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风险语境下媒介报道偏向的多维评析-以食品安全报道为例

作 者: 杨舒
导 师: 田大宪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媒介偏向 食品安全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风险社会是以高度不确定性作为其内在品质的一种社会形态,是由后工业时代科技过度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风险具有较强的“知识依赖性”,往往存在于高、精、尖的专业领域,远离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因而,作为专业的信息传播机构,大众媒介自然肩负起呈现风险的职责。然而,媒介对于社会风险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传递活动,而是深度参与到风险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去,与其他知识主体共同赋予了风险新的含义,其后果是人们对于社会风险的认知深深地烙上了媒介建构的印记。风险社会是一种“非常态”,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对惯例的破坏,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打破了媒介组织既有的新闻生产惯例,以往例行公事的新闻报道活动在风险社会下却出现了谬误丛生的现象。而大众媒介所特有的“定义”、“诠释”现实危机的功能,使其在风险议题保持期成为各方力量竞相争夺的对象。媒介组织所承载目标的多元性,它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又是意识形态的宣传机构同时又要肩负着社会利益维护者的使命,使它易于受到经济、政治等力量的影响。新闻惯例的误导、商业主义的诱导、工具理性的规导,媒介的风险报道活动在多重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偏离了原有的报道本义,进而产生了种种偏向。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媒介报道活动所产生的偏向进行了解读,通过对偏向概念的界定,用以说明这是一种主观报道动机和客观社会效果相疏离的状态。而具体到媒介报道活动中表现为,在时效性压力下的“匆忙真实”、新闻写作的故事化、新闻标题的误导、记者科学素养的缺失。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产生、发展、高潮、衰落、灭亡的过程,风险议题也不例外,有着自己的发展运行规律,每个环节的偏向共同作用于媒介的报道活动,最终放大了社会风险。第二部分,以轰动一时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作为案例,以此来关照在风险视域下,媒介在各方力量的牵合拉扯中偏离了原有的报道方向。是对媒介报道活动产生偏向的深层原因的探析,归结为媒介的多重属性,它是市场逻辑下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又是需要兼顾社会效应的宣传机关,同时,又要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己任。媒介组织承担目标的多元性,是造成其在风险传播中“低效”的根源。第三部分,主要针对目前媒介报道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能的改进策略。首先,从观念上,要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明自民众的认同,才是媒体能够持续、长远发展的基石。其次,在行动上,需要记者们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便利信息资源,多方求证,将报道的不准确努力降至最低。最后,在这个媒介化生存的时代,只有共同提高记者和公众的媒介素养,才能够有效地扭转目前媒体的风险传播乱象。第四部分,结语部分,进一步地总结媒体影响力的具体体现,补充性地提出了保持部分非盈利传播机构的存在、建立一套独立的媒体监督机制、推动新闻体制的改革等的改进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8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意义  10-12
    1.2.1 理论意义  10-11
    1.2.2 实践意义  11-12
  1.3 研究综述  12-16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7
    1.4.1 研究目的  16
    1.4.2 研究内容  16-17
  1.5 研究方法  17-18
    1.5.1 文献研究法  17
    1.5.2 定性研究方法  17-18
第2章 媒介报道偏向的现象解读  18-29
  2.1 媒介报道“偏向”的概念界定  18-19
  2.2 媒体报道偏向的呈现方式  19-25
    2.2.1 时效性压力下的“匆忙的真实”  19-20
    2.2.2 新闻写作故事化  20-22
    2.2.3 标题和导语对公众的误导  22-23
    2.2.4 记者科学素养的缺失  23-25
  2.3 媒体报道偏向的生命周期  25-29
    2.3.1 酝酿期:长期忽略造成“预警迟滞”的偏向  25-26
    2.3.2 高潮期:集中关注造成社会风险放大的偏向  26-27
    2.3.3 衰减期:报道锐减造成问题解决不利的偏向  27-29
第3章 媒介报道偏向的深层分析  29-38
  3.1 三鹿“毒奶粉”事件报道中媒体立场转变的考察  29-33
    3.1.1 商业主义诱导  29-31
    3.1.2 工具性定位规导  31-32
    3.1.3 自身专业主义诉求  32-33
  3.2 媒介组织承载目标的多元化  33-36
    3.2.1 媒介经济的特殊性  34-35
    3.2.2 中国语境下媒体的政治属性  35-36
  3.3 媒介报道偏向的结构性困惑  36-38
第4章 媒介报道偏向的应对策略  38-44
  4.1 风险语境下的社会责任  38-39
  4.2 专业理念下多方求证  39-41
  4.3 “共建”视域下的媒介素养  41-44
结语  44-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49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9

相似论文

  1. 对食品企业员工认知水平及消费者满意度的调查,F224
  2. 膨松剂在食品中应用的调查与研究分析,TS202.3
  3. 论抽象危险犯在我国刑法中的适度扩展,D924.1
  4. 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752.6
  5.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F426.82
  6. 市场经济与政府监管的关系,F123.9
  7. 基于信任品重复购买模型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F203;F224
  8. 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法体系之融合,D923
  9. 创建“世界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传播的公共新闻模式,G210
  10.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F299.24
  11. 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问题与对策研究,F203
  12. 论风险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D914
  13. 食品安全法律规制问题研究,F203
  14. 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630
  15. 绍兴县工商食品安全管理系统,TP311.52
  16.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922.16
  17. 食品卫生行政处罚中的自由裁量权规制研究,D922.1
  18. 食品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D922.16
  19.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执行效能研究,D922.16
  20. 行政法视野下的中日食品安全法比较研究,D931.3
  21.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F20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