其次,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对待收视率方面存在唯收视率至上、忽视节目品位、宣扬消费主义等缺陷;在价值导向方面存在无视道德底线、主持人引导不力、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在节目叙事方式上存在人物塑造片面化、叙事手段运用过度化、情节的人为干预化等误区;在创新策略方面存在过度模仿、刻板的品牌意识、浓重的游戏意味等不足。再次,笔者根据文中对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一提出解决对策。解决现存的问题,求得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理性看待收视率,积极构建“绿色收视率”标准;把持高雅与媚俗的张力,重构人文精神,加大把关力度,提升节目品位;塑造多元人物形象,成功把控叙事张力,合理设置故事情节,把握叙事的限度;立足本土文化,灵活变化创新手法,恰当掌握娱乐度,发散创新思维。最后,期许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过程中,能完善自我,顺应传播形态和媒体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在提升品位、加深文化内蕴的前提下,细分受众,构建品牌,肩负起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营造积极健康的主旋律,减少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研究的主旨在于,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叙事学、电视受众论、电视策划学、媒介经营学等理论,结合当下中国电视婚恋节目的传播实际,探寻当下电视婚恋节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绪论  10-15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10-1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3
    (一)国外研究现状  11-12
    (二)国内研究现状  12-13
  三、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13-15
    (一)研究重点  13
    (二)研究方法  13-15
第一章 中国电视婚恋节目的发展概况  15-24
  第一节 中国电视婚恋节目概述  15-20
    (一)电视婚恋节目的属性及概念综述  15-16
    (二)电视婚恋节目的分类及风格特点  16-18
    (三)电视婚恋节目的功能及社会作用  18-20
  第二节 中国电视婚恋节目的发展历程  20-24
    (一)初步传入逐步萌芽  20-21
    (二)以新取胜初掀热潮  21-22
    (三)后劲不足逐渐沉寂  22-23
    (四)强势回归细化提升  23-24
第二章 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44
  第一节 电视婚恋节目对待收视率的误区  24-26
    (一)唯收视率至上忽略节目品位  24-26
    (二)宣扬消费主义造成群体心理落差  26
  第二节 电视婚恋节目价值导向的问题  26-34
    (一)挑动道德底线偏离主流价值观  27-28
    (二)放大世俗阴暗面主持人引导不力  28-31
    (三)嘉宾审核不严舆论导向失范  31-34
  第三节 电视婚恋节目叙事方式的缺陷  34-38
    (一)塑造人物的片面化  34-36
    (二)叙事运用的过度化  36-37
    (三)情节的人为干预化  37-38
  第四节 电视婚恋节目创新策略的不足  38-44
    (一)过度的模仿复制成风  39
    (二)刻板的品牌意识羁绊  39-41
    (三)浓重的游戏意味呈现  41-44
第三章 中国电视婚恋节目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44-85
  第一节 增强社会责任感理性面对收视率  44-47
    (一)“收视率”的重新审视和全面看待  44-46
    (二)“绿色收视率”的深层理解和积极构建  46-47
  第二节 把握道德底线提升文化品位  47-58
    (一)高雅与媚俗间张力的把持  48-53
    (二)人文精神的重构与显现  53-56
    (三)舆论导向的坚守和把关的强化  56-58
  第三节 把握叙事限度适当演绎真实  58-69
    (一)人物形象的多元展现  59-62
    (二)叙事张力的成功把控  62-66
    (三)故事情节的适时安排  66-69
  第四节 立足本土文化发散创新思维  69-85
    (一)开展差异化竞争进行本土化改造  70-79
    (二)灵活掌握品牌意识注重手法的更新  79-82
    (三)恰当掌握娱乐度保持适度的“韵味”  82-85
结束语  85-87
注释  87-90
参考文献  90-9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3-94
致谢  94

相似论文

  1.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JSP环境下成套订单研究,F273
  2.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5.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6.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7.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8.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9.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0.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11.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2.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13. 军事演习中工兵团工程装备维护保障资源配置研究,E251.2
  14.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15.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6.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17.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8.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9.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20.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21.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广播、电视事业 > 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