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研究

作 者: 邱福明
导 师: 曹明海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
关键词: 课程知识观 存在论意义 古代语文教育 “语文 传统语文教育 curriculum 母语教育 当代语文教育 课文教学 教学论 工具性目标 教学案例 口语交际 功利化 德性 高中语文 对话教学 策略性知识 基础知识 本体观
分类号: G63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经过十余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更新了课程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关于语文课程知识问题,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课程知识观和新的教学建议。然而,在语文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实施上,却一直存在着争论和偏差。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修订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知识的理念及教学建议做了坚守与调整。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知识问题深受“认识论”的影响。哲学认识论在促进语文课程知识发展进步的同时,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宰制也是极具破坏性的。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依然可以看到认识论桎梏下语文课程知识的异化,出现语文课程知识学习的功利化、权威化、占有化、非生活化等不良倾向。把语文课程知识学习当作为考试服务的手段,讲求机械化训练,追求效率的绝对性,将知识学习局限于认识论范畴,遗忘了师生的存在,语文课程知识的本体性价值被抹杀,出现了语文课程知识学习与人的背离,语文课程知识丰富的意义被残酷地遮蔽起来。基础教育语文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进至今,语文课程知识学习作为主要变革问题浮现出来。目前,语文课程知识的研究呈现许多不足:一是语文课程知识的研究更多还是就语文论语文,总在语文学科的圈圈里打转,特别是长期以来局限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构成的“基础知识”;二是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系统的论争,正反对立,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人们专注于对语文课程知识系统的争论以及系统的构建,尚未能跳出语文的框框;三是热衷于将语文课程知识的认识论价值与对于个体生存、个体精神的意义世界对立起来;四是目前的针对语文课程知识的研究还是比较分散,未形成系统。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存在论哲学的慧眼,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视角,重新找寻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之思”。从存在论角度看,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意义主要是指其对学习者精神生命的关照、滋养和护持,帮助学习者体验到生活的充实性与意义性。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意义透视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主体之维就是要帮助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者觉知自我存在;意义之维则是应尽量呈现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意义;超越之维则是促进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者建构自我。本论文的重点在于探讨语文课程知识的认识框架,以建立起更加符合母语课程特质及其学习者发展的语文课程知识教学信念。从语文课程知识的概念界定入手,审思与检讨了语文课程知识的知识论基础;接着按照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将眼光聚焦到历史纵深,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历史境遇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语文课程知识的范式演变规律;然后梳理到目前为止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的属性状态分类,利用费尼克斯“人性论”与“整合意义”的观点,尝试重新构建一种语文课程知识系统的可能框架;接下来是对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实践考察和意蕴探寻,分别呈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知识的现实状况以及其本有的存在论意蕴;最后,从应用的角度,阐述存在论视域下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实现策略。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以语文课程知识的概念界定与知识论基础审思为起点,辨别了与其相近的人们教学中常混淆的几个概念,从而归纳总结语文课程知识的特点,同时对语文课程知识的知识论基础进行审思与检讨。第二章从古代语文教育开始,直到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循着语文教育的历史轨迹,分析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命运,争取对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态获得一个清晰的认知,归纳其发展变化轨迹。并借助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这对范畴,分析语文课程知识范式的演变。第三章是针对语文课程知识属性状态分类的探讨以及系统构建。从知识属性与分类的角度,梳理国内语文界现有的语文课程知识构成理论及其分类,并分析其存在的优点与缺陷。从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系统重建的争鸣谈起,分析和检讨语文课程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根据人性论观点和整合意义视角,尝试构建基于促进意义实现的语文课程知识系统。第四章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采用叙事的方法,利用教学案例,呈现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缺失;二是跳出单纯的认识论视域,把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从更广阔的存在论的视域,主动地去追求课程知识的存在论意义,实现课程知识对学习者的自身存在的关照。第五章阐述存在论视域下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实现策略。主要从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本体观与学习观、把准语文课程知识教学的对话精神、探寻语文课程知识的双层双向互构、回复语文课程知识的诗意陶冶功能等四个方面来思考。总之,存在论哲学更加适应语文课程知识的诗性特质和浓厚的人文色彩,高度关注人的存在,重视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者的主观性和独特性的发挥,能体现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者作为知识主体的主体精神的回归和自我意识觉醒。语文课程知识在采用认识论基础上再吸纳存在论的视野,对于发掘语文课程知识的内涵与魅力,激活师生与语文课程知识相遇的丰富意义等方面必将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2
导言 存在论:一个研究语文课程知识的重要视角  12-27
  一、问题缘起  12-15
  二、研究现状  15-21
  三、视角转换  21-25
  四、研究方法  25-26
  五、研究理路  26-27
第一章 语文课程知识概念界定与知识论基础审思  27-53
  一、语文课程知识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27-42
