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童话论

作 者: 李慧
导 师: 梅子涵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民间童话 文学童话 现代童话 幻想文学 “第二世界” “另一时间”
分类号: I207.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5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诞生于人类的童年期开始,童话就成为童年和儿童的密不可分的伙伴,也成为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而在我国,不管是“童话”这个概念,还是童话这种文体本身,可以说都是一个舶来品,它伴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生发,伴随着“儿童”观念的衍变,在我国近现代时期开始崭露头角。“五四”时期是我国童话创作和童话理论建树的第一个兴盛期。在这一时期,大量的世界经典童话文本被译介引入,同时,一些在国外影响颇大的童话/神话理论,如神话学研究中的人类学派等,也开始涌入,并对周作人、赵景深等第一批中国童话理论家影响颇深;而在文本创作上,经过一个疯狂模仿国外创作和挖掘中国古籍相类似的民间童话的阶段之后,以叶圣陶为首的一批作家也开始走出中国自己所独有的一条文学童话创作道路。可以说,这一时期所做的奠基是良好的。在进入中国自己的创作时,起点高,所出的成品也大多是优良的。然而,“五四”时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奇异的转折期,它的特殊性为中国童话的整体面貌上添加了很多不同于其“舶来”面貌的东西,因而“舶来”和“中国特色”就开始形成并造就中国童话在理论和创作上的一种奇特的差距。而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进,随着中国童话创作的日渐丰厚,童话理论建树上的日渐成熟,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发彰显出来。这就造成了当下人们在童话概念和创作上的种种困惑和迷思,甚至形成当代中国儿童文学中童话创作越来越趋近稚龄化、童话底蕴越来越单一和浅薄,整体面貌越来越不景气的情况。相对中国童话而言,在国外,不仅童话创作上经典佳作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对于童话的理论研究也是相当严肃和庄重的,理论著述上亦成果颇丰。在其视域中的童话,一直是一个属于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儿童心理学,乃至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的重大课题。而在创作中,其童话作品中也常常表达人生关注的重大话题,并展露深远的人文关怀。另外,小说创作中也在越来越多地借鉴童话的写作技巧和情节构成,对于童话的浪漫色调也时常拿来。当然,童话的创作也会使用小说的笔法,比如《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都有“双线结构”。这和我国当下童话发展的情况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落差。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所想要完成的便是把中国童话纳入世界童话发展的整个体系之中,并把握童话作为一种成长的、活的文学的整体特征,在经典童话文本的观照下建立概念的界定,以此去完成对于我们在童话基本概念理解上的廓清。童话这个概念为何在中国的理解上感觉特别的含糊,有着种种的迷思和矛盾之处,这不得不从“童话”在中国最初的诞生源头去进行追溯,对童话进行寻根究底,把“童话”的来龙去脉弄个清楚明白,同时也对造成当下“童话”理解上的几个困顿之处,比如童话和幻想小说(fantasy)的区别、归类等进行探究。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弄清楚问题的根存在于哪里,也才能真正予以廓清,并对问题做出解答。当然,归根结底,童话的存在意义在于它那丰富的文本之中,脱离文本而大谈理论,既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行的。童话,作为一种文学门类,它是鲜活的、变化的、发展的、成长着的。真正的童话的文学就在一部一部经典童话作品之中,而真正的童话的研究也只能是在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分析、探讨之中完成。因而本文将通过对一些经典童话故事文本的比对呈现,寻找属于童话发展的自有规律,并进一步寻找童话作为一种文学门类的经典品质所在;也从具体文本的分析中,去解读童话存在于当下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第一章中,将从“童话”进入中国视域的近现代时期开始回溯,通过对周作人、赵景深等的童话理论的认识和对《稻草人》、《长生塔》等一批现代童话创作的观看,寻找“童话”的来龙去脉,从而去理解“童话”这朵来自异国他乡的异葩在中国落地生根带来的独特品味。在这个过程中,要弄清楚的还有“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这一对为我们所熟知的概念的真正内涵。第二章中,则欲通过对几组经典童话作品的对比观照,就民间童话的传承发展之脉络、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之间的过渡状况、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各自独有的特征状貌予以描述、分析和欣赏。第三章则是对现代童话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尽可能去予以澄清:比如现代童话是不是就是“Fantasy”?童话和幻想文学之间的关系为何?中国现代童话的品貌如何?中国现代童话为何靠近现实更多一些?等等。并对托尔金的《论童话》中提出的几个重要概念:“第二世界”、“另一时间”等对于幻想文学的影响加以讨论,进而去分析童话和以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为代表的“严肃奇幻”为主流的幻想小说之间的共存状况。第四章中,想要通过对中外童话经典作品的例选品析,去寻找属于现代童话的经典品质,并去分析它们在具体文本当中是如何存在和呈现的。结语部分,将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显示出童话对于我们身处的时代、对于我们身处的现世时间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Summary  6-9
绪论 童话:坐在世界中央的帝王  9-26
第一章 “童话”来龙去脉  26-55
  第一节 从日本来到中国的童话  26-35
  第二节 Fairy tales、Conte de fées 和Mr(?)chen  35-45
  第三节 民间童话文学童话  45-55
第二章 一组经典童话的对比分析  55-90
  第一节 从《睡美人》的几个版本看民间童话的发展之脉  55-66
  第二节 1812 年版和1857 年版格林童话《青蛙王子》的比较  66-77
  第三节 安徒生的过桥从民间到纯粹文学的童话  77-90
第三章 现代“童话”的矛盾与迷思  90-120
  第一节 中国现代童话:在现实和幻想中摇摆  91-101
  第二节 现代童话、Fantasy 和 Modern Fantasy  101-109
  第三节 第二世界和另一时间  109-120
第四章 童话的经典品质  120-148
  第一节 童话的想象:彩虹的尽头与北风的背后  120-129
  第二节 童话的快活:跟着兔子钻进一个神奇的洞  129-138
  第三节 童话的情感:用生命编织爱与奇迹  138-148
结语 相信童话,种植童话  148-157
  一、童话的高度  150-152
  二、童话的讲述、聆听和阅读  152-157
附录1:幻想文学编年史  157-162
附录2:欧美童话编年史  162-165
附录3:《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所载孙毓修等编译童话丛书情况一览  165-167
参考文献  167-172
致谢  172

