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古代科举回避制度

作 者: 王雪君
导 师: 董长春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法律史
关键词: 回避 科举考试 亲属回避 籍贯回避 职务回避
分类号: K2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家族宗法制为基础的国家,重人情、讲面子、讲关系是整个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风气,而科举考试作为这样文化背景下选拔人才的制度如果没有良好的操作手段,也终将会论为封建官僚结党营私、任人唯亲的工具。作为科举考试的一个具体操作手段——科举回避制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些现象的发生。科举回避制度避免了单纯以家族、人情取士的偏向,促进了考试的公正性、平等性,在一个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科举回避制度的有效施行大大减少了科场内外的徇私舞弊。科举回避制度在经历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洗礼下,建立了一整套关于科场回避的规定,这其中包括亲属回避、籍贯回避、职务回避。在科举考试过程中,该回避制度实现了中央与地方回避规定日趋一致,在各朝的推行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适用了科举回避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科举文化的发展。科举回避制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使得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领域实现了公平、公正,为封建社会培养、选拔了优秀人才,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皇权与国家的统一。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封建社会里,科举回避制度的执行是多么的艰辛,更何况该制度本身设计上还存在着不少缺陷。科举回避制度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它的缺陷带来的历史教训又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考试回避制度的设计上应该很多注意的问题。文章第一部分讲述了科举回避制度的形成及原因。简单介绍科举回避的概念之后,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发掘科举回避制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指出隋唐时期科场内的斗争直接催生科举回避制度产生,而任官回避制度的完善同时又加速了科举回避制度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科举回避制度的发展历程,以隋唐的“别头试”为起点,科举回避制度在宋代出现“牒试”,到明清各种回避形式的完备以及在中央、地方回避规定渐趋一致,科举回避制度至此实现了鼎盛。第二部分论述了科举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以科举考试的参与者为基础,将科举回避制度分为两类人的回避,分别是考官回避与考生回避。首先,在简单介绍科举考官种类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考官回避的内容,这里包括考官入场前回避、考试期间回避、考官阅卷回避等,最后也总结考官回避的类型。其次,论述考生回避的内容,以两种不同的标准将考生回避分为两种类型,同时也描写了考生回避的奏报流程及后续安排。第三部分首先总结了古代科举回避制度的三大特点,三大回避形式的产生顺序体现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的要求;与任官回避相比较而言,科举回避在适用对象上具有双向性;科举回避的范围日益法定化。最后文章分别指出科举回避制度的历史优越性与历史缺陷,在肯定该制度优点的同时,主要从科举回避制度的缺陷入手,吸取该制度带来的教训,为构建现代公务员考试回避制度提出自己一些想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3
  一、本文研究学术的价值与意义  10
  二、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10-12
  三、本文基本思路  12-13
第一章 科举回避制度的形成及原因  13-25
  一、古代科举回避制度概述  13-14
    (一) 古代科举回避制度的概念  13
      1. 回避制度的含义  13
      2. 科举回避的含义  13
    (二) 科举回避制度的主要内涵  13-14
      1. 科举回避的种类、范围  13
      2. 违反科举回避制度的处分规定  13-14
  二、古代科举回避制度产生的原因  14-18
    (一) 隋唐时期新旧士族在科场的争斗  14-16
      1. 旧士族门阀凭荐推制度在早期科举中占据"优势"  14-15
      2. 以科举出身的新士族的出现  15-16
      3. 新旧士族在科场的争斗的实质及结果  16
    (二) 任官回避的完善加速科举回避制度的建立  16-18
      1. 任官回避制度完善的表现  16-17
      2. 两种制度之间存在可借鉴的原因  17-18
  三、古代科举回避制度的发展  18-25
    (一) 隋唐时期科举回避制度初现端倪  18-20
      1. 首创"别头试"  18-20
      2. 有关放榜回避的规定  20
