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赣州市本科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的分析研究
作 者: 郭静
导 师: 吴玉华
学 校: 赣南师范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赣州市 大学生 健康体适能
分类号: G8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15岁以上人群大约有1.6亿人超重,其中至少有4千万属于肥胖,并预测到2015年超重人群和肥胖人数分别将增至2.3亿和7千万。目前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的国民体质健康问题,对健康体适能的研究也成为各个专家和学者进行研究的热点领域。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对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特别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有利的措施,从而了解当前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健康体适能是人们拥有维持基本的身体健康,并提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的能力,包括心血管适能、身体成分、肌肉适能和柔韧适能四个部分。通过对四项指标的测量可以获得人体各项机能状况,并充分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水平的测试,可以了解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的相关因素。为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进行健康指导,为地方行政部门或体育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试验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赣州市本科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检测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中年级的学生体脂肪含量低于其他年级,高年级学生的体内脂肪较高,可能与中年级的学生有开展体育课程有关,还与高年级学生进行的体育锻炼较少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高年级还应多加强体育锻炼活动。(2)女生的柔韧适能水平和年级的高低呈正比,主要与女生“爱美”的心态有关,所进行的体育项目多是锻炼身材的运动项目。男生则中年级的柔韧适能最好,主要与学校设置的体育课是全面发展身体各项基本素质有关。(3)女生的肌肉耐力水平以中年级最低,男生则与其年级的高低呈正相关。虽然年龄的增加,会导致肌肉耐力水平的下降,但是男生一直在肌肉耐力方面进行着锻炼,使男生的肌肉耐力逐年递增,而女生的肌肉耐力则难以保持。(4)女生的肌肉力量与其年级高低呈正相关,男生则低年级的肌肉力量最小;但呼吸系统最好。主要原因是:18-22岁期间,人体的肌肉力量是随着年龄递增的,通过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保持良好的肌肉力量。(5)部分学生健康体适能下降主要因为:体育锻炼习惯的缺失及不良生活方式和学习压力的共同影响,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引言 8-17 1 选题依据 8-9 1.1 全国青少年健康状况的背景 8 1.2 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及发展意义 8 1.3 促进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需要 8-9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2.1 研究目的 9 2.2 研究意义 9 3 文献综述 9-17 3.1 国内体适能研究现状 9-10 3.2 国外体适能研究现状 10-12 3.3 体适能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12-17 3.3.1 体适能概念的界定 12-13 3.3.2 体适能的分类 13-15 3.3.3 体适能与体质、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 15-17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7-21 1 研究对象 17 2 研究方法 17-21 2.1 实验测量法 17-19 2.1.1 心血管适能的测试方法 17 2.1.2 肌肉适能的测试方法 17-18 2.1.3 柔韧适能的测试方法 18 2.1.4 身体成分的测试方法 18-19 2.2 数理统计法 19 2.3 专家访谈法 19 2.4 文献资料法 19 2.5 问卷调查法 19-21 2.5.1 问卷的设计 19 2.5.2 问卷检验 19-21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39 1 赣州市本科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总体情况评价 21-27 1.1 赣州市本科大学生心血管适能指标结果分析 21-23 1.2 赣州市本科大学生肌肉适能指标结果分析 23-25 1.3 赣州市本科大学生柔韧适能指标结果分析 25 1.4 赣州市本科大学生身体成分指标结果分析 25-27 2 赣州市本科大学生各年级健康体适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27-33 2.1 心血管适能的比较分析 27-29 2.2 肌肉适能的比较分析 29-31 2.3 柔韧适能的比较分析 31-32 2.4 身体成分的比较分析 32-33 3 赣州市本科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指标与全国同年龄组大学生的比较分析 33-35 3.1 心肺功能的比较分析 33-34 3.2 肌肉力量的比较分析 34 3.3 柔韧适能的比较分析 34 3.4 身体成分的比较分 34-35 4 影响赣州市本科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相关因素分析 35-39 4.1 从内在原因分析 35-37 4.2 从外部因素分析 37-39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39-41 1 结论 39 2 建议 39-41 附件 41-44 参考文献 44-47 致谢 47
|
相似论文
-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 大学生道义推理研究,B8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