相似论文

  1. 论罗尔德·达尔儿童幻想故事中的奇幻世界,I561
  2. 论俄罗斯民间童话中的俄罗斯民族性格,I512
  3. E.B.怀特的现实王国,I712
  4. 1997:幻想之花初开,I207.8
  5. “我以我心写奇幻”:解读C.S.刘易斯的儿童文学创作观,I561
  6. 《尸语故事》的童话价值,I207.9
  7. 神话,第二世界,幻想—托尔金童话创作论,I561
  8. 通往仙境之路,I561.074
  9. 论俄罗斯民间童话中的民族性,I512
  10. 跨越时空的回响:《指环王》与《西游记》比较研究,H315.9
  11. 欧洲童话研究:从民间童话到文人童话,I106.8
  12. 中国现代文学童话中的儿童观,I207.8
  13. 论罗尔德·达尔的幻想文学创作,I561
  14. 动画:全球化语境下的视听童话,J954
  15. 大陆奇幻小说概论,I207.42
  16. 奇幻文学—超现实观照下的另一种现实体验,I106.4
  17. 时间:童话的“阿德涅彩线”——论童话的叙事结构,I207.8
  18. 审视现实的“第三只眼”,I106
  19. 幻想与现实之间:对E.B.怀特三部幻想文学作品的分析,I712
  20. 当代中国玄幻小说粗窥,I207.42
  21. 格林童话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研究,I51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儿童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