    (一)语文知识  29-31
    (二)语文基础知识  31-32
    (三)学校语文知识  32-33
    (四)语文课程知识  33-39
    (五)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形态  39-42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透视  42-45
    (一)存在论发凡及其哲学要点  42-43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维度  43-45
  三、语文课程知识的知识论基础审思  45-53
    (一)基于十本教材的分析  46-49
    (二)“教学什么”问题之还原  49-50
    (三)知识论基础的薄弱  50-53
第二章 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历史境遇  53-84
  一、古代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开显与隐忧  53-59
    (一)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初步开显  53-56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隐忧  56-59
  二、近现代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发展与遮蔽  59-63
    (一)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发展  59-61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遮蔽  61-63
  三、当代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深入与异化  63-69
    (一)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深入  63-65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异化  65-69
  四、新课改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觉醒与放逐:  69-76
    (一)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觉醒  69-74
    (二)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放逐  74-76
  五、语文课程知识的范式演变: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的视角  76-84
    (一)语文课程知识范式与个体存在意义的演变  76-81
    (二)公共语文课程知识与个体语文课程知识的特点  81-84
第三章 语文课程知识的属性状态梳理及系统构建  84-123
  一、十种重要属性状态分类的呈现与分析  84-102
    (一)十种重要属性状态分类的呈现  84-99
    (二)现有属性状态分类的不足  99-102
  二、关于语文课程知识系统重建的争鸣  102-109
    (一)立足于实践:黄先生的视角  102-104
    (二)立足于理论:陈先生的视角  104-105
    (三)实践+理论:江先生的视角  105-106
    (四)争鸣之透析:视角转换与突破  106-109
  三、语文课程知识在教材中存在方式的分析与检讨  109-115
    (一) 语文课程知识在教材中存在方式的几种倾向  109-112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生态式存在方式探讨  112-115
  四、基于促进意义实现的语文课程知识系统构建  115-123
    (一)从复杂理论审视语文课程知识系统  115-116
    (二)基于促进意义实现的语文课程知识系统  116-123
第四章 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考察与探寻  123-155
  一、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实践考察  123-138
    (一)对语文课程知识生命意蕴的漠视  123-131
    (二)对语文课程知识诗性意义的抹杀  131-134
    (三)对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者的语言规训  134-138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探寻  138-155
    (一)意义世界的提出与语文课程知识观  138-145
    (二)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意蕴解析  145-147
    (三)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的层次划分  147-150
    (四)语文课程知识与学习者关系的重新定位  150-155
第五章 存在论视域下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实现  155-174
  一、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本体观与学习观  155-158
    (一)语文课程知识本体观  155-157
    (二)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观  157-158
  二、把准语文课程知识教学的对话精神  158-161
    (一)对话:语文课程知识存在论意义展现的途径  158-160
    (二)学习共同体营造:对话精神之命脉  160-161
  三、寻求语文课程知识的双层双向互构  161-164
    (一)心理意义层与精神意义层的双层互构  162-163
    (二)知识学习中超越与返回的双向互构历程  163-164
  四、回复语文课程知识的诗意陶冶功能  164-174
    (一)语文课程知识的诗性意义挖掘  164-166
    (二)我国语文课程知识陶冶式教学的传统  166-170
    (三)语文课程知识陶冶式教学的方法  170-174
结语  174-177
参考文献  177-18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80-181
致谢  181-182

相似论文

  1.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2.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教学探讨,G633.3
  3.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G633.3
  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G633.3
  5.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6.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究,G633.3
  7. 中学古代写景游记散文教学研究,G633.3
  8.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9.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10. 课改区高考语文试题地域特色研究,G633.3
  11.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2. 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G623.2
  13.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论语文教师教学表达力,G633.3
  16. 谁来荣耀生活,G40
  17. 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23.2
  18. 中职幼师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G633.3
  19. 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G633.3
  20.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探讨,G633.3
  21. 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G633.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