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壳”与“核”的舞蹈

作 者: 武岳
导 师: 许金林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第二世界 经典奇幻 内在一致性 故事沙盘
分类号: I1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二世界最初的定义是指:某种平行于第一世界(读者的现实世界),拥有自己独立真实性,却充满了第一世界的映像与回响的幻想世界。奇幻元素的外壳,诸如诡异的动植物、奇异的远国异人、架空的平行世界是包裹这一概念最为人熟知的感性形式外壳,二十世纪的新兴名词“奇幻界”正是第二世界概念的直接产物。总结奇幻界在二十世纪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第二世界”这一核心概念的出现,正是奇幻作品呈井喷趋势爆发的原因,作家们通过文学创作赋予它绚烂的世界外壳和深层次的人文底蕴;游戏设计者们通过借用平行世界,多元宇宙等物理学概念来构建它的内部支架。俩者共同努力着把奇幻外壳包裹下的“第二世界”核心概念挖掘出来。从二十世纪初托尔金的新神话主义一直到今天的故事沙盘,“第二世界”的概念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同时,基于第二世界理念创作的作品也从单纯的文字故事——图像文本领域逐渐扩散到了其他领域。如果我们回顾人类的历史会发现,奇幻第二世界的作品虽然爆发于二十世纪,事实上第二世界作为一种载体、一种读者眼中的艺术形式,很早就存在于各个民族的早期神话传说中,这其中甚至不乏从形态上和当今的奇幻第二世界酷似之作——如《山海经》。古老的神话往往在一个长时间周期内成为了孽生故事的故事沙盘,而这些神话在出现的时候自身也或多或少的拥有着类似于现代奇幻第二世界的“外壳”与“内核”。当代关于第二世界的理论研究变很丰富,虽然有些理论在立论之初,并非从第二世界这个角度着手,但是第二世界所体现出的种种特质,却在他们那里得到了验证和补充。而一些关于第二世界的本体论的讨论,也随着第二世界的出生和发展不断进化。综合观察第二世界的诸多方面,我们既可以从中总结奇幻文学、奇幻界的核心内涵,同时也可以用崭新的眼光来认识文学,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发现文学世界、想象世界对人类的深层次意义。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论罗尔德·达尔儿童幻想故事中的奇幻世界,I561
  2. 神话,第二世界,幻想—托尔金童话创作论,I561
  3. 通往仙境之路,I561.074
  4. 大陆奇幻小说概论,I207.42
  5. 奇幻文学—超现实观照下的另一种现实体验,I106.4
  6. 审视现实的“第三只眼”,I106
  7. 童话论,I207.8
  8. 论昌耀诗歌生命意象“力”的特质及其成因,I207.25
  9. 经济学理性的本质及其在不同决策环境中的表现,F0
  10. 儿童早期心理理论能力的实验研究,B844.2
  11. 对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F124
  12.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I106.4
  13. 村上春树与余华、王小波作品反暴力意识比较研究,I106
  14. 中国武侠文学与日本武士文学比较研究,I106
  15. 中西方文学中“父与子”主题比较研究,I106
  16. 中外文学“边缘人”形象比较研究,I106
  17. 中西文学中人性回归主题比较研究,I106
  18. 曹禺与奥尼尔戏剧“家”的主题研究,I106.3
  19. 从浪漫主义角度对华兹华斯和雪莱的对比研究,I106
  20. 从缺失到觉醒:《圣经·旧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拉康式解读,I106.99
  21. 从孙悟空和阿克琉斯的形象塑造看中西价值取向,I106
  22. 《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I106.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世界文学 > 作品评论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