    (二) 宋代科举回避制度走向完备  20-22
      1. 牒试制度  20-21
      2.“碟试”的性质分析  21-22
    (三) 明清时期科举回避制度实现鼎盛  22-25
      1. 宗亲回避范围的确定以及姻亲回避范围的出现  22-23
      2. 中央、地方的回避规定渐趋一致  23-24
      3. 回避在评卷工作上的涉及  24-25
第二章 古代科举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25-39
  一、考官回避制度  25-35
    (一) 考官的种类  25-28
      1. 内帘官  25-26
      2. 外帘官  26-28
      3. 后勤考官  28
    (二) 考官回避的主要分类  28-32
      1. 考官的入场回避  28-30
      2. 考官在考试期间的回避  30-31
      3. 考官阅卷回避  31-32
    (三) 考官回避的主要形式  32-35
      1. 亲属回避  32-33
      2. 籍贯回避  33-34
      3. 职务回避  34-35
  二、考生回避制度  35-39
    (一) 考生回避的范围界定  35-36
      1. 以考生与考官的关系为标准  35
      2. 以相关考官的职务为标准  35-36
    (二) 考生回避的奏报流程及后续安排  36-39
      1. 考生回避的奏报流程  36-37
      2. 考生回避的后续安排  37-39
第三章 古代科举回避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39-53
  一、古代科举回避制度的主要特点  39-43
    (一) 回避形式的产生具有历史的烙印  39-41
      1. 不同的时代要求决定了回避形式产生的先后顺序  39-40
      2. 少数民族政权催生了特殊回避形式  40-41
    (二) 回避制度适用对象的双向性  41-42
      1.双向性表现  41-42
      2. 对这种双向性回避制度缺陷的弥补措施  42
    (三) 回避范围日益法定化  42-43
      1. 亲属回避范围的确定  42-43
      2. 籍贯回避范围的确定  43
  二、古代科举回避制度历史意义  43-48
    (一) 科举回避制度的历史优越性  43-46
      1. 抑制朋党的发展,促进皇权统一  44-45
      2. 促进考试公正,遏制科场腐败现象  45
      3. 创造民族平等机会,强化国家统一局面  45-46
    (二) 科举回避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46-48
      1. 科举回避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46-47
      2. 科举回避制度执行力度不强  47-48
      3. 科举回避执行情况的监督力量不足  48
  三、科举回避制度对现代公务员考试回避制度的启示  48-53
    (一) 完善公务员考试回避制度的内容  48-50
      1. 回避范围实现法定化  49
      2. 回避制度中完善关于物质保障的规定  49-50
    (二) 加强公务员考试回避制度的执行  50-51
      1. 杜绝行政权力对回避制度执行的干扰  50
      2. 严格惩罚违反回避制度的人员  50-51
    (三) 完善对公务员考试回避制度执行的监督  51-53
      1. 培养多元化的监督主体  51-52
      2. 监督便利措施的安排  52-53
结语  53-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锂离子对鸡胚发育及雏鸡认知功能的影响,S831.1
  2. 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完善,D926.2
  3. 环境磁场对胚胎发育及雏鸡认知功能影响,S831
  4. 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研究,D922.1
  5. 论仲裁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925.7
  6. 农药甲霜灵、精甲霜灵与重金属镉对蚯蚓毒性的研究,R114
  7. 无人飞行器航迹规划算法研究,V249.1
  8. 刑事回避制度研究,D925.2
  9. 刑事诉讼中程序法事实的证明责任研究,D925.2
  10. 我国课题申报程序的行政法规制,G322
  11. 地方立法中的部门利益问题研究,D920.0
  12. 我国公务员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630.3
  13. 香港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对内地反腐的启示,D676.58
  14. 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研究,D630.3
  15. 不同成人依恋类型个体的注意偏向及其产生阶段,B842
  16. 大学生自尊需要、自尊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研究,B844.2
  17. 大学生网络广告回避反应主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224
  18. 唐代职官选任制度探析,K242
  19. 刑事回避制度探析,D925.2
  20. 刑事法官回避制度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通史 > 研究、考订、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