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训练研究

作 者: 雷慧
导 师: 王力邦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微格教学 中学物理 教学技能 训练要素 评价
分类号: G63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作为一门中学物理教学技能的训练课程,旨在使物理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和新教师在正确的物理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尽快提高教学技能。如今,微格教学课程已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从长期的实践观察结果来看,微格教学以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特点显示出了它在培养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技能方面的优势所在。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分析其原因,如指导者和培训者对微格教学理论的理解中存在着误区,对教学技能的细化分类的认识存在问题,不会结合学科教学特点设计训练模式,评价环节的反馈意义不大等等。由于微格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述情况都会影响其最终的效果。我们根据物理课堂的特点,参照国内外对教学技能的分类,提出物理教师在课堂中最应该具备的11种基本技能:导入技能、讲授技能、结束技能、运用教学媒体的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反馈交流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技能、变化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我们还思考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还应该具备的教学技能,如课堂观察技能、课堂倾听技能、课堂启发引导技能、指导合作学习技能、课堂反应技能等。在此研究课题中,除了研究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主要研究技能训练模式和评价环节的实施。根据教学经验和实践反馈信息,我们觉得按课堂教学环节训练更为有效一些,即课堂引入、课堂展开、课堂结束三个环节一一训练。另外,在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产生了几种典型的课型。在教学技能的学习和形成这一动态过程中,微格教学评价环节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微格教学评价环节的重要意义和构建评价标准和评价策略的必要性。笔者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和中学物理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摸索构建出适合操作的8类教学技能评价标准和兼顾定性和定量评价的具体策略,并对常用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关注点做了具体的描述。通过在实践中检验,获得良好的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第一章 微格教学课程的重要性  8-19
  1.1 微格教学的历史溯源  8-10
  1.2 微格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10-13
  1.3 微格教学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实施的现状分析  13-16
  1.4 研究中学物理微格教学训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6-19
第二章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的理论基础  19-22
  2.1 教学技能的习得需要细化  19
  2.2 微格教学是提高新教师感知技能的好方法  19-20
  2.3 微格教学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0-22
第三章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的训练要素  22-62
  3.1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的训练模式  22-29
    3.1.1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技能的细化分类  22-26
    3.1.2 根据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学物理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模式  26-29
  3.2 关于“新课导入”环节训练要素之我见  29-34
    3.2.1 新课导入环节的目的和组成结构  29
    3.2.2 微格教学中“新课导入”环节的技能训练要素  29-31
    3.2.3 微格教学中“新课导入”的类型  31-33
    3.2.4 “新课导入”微格教案示例  33-34
  3.3 关于“课堂展开”环节训练要素之我见  34-56
    3.3.1 关于“课堂展开”中的概念教学课型的微格训练要素  35-40
    3.3.2 关于“课堂展开”中的规律教学课型的微格训练要素  40-46
    3.3.3 关于“课堂展开”中的实验教学课型的微格训练要素  46-49
    3.3.4 关于“课堂展开”中的习题教学课型的微格训练要素  49-53
    3.3.5 关于“课堂展开”中的复习教学课型的微格训练要素  53-56
  3.4 关于“课堂结束”环节的微格训练要素  56-62
    3.4.1 “课堂结束”环节的目的  57
    3.4.2 课堂结束环节训练要素  57-60
    3.4.3 “课堂结束”微格教案示例  60-62
第四章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中的评价环节  62-82
  4.1 微格教学中评价环节的性质和意义  62
  4.2 微格教学评价的内容  62-64
  4.3 微格教学评价的过程  64-65
  4.4 微格教学的评价标准的建立  65-69
    4.4.1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的必要性  65
    4.4.2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  65-69
  4.5 微格教学的评价策略的建立  69-72
    4.5.1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比较  69-70
    4.5.2 评价策略的建立  70-72
  4.6 微格教学评价案例  72-82
结束语  82-83
参考文献  83-84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6.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8.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19.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物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